X

18年前跨国资本设局,让中航油巨亏5.5亿美元破产,董事长入狱

“高盛是吸血大乌贼,无情地把吸管插进任何闻起来像钱的东西里。”

这是美国媒体对高盛这家投资银行的评价,不过即便如此,一般人也很难想象它的厉害。

那么将时间线回退到新世纪后,彼时,中国石油行业在三桶油外,还有一个超级巨头——中航油,其在当时100%垄断了国内进口航油份额,不仅被评为新加坡2004年最具透明度的上市企业,也被视为国有企业走向全球的标榜模范。

甚至可以说,它几乎成了第四桶油。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却在2004年12月1号突然宣布破产保护,巨亏5.5亿美元,企业掌门人陈久霖更是锒铛入狱,被判4年零3个月。

这一切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高盛又究竟设下了怎样一个局?

01:崛起

陈久霖,他出生于1961年10月,是湖北黄冈人,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20岁那年,他毅然辞去了信用社的铁饭碗,一心备战高考,次年成绩出来后,他被北大东方学系录取,此后,他在学业上一路高歌猛进,先后考取了中国政法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硕士学位,以及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履历可谓极其漂亮。

时间到了1993年,已毕业的他进入了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工作,同样是在这一年的5月,集团在全球第三大石油中心——新加坡成立了中航油子公司(以下称中航油)。

彼时,陈久霖还尚未意识到,自己以后的命运将与中航油产生莫大的纠葛。

最初几年,中航油发展得十分艰难,几乎沦落到濒临倒闭之境。

在最危急的1997年,陈久霖接到了集团总部的命令——前往新加坡中航油救急。

之后的一段时间中,总经理、董事、执行董事、总裁……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陈久霖的职位不断上升,很快就成了中航油的掌舵人,而他也的确没有辜负集团的期望,竟真的实现了力挽狂澜。

要知道,在1997年,中航油的市场份额仅占中国进口航油2%、净资产仅16.8万美元,但在陈久霖的领导下,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很快就扭亏为盈,甚至到了2001年,已绝对垄断国内市场,其中净资产更是在2003年达到了1.28亿美元的高点,6年间增幅超750倍。

转变之大,让公司内外都对陈久霖赞不绝口,或许也正因此,中航油渐渐成了他的一言堂,而这,就为后来的中航油事件埋下了隐患。

彼时,中航油在国内市场份额已是100%,可以说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想要更上一层台阶,发展成真正意义的“中国第4桶油”,就需要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正当陈久霖为其大伤脑筋之时,高盛抛出了一根橄榄枝。

02:诱饵

彼时恰值2003年3月底,伊拉克战争爆发,以美英两国部队为首的联军进攻伊拉克。

众所周知,伊拉克是真正的石油大国,战争的持续必定会导致国际油价波动,然而与国际舆论猜测不同的是,遭受联军攻击的萨达姆军队一触即溃,战事呈现一边倒之局。

因此仅在开战的第三天,国际油价一改下滑颓势,缓慢回升。

同样就在回升的这一天,中航油经贸副主任找到陈久霖,阐述道:伊拉克战争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也能通过投机石油期权赚取丰厚收益。

“既然有利润,那就批准。”陈久霖这样答复。

得到企业一把手的指示后,经贸主任就放心大胆地干了。

经贸主任之后“玩”的,就是石油的期权交易,这个期权交易,与大多数人理解的在证券交易所进行的场内交易不同,它是一个收益与风险都更大的场外交易,即两家公司进行对赌。

而第一家与中航油对赌的公司,名为杰润,这个公司你可能不熟悉,但说起它的总公司——高盛,想必不少人就认识了。

高盛,拥“华尔街屹立不倒的灯塔”之名的它,是一家已成立154年的国际顶级投行,希腊混乱、迪拜泡沫、欧元危机……等诸多事件背后都有着它恐怖的身影,而值得一提的是,那家杰润就是高盛旗下的“得力打手”,曾一度贡献了总公司50%以上的年收益。

也正因此,在玩金融上,杰润绝对是顶尖高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顶级玩家,在与行业小白中航油对赌时,竟然赌输了。

当时在3月27号,杰润看跌,中航油看涨,而次日国际油价就不断上扬,最后截止对赌结束,中航油累计赚了杰润200万美金。

这一局,中航油VS高盛杰润,完胜。

其实旁观者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看出些不对劲,一个玩期权百多年的祖师爷,竟会惨败给一个新手?怎么想都不对劲。

可中航油不怎么想,即便有高层闪过了怀疑的念头,但面对“真金白银”200万美元的收益,他们也会失去理智。

毕竟谁也必须承认,相比于此前辛辛苦苦去外面拉油,吭哧吭哧地卖出去,还只能赚个中间的辛苦钱,如今,他们操作了两下就赚取了上百万,真的太轻松!太爽了!

就这样,中航油吃下了高盛精心准备的鱼饵。

03:上钩

赚快钱的爽感、集团的赞赏、国际的认可……这一系列的正反馈,即便是早已4000万年薪、无数荣誉加身的陈久霖,也久违地感受到了振奋。

这种状态下的他,将“小心驶得万年船”的训诫完全抛在了脑后。

不过作为一个能将中航油发展至巅峰的人,陈久霖自然不是庸碌之辈,他也明白,上次的对赌大赚200万美元,难免有些运气成分在里面,不过既然石油投机收益如此丰厚,自己不妨再试试水。

于是很快,陈久霖的团队就将金融投机作为了一项重要业务,于2003年底再次下场石油期权,与上一次的看涨不同,这次中航油改变了策略,开始做空石油期权。

最初,陈久霖团队小赚了一些,但好景不长,油价在2004年并未如预料的那般下跌,反而持续逆势上扬,这一上扬,就吓坏了中航油的操盘团队。

得知消息后的陈久霖,也有些烦心,毕竟合约就要到期了,继续下去必然损失惨重。

可陈久霖毕竟对金融了解不多,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破局之法,按照以往的经验,他决定找业内权威的前辈取取经。

说起权威,陈久霖就找到曾经打过交道的高盛杰润,向他们咨询。在陈久霖看来,这是生意场上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可高盛却看着送上门的“肥羊”暗自窃喜。

表面上,高盛热情接待中航油的人,一口答应将出一份专业的指导报告,但也提及得知道中航油的期权组合才行。作为“小白”的中航油傻乎乎地上了钩,竟真的将公司绝密——期权组合赤裸裸地送了出去。

随后,高盛展现出极高的效率,仅用5天就交出了一份完整的建议书。

看完专业报告的陈久霖,心中一下就恢复信心,于是按高人指点,签下一份更大的做空期权组合。

就这样,中航油进一步掉进了高盛挖的大坑中。

04:收网

2004年第一季度财报出炉,陈久霖拿在手上,心中一凉,竟亏损高达580万美元,这时一个难题摆在陈久霖面前;

是立刻斩仓、停止投机以止损?还是继续持有,赌一把?

彼时陈久霖的心态,已然成了一个赌徒,在与团队商量后,最终一齐决定继续做空,只不过将合约的期限变得更长。

这样,只要未来国际油价能够下降,那不仅能够挽回损失,还能获得成倍的收益。

与此同时,风险也成倍放大,可陈久霖团队还是想赌一把,按照他们的想法,就算现在输了,只要硬扛下去,就很可能扛到赢得一天。

然而到当年6月份,油价依旧不降反升,并涨到惊心动魄的40美元/桶,而总亏损也已高达3000万美元,这时,陈久霖想退了也退不了,这样的巨额亏损,足以葬送他的未来。

走投无路下,陈久霖又去找高盛杰润想办法,在他看来,如今中航油在期权最大的交易对手是日本三井能源风险管理公司,而高盛顶多算第二对手,所以两家利益纠葛并不大。

然而讽刺的是,其实早在2003年初,高盛就通过控股三井住友银行,间接控股了三井能源风险,换句话说,就是中航油的第一、第二对手其实都是高盛。

而这,就是高盛为中航油准备的真正大坑。

看着眼前上门虚心求教的陈久霖,高盛给出了“真诚”的建议,大意就是:小老弟,不需要斩仓,目前最佳的办法就是挪盘,这次听我的,肯定不会亏。

陈久霖又一次听信了这个建议,继续贷款追加投资补仓,并加大了手中原油期货的数量,结果自然与国际原价趋势背道而驰,越陷越深。

到了10月份,国际油价更是罕见突破了过去20年从未到达过的高点——50美元/桶,并依旧继续上升。

这时,陈久霖惊恐地发现,中航油在这次期权交易中的账面亏损已来到1.8亿美元的恐怖数字,而要知道,整个公司的净资产也才1.5亿美元。

而这时,高盛才露出了真正恐怖的獠牙,在其授意下,日本三井催缴保证金,中航油被迫斩仓,账面亏损转为实际亏损1.32亿美元;

到11月,中航油又接连数次被迫平仓,到月底亏损总额升至5.5亿美元;12月初,中航油申请破产保护,消息曝出后,震惊世界。

事后复盘时,旁观者依旧感到后背发凉,因为就在中航油付出惨重代价被强行平仓后,国际油价就“瞬间”扭转,一路下跌。

有心人算了一笔,假设中航油能再撑几个月,就不仅不会亏损破产,甚至还能盈利。

但问题又来了,如果中航油还能撑,那油价就真的会跌吗?

事实上,陈久霖本来是可以“全身而退”,也应该“全身而退”的,因为中航油本就有风险控制机制,规定每个交易员的亏损上限为50万美元,一旦触及这个阈值,就必须平仓离场。

可即便在2004年第一季度时,陈久霖手下的两个交易员平均亏损就高达200多万美元,早早超出了规定,可奈何陈久霖威望太大,规章制度在一言堂下都成了摆设。

最终,陈久霖也吃下了苦果,因内幕交易罪等罪名,被判4年零3个月刑期。

中航油的悲剧,绝对是惨痛的前车之鉴,希望这个5.5亿的极昂贵学费,能够让更多中国企业吸取教训,认识到金融市场的风险。

毕竟,赚快钱爽是爽,但作为“小白”的国内企业,当面对高盛这样的百年玩家,拿出一套又一套眼花缭乱的金融工具时,我们能招架得住吗?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