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扎心的问题,我曾经问过谷歌。
小袜子大约2岁到3岁的时候,要爸爸要到什么程度呢,爸爸洗澡,她守在门口,哭喊着要爸爸。妈妈走过去想解围,她就发脾气:I want Daddy, Mommy go away!
这种待遇让怀胎10月,全职一年半的妈妈情以何堪。
对于这个问题,网上有的说恋父情结,有的说异性相吸,有的说是因为妈妈的一些特性,还有的说爸爸带娃少,距离产生美。各式各样的说法,或许多多少少都有些道理,不过今天我还是想以自己的体验聊一聊这个话题。
01
“不要花费心力做美味的点心”
作为新手父母,我们都想把力所能及最好的给孩子。但好像相较而言,妈妈更倾向于“科学育儿”。什么牌子的奶粉最好啦,哪个尿布用起来最柔软啦,辅食要吃些什么最有营养啦。因为整天琢磨这些事情,需要开着手机搜这个那个。
等孩子再大一点,去哪里上幼儿园啦,什么兴趣班有意思啦,去哪里约play date啦,还是对着手机忙这忙那,以至于身边的孩子,说了好几遍:“妈妈,你看。” “妈妈,你来和我玩。” 我只能敷衍着说:“嗯嗯,好。嗯嗯,我马上来。”
而小袜子的爸爸呢?不管女儿有什么诉求,L先生总是立刻放下手里的事情,马上回应。
@SUMMER
就像《妈妈的悔过书里》,作者引用另一位博士说的话——“不要花费心力做美味的点心给孩子,请好好看着回家的孩子;不要花费心力做好吃的小菜给丈夫,请好好看着下班回来的丈夫。他们期待的是能够好好看着他们,并听他们说话的父母和另一半。”
所以呢,奶粉嘛信得过的牌子,孩子愿意喝就可以了,尿布嘛卫生合格,能兜得住尿就行了,剩下的时间好好陪孩子玩吧。
02
Divide and Conquer —— 分而治之
当然,生活里操心的事情可不光是孩子。
厨娘,后勤部长,财务顾问,妈妈至少得占两样。疫情期间大家不出门,网上买菜啦,定个外卖啊,又都落到妈妈的头上。与其一直捧着手机让孩子误会,这些“默默奉献”的任务也要分给爸爸一些。买错一个牌子的纸巾,天也不会塌下来啊。
03
做规矩这种事情,有时候也可以“暗着来”
妈妈不容易受欢迎,也是因为妈妈通常是做规矩的那一方。
就目前来说,我家最需要规矩的地方是爸爸三天买玩具,两天买糖果。说了几次无果,有一次我发火了,一激动就嗓门大了一点,对L先生说:“一天到晚买玩具,你去整理房间,我不管了。”
然后——小袜子眼睛一红,跟我说:“我不要你这么跟爸爸说话。” 随后还跟我“哼”了一句。
。。。。。。
从此我明白了,有些事情如论如何都要忍住。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以后不许给她买糖了”,也不要说她爸爸的“坏话”。
04
把一切都游戏化
这个是袜子爸爸最擅长的事情,我从他身上偷偷观察学来了。
小袜子大了,开始会把大人的话当耳旁风了。
叫她去洗澡,刷牙,她还是自顾自地玩乐高。以前这个时候,我大概已经气急败坏发脾气了。但这次我假装找什么去摸她的脸。
然后我说:“来我帮你把耳朵拉大一点。”
她一边咯咯笑,一边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我说的话,你好像没听见呀,一定是耳朵洞太小了。” 一边继续在耳朵附近挠痒痒。
小袜子跳起来,一边笑的更厉害了。
说:“我不要。”
我说:“不行,要!”
然后一路追着疯笑的小袜子跑进厕所,顺理成章去洗澡了。
05
要学会偷懒
“妈妈带娃这么辛苦”,我的言下之意倒不是爸爸不辛苦,而是想说,为什么妈妈会这么辛苦呢?
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就是相比之下,好像爸爸更加懂得怎么偶尔聪明地“偷懒”。
疫情期间,我基本在家办公,而L先生的公司属于生产线,几乎天天回办公室。有一次我抱怨说,我实在不行了,你能不能请假帮我一下,于是袜子爸爸请假在家带娃一天。我开开心心,专心致志忙了一上午,到11点半左右,(通常也是我精疲力尽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怎么这么安静呢。
转脸一看,小袜子把头枕在L先生的腿上,两个人听手机里的故事,居然听了一上午。
06
给自己留一点空间
有的时候,我很佩服L先生的坚韧。不管有多累,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过小袜子的爸爸说辛苦。
有时候他会对小袜子讨饶说,今天爸爸上班好累,你早点睡觉吧。但好像从来没说过,啊呀我今天带你玩了一天好辛苦啊。究其原因,坚韧的一面肯定有,但我也发现L先生很会休整自己的状态。
一旦看到小袜子黏我了,或者自己找到好玩的事情了,L先生就自在地看他的手机,听他的音乐,抓紧时间享受这自由。
而我呢,小袜子黏着我的时候,我累得无奈,不黏着我的时候,我又患得患失,“啊,怎么又去找爸爸啦”。
傻不傻?先呵护好自己的情绪和仅存个人的空间,才能做一个好玩的妈妈呀。
在我们家,小袜子更容易黏爸爸的原因大概可以归因与以上几点吧。网上说的“异性相吸”或许多少有点影响,但绝对不是“距离产生美”。替他不谦虚的说,L先生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传说中的“别人家的爸爸”。从小时候喂食做辅食换尿布,到长大了梳头吹头发,陪着上芭蕾舞,全都不在话下。所以,整体来说,这还算是一场公平公正的,实力的较量——就是往后妈妈可得学聪明点。
我经常开玩笑说,别的家庭养孩子,要爸爸妈妈一起“分担”养育的辛苦,在我们家这叫“争宠”, 今天小袜子黏着谁,想和谁聊天,今天哭了要谁安慰?
我想,除了天伦之乐和作为父母那种“被需要”的心理动力,剩下的大概都要归功于小袜子无限的个人魅力吧。
作者:小靴子,小袜子的妈妈。热爱读书,摄影和烘培。在公众号“小袜子的御膳房”上分享读书笔记、育儿路上的趣事与心得,欢迎关注,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