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香江畔最璀璨的一颗东方之珠。
那些日日夜夜吹着珠江口海风的美食、风光、文化,以及光怪陆离的都市传说,经久不衰……有关香港的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经典且迷人。
但是,香港和北京的距离是1970公里,和上海是1265公里。
如果不是亲临香港,香港又仿佛离绝大多数内地人的日常生活无比遥远。
离我们最近的“香港”在哪里?
或许,就在你学习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甚至生活过的整座校园。
古天乐:是“神雕侠”,更是“慈善大侠”
如果说香港娱乐圈是一个江湖,那么在这个江湖之中,当得起“慈善大侠”这个名号的明星,一定非古天乐莫属。
TVB出身,凭借扮演金庸《神雕侠侣》中杨过一角一炮而红的古天乐,延续了香港人血脉里的侠义之风。
据媒体统计,这位一代人心目中的杨过大侠,从2008年开始到2021年的13年时间里,共捐建了135所学校,是当之无愧的“慈善大侠”。
神雕侠行走江湖时,总要佩戴面具,低调行事。在慈善事业这件事上,古天乐也是一样。
2009年,古天乐参加综艺《快乐大本营》的录制。
节目进行到一半,主持人何炅突然将两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领上了舞台。
下一秒,古天乐眉头紧锁,仿佛节目组给他出了什么大难题。
原来,这两个孩子就是在古天乐捐建学校就读的学生。
因为生活贫困,孩子们很少看电视,根本不知道古天乐是谁。
在他们的想象中,能给他们捐助那么多钱,盖起一栋教学楼的人,一定是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至于古天乐本人,更是一脸震惊。
因为他从来没有对外说过,自己曾做过这些慈善工作。
这位在我们记忆中始终是“一见白古终身误”的杨过大侠,在这些偏远地区孩子们的心中,不再是想象中老爷爷的模样,而一定是一位比杨过大侠更加神勇,更加古道热肠的大侠。
之后的很多年里,每当面对媒体镜头,古天乐都保持了这份低调,拒绝对公益事业做太多回应。
可惜,现实却永远不是“成年人的童话”。
随着捐资助学事迹的曝光,光芒与荣誉加身,古天乐也受到了不少非议。
有着“国内第一狗仔”名号的卓伟就曾盯上古天乐。
他声称古天乐捐学校是“冒名顶替”,名不副实。
结果卓伟话音未落,数座“古天乐教学楼”又是拔地而起。
真是打脸来的“啪啪”响,报应不爽。
之后,又有人爆出多所古天乐小学濒临荒废,甚至长出了杂草。
但实际上,这些是由于入学人口变化,小学合并所导致的。
无论再多流言蜚语,至少135所“古天乐教学楼”始终伫立在偏远地区,静静聆听着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以及欢声笑语。
正如小口网友所说:
能黑古天乐的,只有太阳。
神雕侠的郭伯伯,“慈善大侠”的邵逸夫
如果说,杨过之所以能成为“神雕侠”,是因为有坚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言传身教,那么让古天乐能成为“慈善大侠”的“郭靖”,一定是TVB老板邵逸夫先生。
但出人意料的是,邵逸夫在香港商界一贯有“吝啬”之名号。
香港至今都有一条笑闻:
1970年,邵逸夫曾向一家养老院捐助500港元,养老院看着这少得可怜的钱,立刻就将捐赠退还给了他。
年轻时的邵逸夫先生
那么,邵逸夫为什么从一个“吝啬鬼”,变成了一个到处捐钱盖楼的慈善家呢?
因为1972年,邵逸夫的三哥邵山客突患中风、瘫痪在床。
在新加坡积累了大量财富的邵山客,也同样吝啬成性,名声备受诟病,邵逸夫突然意识到,钱财乃身外之物,与其守着巨额财富,不如用这些钱为社会作贡献。
1973年,邵逸夫成立了邵逸夫基金会,宗旨就是协助促进教育、医疗和艺术事业的发展。
据统计,自基金会成立以来,捐助金额已超过100亿港元,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
邵逸夫捐建过的教育项目,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既有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也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楼、艺术楼,还有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等基础教育设施。
邵逸夫捐建教育设施究竟有多大手笔?
大到捐出了“亚洲纪录”。
2003年,邵逸夫先生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出自建造的逸夫楼开工。
这栋宏伟的建筑在建成时,成为了亚洲第一大教学楼。
不过,如果按照一栋五层教学楼造价1000万左右的成本估算,100亿元的捐款似乎只能建起1000栋教学楼。
为什么会有超过6000栋“逸夫楼”?
因为,邵逸夫基金会并非负担建设学校或教学楼的全部成本,而是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校方进行一定比例的“配资”。
比如,捐助高等教育设施时,基金会出资500万港币,合作的校方需要提供三倍以上的配套资金,捐助基础教育、特殊教育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至少提供1: 1的配套资金。
因此,打开任何一个地图app搜索“逸夫楼”,都能得到近万个搜索结果,这些逸夫楼密密麻麻地遍布了全中国。
2014年1月7日,107岁的邵逸夫在香港去世
在遥远的内地,无数学生自发走到自己学校的逸夫楼面前,拍下一张张照片,纪念和缅怀这位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香港慈善家。
人们说,“将全国逸夫楼的台阶连到一起,就是邵先生通往天堂的路。”
难怪,网友@灰鸽子银水 在微博中说:
一瞬间我所有的微博好友都在转邵逸夫。这证明……他们全都上过大学。
李嘉诚:汕头大学之父
不过,即使逸夫楼几乎成了内地每一座大学的“标配建筑”,但有一所大学,绝对没有逸夫楼。
那就是,李嘉诚资助的汕头大学。
1979年,阔别家乡40余年,已经越身成为香港华人顶级富豪的李嘉诚回到潮汕。
据李嘉诚日后回忆,当时他看到衣衫褴褛的老乡夹道欢迎自己,顿时泪流满面。
或许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李嘉诚坚定了为内地捐资助学的决心。
回到香港后,正好李嘉诚的好朋友香港银行家庄世平也找到了他,提议在潮汕老家兴办一所大学。
两人一拍即合,李嘉诚大手一挥:首期捐款3000万。
但是,相比于盖楼,创办一所大学可远远没那么简单,也不是有钱就行的。
之后,李嘉诚他又多次亲自到汕头,到广州,到北京,为汕头大学争取资源跟支持。
最终在不懈努力下,1981年8月,汕头大学正式成立。
1984年元旦,汕头大学举行奠基典礼,李嘉诚先生为奠基石培土
然而,那时的李嘉诚还远远不是如今坐拥巨额财富的李嘉诚。
1983年,正值汕头大学建设的紧要关头,全球却发生了金融危机,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在危机中犹如暴风雨中的小船,飘摇不定。
但是李嘉诚却咬牙坚持了下来,他说:
即使卖掉公司总部大楼,也要把汕头大学办好。
1990年2月8日,李嘉诚携李泽钜、李泽楷参加汕大落成庆典
1990年,汕头大学终于全部落成,随后李嘉诚又不停出资扩建。
从1980年开始到如今,汕头大学运营经费大部分都由李嘉诚出资,累计捐款超过已经超过了120亿。
为了汕头大学,李嘉诚可谓是尽心尽力。
图书馆要由“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获得者陈瑞宪设计。
汕大,亚洲最美图书馆,“水面上的知识盒子”
剑桥大学赠与他的嫁接苹果树苗,也要转赠给汕大,鼓励汕大学子崇尚科学、追求真知。
建设新医学院大楼,更是邀请来了“鸟巢”设计者德国赫尔佐格和德默隆巴尔有限公司设计。
汕大新医学院大楼
几乎每一年,李嘉诚也都会出席汕头大学毕业典礼。
见证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走出汕头大学,走向更大的世界。
2019年,李嘉诚基金会更是启动“本科生学费全额奖励计划”,宣布2019级至2022级汕头大学的本科生将获得与学费等额的专项奖助学金,奖励支持这四个年级的本科生在校修读完成本科所有课程。
简单点说,就是在汕头大学读书,学费李嘉诚掏。
对于无数汕大学子来说,李嘉诚不是遥不可及的香港华人首富,而是那位在毕业典礼上,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的“诚哥”。
而香港,也不是神秘的东方之珠,而就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港资教学楼”,在内地遍地开花
时光倒退十四年,内地的教育事业起步时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华南顶级学府的中山大学,甚至全国高校,都没有一座拿得出手的体育馆。
很快,这一情况传入香港,港商霍英东立刻捐资3700万港元,决定在中山大学兴建一座体育馆。1984年,这座被命名为“英东体育馆”的一流体育场馆正式奠基。在竣工之后,这里也成为了第一个“中国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就在同一年,由香港企业家田家炳捐建的广东省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正式投入启用。
在香港白手起家的“华人船王”包玉刚,也决定捐资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创办宁波大学。
由香港企业家、明星捐建的“港资教学楼”,逐渐在内地遍地开花。
陈经纶中学、李兆基科技楼、上海杉达大学……
据教育部统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霍英东、邵逸夫、田家炳等香港爱国爱港知名企业家已通过国家教育部累计向内地教育事业赠款总额折合人民币超过80亿元。
那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也正是香港企业家们一颗颗北望神州的心。
当你回想起自己读书生涯中出现的那些“港资教学楼”,有没有一个瞬间,觉得自己和香港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