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庆涪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涪陵高新区)立足新形势,把握新机遇,锐意进取,向创新驱动求动能,以科技创新筑支撑,不断开创高新区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涪陵高新区经济规模及发展速度连续多年位居重庆“十强园区”前列,是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成渝城市群区域性综合交通枢,先后获评长江经济带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重庆市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科技研发)等称号。2018年,涪陵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1.2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302.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95%,规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99.5%。当前,涪陵高新区正积极创建国家火炬涪陵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国家打造特色载体推动“双创”升级示范开发区。
按照产业发展实施计划,到2020年,涪陵高新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将取得显著成效,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突破420亿元,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的“3+1”主导产业将在更大的区域内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成功打造创新引领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独特的区位优势及交通条件
涪陵地处重庆中部,位于渝川湘黔鄂五省市的黄金交割点,重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重庆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被国家定位为成渝城市群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港口和乌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辐射的战略地位,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的重要节点城市。涪陵处于涉及20余座大小城市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位置,紧密连结着库区其他区县、城市。涪陵邑枕长乌两江,是乌江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千里乌江第一门户”之称,也是黔东北、渝东南通江达海的重要节点。
涪陵得天独厚的区位,让涪陵高新区有着引领区域发展的先天优势。2018年,涪陵国内生产总值迈入千亿俱乐部,这让作为涪陵经济发展龙头的高新区有着引领区域发展的底气。涪陵高新区立足涪陵,可服务于渝东地区,辐射湘西、黔北、鄂西南、川东地区,尤其对于三峡库区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涪陵高新区依托“两江三高三铁”对外交通大通道,大力发展外贸经济,壮大外向型产业集群。龙头港、攀华港、黄旗港是长江黄金水道上游最优越的三个深水良港,常年可停泊万吨级船队。其中,龙头港是重庆“1+3”核心枢纽港之一,是5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常年能够到达的长江上游最西端港口,有利于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辐射集聚能力,实现与中欧班列(重庆)果园港等重要物流节点顺畅对接,成为涪陵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依托。渝涪高速、沪渝高速复线、重庆外环高速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沪蓉高铁、渝怀铁路、涪南铁路三条铁路以及规划中的渝西高铁更加完善了涪陵高新区的对外客流、物流大通道。
涪陵高新区内拥有海关、检验检疫、外管等区域性涉外服务机构,数十家金融机构可开展外汇结算业务;有区域性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质检中心。涪陵综保区于2018年10月4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预计将于今年9月封关运行,是重庆第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依托于快速通关政策,正打造高智能、低成本、快通关的对外开放新平台,积极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的开放口岸、重庆重要的食品医药进出口加工基地、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基地。
厚重的历史积淀及人文底蕴
涪陵位于乌江与长江交汇处,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巴国在此建都,秦汉时设枳县,自唐代以来一直为州所在地。涪陵历史文化悠久,区情可简要概括为“巴国故都、易学圣地、水下碑林、榨菜之乡”。“巴国故都”小田溪曾出土中国第一套战国错金云纹编钟,比翼鸟的爱情故事源于巴国;“易学圣地”北岩点易洞是程朱理学发祥地之一,北宋理学大师程颐曾长期在此讲学、点注《易》经;“水下碑林”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是全国首座水下博物馆,是国家首批水情教育基地;涪陵是闻名中外的“榨菜之乡”,涪陵榨菜与德国甜酸甘蓝、欧洲酸黄瓜并称世界三大酱腌名菜;“三线建设”遗址816军工洞是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
涪陵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从这里走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实业家巴妇清,走出了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巴蔓子将军,走出了出使琉球的帝师周煌,走出了“程朱理学”的创立者程颐和集大成者朱熹,走出了东渡日本传法的道隆禅师。宋代苏轼的《荔枝叹》“天宝岁贡取之涪”记载了唐朝杨贵妃喜食的荔枝来自涪陵;涪陵榨菜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并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韩国、欧美、俄罗斯、南非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涪陵的榨菜产业规模已达102亿元,“涪陵榨菜”的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成为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雄厚的产业基础及发展后劲
加快集群发展,夯实产业基础。涪陵高新区现有企业1520家,其中工业企业183家,已投产135家,已初步形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3+1”特色产业集群,培养了一批跨界融合的新兴产业,集聚了太极集团、三爱海陵、华通电脑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培育美心翼申、葵花药业等一批在行业细分市场中具有较大话语权的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2018年,高新区工业增加值302.9亿,同比增长9.5%。
医药健康产业已成为重庆市医药健康行业集群发展的主战场,聚焦中成药、生物制药、医药包材、绿色食品四大细分领域,现代中医药产业生态圈已具雏形。太极集团是中国医药工业10强、非处方药品牌药企第一名;榨菜集团是中国酱腌菜行业唯一一家上市企业,“乌江榨菜”品牌闻名全球。制造产业高端化趋势凸显,围绕华晨鑫源汽车、盛时达汽车两家整车企业聚集配套企业30余家,形成汽车“整车+零部件”垂直产业链和汽车产业体系。三爱海陵是中国内燃机零部件行业排头兵,长期致力于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荣获德国大众全球优秀供应商奖;是西部唯一的“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川船重工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造船和钢结构生产企业。万达薄板是中国最大的镀锌板生产民营企业。电子信息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涪陵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是华为在重庆市云计算网络中布局的唯一节点,正在构建辐射大西南的云服务承载中心;华通电脑HDI电路板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手机PCB板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2%。
开启创新引擎,积蓄发展后劲。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涪陵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2家,2018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79.6亿元,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1项、市级科技项目5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3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市级以上研发机构52个,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引进9名院士与高新区企业长期合作;建成国家级孵化器1个、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
智能产业加快发展。依托涪陵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互爱科技孵化园、科创中心等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文化”“互联网+物流”等新兴业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成重庆市数字化车间15个、智能化工厂1个,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58。涪陵高新区是重庆市首批智慧园区试点园区,正布局提档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和云服务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等设施设备建设,加速5G网络构建,推进工业互联网和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领域的应用。
优质的服务理念及营商环境
工业是涪陵发展的引擎。多年来,在重庆工业发展版图中,秉承“工业立区、工业强区”发展理念的涪陵高新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数十年沉淀,涪陵在强化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上炼出了“涪陵”品牌,涪陵高新区服务企业发展的坚定决心,让已来的企业待得舒心,让将来的企业来得放心。
涪陵一直坚持“企业无小事”理念,在深化“放管服”过程中,涪陵高新区项目专员“一对一”“保姆式”服务还在不断发扬和创新。践行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耐心服务,弘扬“由我来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所思所盼,不断优化完善协调服务机制,第一时间为企业排忧解难。清廉干净、敢于担当,涉企服务有交集而不交换、有交往而不交易,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政务服务有力度,企业感知有温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涪陵高新区不断优化服务和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服务、鼓劲、助力,让入驻涪陵高新区的企业能发展壮大,涪陵高新区因为有了更多入驻企业而发展得更好更快,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未来几年,涪陵高新区将以“发展新科技、培育新产业、打造新生态、构筑新动能”为主线,强化创新引领、产业升级、高端链接和产城融合,打造西部地区创新创业中心和产业发展高地,努力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内陆开放高地引擎区和三峡库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努力创建成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以及立足成渝、服务西南、辐射西部的产业创新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更多惠及沿线国家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