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城市大脑攻坚战,福州有望逆袭杭州吗?

文 |郑伟彬

不久前,福建福州市正式发布“福州城市大脑”。

其实城市大脑的概念并不新鲜,在2016年杭州就已经开始建设城市大脑,并以交通为切入点进行运营;而由于它的成功经验,使得“城市大脑”这一概念为市场和各地方政府所接受。在福州之前,长沙的城市大脑也在2019年上半年就横空出世。

政企合作,福州智慧城市大脑建设的标准姿势

此次福州的城市大脑,之所以受到关注,与其“国内首个自主开放的城市大脑”的定性不无关系。因为这意味着福州城市大脑将“基于国产自研、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芯片的算力,依托AI专用TPU处理器构筑基础设施,并开放出场景,汇聚主流算法”。

同样,与中国其他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一样,福州城市大脑也汇聚了业内众多知名企业的参与,包括比特大陆、华为、海康威视、百度、依图、瑞芯微等企业都将参与其中。

这种建设方式可以说是中国目前建设智慧城市,甚至是亚洲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组合方式,亦即政府主导建设,大企业参与建设这样的组合模式。

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与亚洲国家的发展阶段有关,亦即城市人口众多、发展迅速,但城市的基础设施整体较为落后。随着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城市治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风险。因此,城市的建设者有迫切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建设方案。

此外,与欧美国家相对较为成熟发达的金融环境相比,亚洲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而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又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城市领导者给予相应的支持,包括坚定的承诺、跨部门的资源协调等。因此,这双重约束也促进了地方政府与私营企业的通力合作,成为这些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标准模式。

综合来看,这也是为何亚洲国家,尤其是东亚地区的中国、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能够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先者的原因。

福州城市大脑发布会。资料图

福州城市大脑的切入点:交通之外的可能

从建设内容来看,福州城市大脑也并没有超出现在中国多数城市智慧化的解决方案。

根据公布的内容来看,福州城市大脑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31N”,即1个中心、3个平台、1个IOC和N个创新应用场景。其中:

1个中心是指AI算力中心;

3个平台是指城市大数据平台、城市开放算法平台和感知汇聚服务平台;

1个IOC即城市智能运行中心;

N个项目和创新应用场景。包括经济运行、城市管理、公共安全、交通出行、海洋治理、生态环保、应急管理、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公共服务10个领域及县(市)区特色的城市大脑创新应用场景。

简单来说,福州城市大脑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一云一湖一生态”,即一个自主可控的AI算力云、一个融合共享的数据湖和一个开放创新的生态体系。

而根据福州市官方消息,预计2019年福州城市大脑建设共性基础平台和6个应用领域共计11个项目,总投资预算约2.16亿元,封装首批8个应用领域18个应用场景。至于福州城市大脑会从哪个应用领域作为切入,投入实际应用,则没有明确的说明。

福州城市大脑发布会。资料图

作为目前城市大脑建设典型的成功案例,杭州的城市大脑是从交通为切入进行的。因此不少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或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产品也往往将这一领域作为切口优先进行推广建设。福州城市大脑能否另辟蹊径呢?

从交通情况来看,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杭州的交通拥堵情况在60个城市中排名第3 (名次越靠后,交通情况越好),到2017年第一季度,由于城市大脑的运行,其排名迅速下降至45位。交通拥堵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到2019年按健康指数排名,第一、二季度杭州交通的健康排名,在50城中排名分别为第17名(指数为75.13%)和第34名(76.00%)(名次越靠前,交通健康情况越好)。

相较之下,交通问题并非福州市的重大困扰。同样根据高德发布的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福州的交通拥堵情况在60城中排名24名,明显比杭州情况要好很多。2017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改善,排名为32。在今年一、二季度的健康指数排名中,福州在50城中的排名分别为第21名(指数为72.82%)和第30名(73.78%),与杭州市的情况相差不大。

就此来说,针对交通问题的改善,福州没有杭州那般的迫切和紧急。同时,根据人口的规模及增长趋势来看,福州也并不如已经在2019年7月突破千万人口的杭州那样,在未来短时间内,会对其交通形成新的压力。

作为国内首个定性为“自主开放”的城市大脑,福州在城市大脑的建设上,明显有其目的性,即是试图在杭州城市大脑之外,打造出另一个具体标志性意义的城市大脑。

同时,根据资料显示,2018年4月在福州举办的一场规格极高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为福州迈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数字中国”这个词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火遍中国的。由此可见,福州在这一领域的野心并不小。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资料图

智慧城市建设,并非技术越强居民越受益

鉴于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与模式仍然在探讨之中,杭州城市大脑只是其中的一种模式,福州完全有机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摸索出新的建设路径与应用案例。

在东亚地区国家中,中国、韩国、新加坡的智慧城市建设都注重以技术为驱动,重建城市基础设施的路径。而日本由于其地理因素、自然灾害频繁,因此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重建,对各类资源的利用、可再生以及城市的弹性等方面的建设。

也因此,日本目前在东南亚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中颇具影响力。正是由于诸如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其城市也频繁遭遇自然灾害的袭击,因此对弹性城市的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回收利用等,成为其建设的重心。日本企业由此也得以广泛参与到东南亚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之中。

就此而言,福州的城市大脑完成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城市治理领域探索出自己的模式,让自己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另一个标杆城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瑞士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和新加坡SUTD(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研究人员对全球102个智慧城市进行的大规模的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在其榜单上排名靠前的城市中,多数并非以技术领先、闻名的城市。

新加坡、苏黎世、奥斯陆、日内瓦和哥本哈根排名前五,而以技术闻名的城市,包括中国的杭州(排名第44位)、上海(59)以及日本的东京(62)、美国纽约(38)、以色列特拉维夫(46),则排名相对靠后。

智能城市指数排名。资料图

此外,在该研究中同样也发现,并非城市越大越容易建成好的智慧城市,情况可能恰恰相反。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排名靠前的城市,大多数属于中型城市,诸如美国的旧金山(排名第12位,人口88.4万)、西班牙的毕尔巴鄂(排名第9位,人口35万)。

这些城市很容易通过推广使用技术使城市的居民获得很好的服务,但在诸如洛杉矶(排名第35位,人口400万)、巴塞罗那(排名第48位,人口550万)则要困难得多。

杭州与福州在城市规模上并不相同,所面临的城市问题也并不一样。因此福州的城市大脑,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制定自己的发展路径。归根结底,真正的考验是最终能否让城市的居民从其建设中受益。如果福州城市大脑能走出自己的道路,那么未来将有可能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另一标杆城市。

□郑伟彬(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范娜娜 实习生:龙江兰 校对: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