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要求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这是自2020年以来,国家第四次提到“限高”的政策。
在全球化浪潮和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高层建筑建设无可避免地成为大都市塑造国际化形象、彰显经济繁荣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中国是全球摩天大楼总量最多的国家,在世界上100座最高的竣工建筑中,中国仅内地就占46座,高达632米、总造价达到148亿元的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的摩天大楼(预计今年年底竣工的马来西亚默迪卡118大厦,将以678.9米的高度成为世界第二高摩天大厦)。
默迪卡118大楼 ©Malaysia Truly Asia
但事实上,超高建筑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当惊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迪拜哈利法塔(828米),夏天制冷需求最高峰时的电力需求高达36000度,相当于同时点亮36万个100瓦灯泡。
随着“限高令”的出台,摩天大楼的建设竞赛或许终于可以结束了。
摩天大楼的「伟大时代」
1871年,美国芝加哥发生大火。灾后重建时,为了缓解市中心用地不足的问题,早期的摩天大楼出现了。1885年开业的家庭保险大楼,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座摩天大楼。但很快,1892 年,芝加哥就禁止建造超过 150 英尺(46米)的新摩天大楼了。
摩天大楼的「第一个伟大时代」发生在20 世纪初的纽约。当时,一批技术先进、造型特别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大名鼎鼎的帝国大厦是其中之一。
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的建筑主体高381米,算上顶部天线高度达443米,是世界上第一座超过100层的建筑,也是保持世界第一高楼时间最长(1931-1972,共41年)的建筑。
帝国大厦的投资商雅各布·拉斯科布,靠着扩展杜邦集团和通用集团获得了巨大财富。1929 年 8 月 29 日,雅各布·拉斯科布宣布,他要在纽约市建造一座超越世界任何建筑的摩天大楼。建筑师威廉·兰姆被他选中,成为了这一世纪建筑的设计者。坐在办公室里,雅各布·拉斯科布举起一支铅笔说,「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构。」
1929年夏天,雅各布·拉斯科布在《女士家庭杂志(Ladies Home Journal)》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人人都该富有》的文章。他鼓励普通人投资股票市场,而不是把钱存入银行来过上好日子。但文章发出来没几天,股市就崩盘了,美国进入大萧条时期。
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 雅各布·拉斯科布宣布建设帝国大厦,预算6000万美元。雅各布·拉斯科布执意建设帝国大厦的原因,仅仅是与克莱斯勒的一场斗气。
帝国大厦建设工人
帝国大厦与克莱斯勒大厦几乎同时开始建设,当克莱斯勒大厦建到 1,048 英尺高时,雅各布·拉斯科布告诉他的员工,“让我的大楼升到 1,050 英尺。” 但这还不够好。“我们要添加一个柱子(尖顶),让我的大楼来到 1250 英尺。”
建造帝国大厦时,每天有超过3000名工人同时工作,其中许多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以及数百名无畏的莫霍克族钢铁工人。官方记录显示,有五名工人在这场疯狂的建造中丧生。但很多人相信,真实的数字远远不止于此。
建成一年后,帝国大厦的出租率仅为23%,大萧条时期的人们根本无力租赁豪华的办公场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座建筑被笑称为「空荡荡的帝国」。
我们真的需要摩天大楼吗?
摩天大楼刚刚出现时,曾被认为是理性工程的表达,是人类居住的完美建筑。甚至有人认为,摩天大楼就是中世纪的大教堂,是时代的象征。
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摩天大楼被描绘成人类未来居住问题的解决方案。现代主义建筑师柯布西耶则称赞纽约的摩天大楼们令人惊叹和兴奋,他抱怨道,摩天大楼还是太少,那些已经建成的还不够高。
天际线
对投资商们来说,摩天大楼更多的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当时参与了建设摩天大楼的一位建筑师Wiliam Starrett,后来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建造摩天大楼是和平时期的战争等价物。谁在更高的楼层居住、办公,谁便拥有了从更高处观看这座城市的权力。
事实上,早在1880 年代末和 1890 年代初,反对摩天大楼的声音已经非常强烈。批评者认为,摩天大楼对在其中工作的人们强加了一种有限制的、非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电梯被视为超高层建筑的“生命线”。在高层写字楼办公的人们,等电梯是最大的问题,他们常常调侃自己躲得了早高峰的地铁,却躲不过电梯前的长龙。
乘坐电梯是一件让人不舒服的事情,电梯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迫从舒适距离降到亲密距离,当陌生人处于这一距离就会产生不愉快的心理感受,人的行为受到限制,环境条件干扰了人在某些场所的活动,阻碍了心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进而产生强烈的压迫感。
因此,高楼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香港前规划师学会主席叶祖达和其研究团队曾经组织过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通过对城市居民的大面积调研,得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结论:超过了20层,与城市将会产生距离感。
“在20层左右走出露台,地面上的物体都还能清楚地看到,整个城市的运转都可以体会,有足够的机会与城市发生联系。越往高走,随着视野的逐渐拉远,城市活动几乎不能被感受。”长此以往,会增加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
密集的香港高楼
也有反对者认为,城市中心的高层建筑也会对城市的良性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超级高层建筑的能耗量非常大。每座摩天大楼都需要燃烧额外的煤炭来为其设施供电,每年总共消耗超过一百万吨,城市上空笼罩着死气沉沉的空气。此外,仅是抽水马桶的耗能就比普通建筑高很多。美国著名作家吉姆·克兰曾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表示:“它(抽水马桶)的耗电量堪比一座城市。每次使用抽水马桶,都得把水抽吸至天上。”
另一方面,摩天大楼还会加剧城市升温。有人评估过帝国大厦的表面积大概是其所在街区的面积的40倍,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在白天会吸收大量的阳光,吸收的阳光越多气温升高的就越快,极易形成热岛效应。有专家曾做过测试:帝国大厦表面反射的温度,比自然气温超过将近10摄氏度。而大面积玻璃幕墙在内部高温烘烤下,也会向外爆炸,形成玻璃碎片横飞的“玻璃雨”,对行人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更值得注意的是,摩天大楼还损害了人们平等获取光线和空气的权利。当高层建筑从人行道上笔直升起时,它们会在街对面投下长长的阴影,阻止健康的阳光照射到下面较矮的建筑物。政治理论家斯特凡·赫希谴责这些建筑物是「覆盖天空的绷带,扼杀了人们的呼吸」。
另外,超高层是维护费用也相当高昂,420米的上海金茂大厦每天的管理维护费就达100万元。金茂大厦的每平方米造价大体上要20000元人民币,每天的正常运行费用约需上百万元人民币。擦玻璃也成了管理这些庞然大物的一大开销,金茂大厦的幕墙有0.8万平方米,据说两架擦窗机连续工作,一年才能把所有的玻璃擦一遍。就现代超高层建筑的巨大维护费用来说,已经失去了早期建造这一类建筑是为了节约用地的意义。
版画(Howard Cook的版画作品描绘了出现在城市上空的摩天大楼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压迫感。)
在21世纪的今天,摩天大楼依然问题频发。2021年5月18日到20日,高335米的深圳赛格大楼连续三天发生摇晃。事后,专业人士认定大楼的主体结构是安全的,摇晃原因主要是楼顶桅杆产生了涡激共振,进而引起大厦主体结构有感振动。
高层建筑要承受侧向的风力,这一点勿庸置疑。在正常的风压状态下,距地面高度为10米处,如风速为5米/秒,那么在90米的高空风速可达15米/秒。若高达300-400米,风力将更加强大,即风速达到30米/秒以上时,摩天大楼会产生晃动。纽约世贸中心在刮风季节通常摇晃偏离中心0.15-0.3米,在强飓风作用下位移可达0.9米。强大风力下的隐患更无需多说,电梯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纽约世贸中心有246部电梯,当电梯高速运行的同时,如果大楼的晃动超过6英寸,电梯的钢缆就会因时紧时松的受力不均受到伤害,并造成危险。
自第一座摩天大楼出现以来,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摩天大楼们还像曾经的人们所憧憬的那样,标志着人类的未来吗?
"人塑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
建筑学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人类社会的居住问题,如何将我们的高密度城市,设计得更人性和有效率,一直是建筑师们的重要课题。
1943年,在考虑整修被炸弹摧毁的英国下议院时,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道,"人塑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
城市是建筑单体和大型道路建设的集合,由于缺乏对人性化尺度的理解,我们的城市沦落为以大尺度的建筑服务于小尺度的人而进行建设的局面。简·雅各布斯在她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指出,这种城市规划思想所产生的独立建筑单体将会使城市空间和都市生活走向消亡。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普鲁伊特·伊格厄住宅区(Pruitt-Igoe housing complex)建起了33个毫无特色的公寓街区,这些建筑出自设计师山崎实(Minoru Yamasaki)之手,他也是世贸中心的设计师。这片住宅区很快就以其犯罪率的增加、肮脏的街道及社会功能的失调而知。批评者认为,当代高楼大厦群之间宽阔开放的空间布局会抑制人们的社区意识,特别是当犯罪率开始上升时。因此在1972年,普鲁伊特·伊格厄住宅区逐渐被拆除。
1956年,建成后不久的圣路易斯普鲁伊特-伊戈社区。 摄影: Bettmann/Corbis
1971年6月,鸟瞰普鲁伊特-伊戈社区,35座大楼就这样空荡荡地耸立着。 摄影:Bettmann/Corbis
众所周知,中国香港是世界上拥有最多摩天大楼的垂直城市。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住房短缺、土地成本和人口持续增长的问题,香港的建筑密度和高度都非常惊人。许多住宅区都在70层左右,“攻占”了地形多山的岛屿,也侵扰了自然景观,突显了高层住区和郁郁葱葱的山势之间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尺度之争。
©Kris Provoost
诚如上文提到的,超高的建筑很容易与周围的环境脱节,完全隔离了人们的城市生活。在《人性化的城市》一书中,作者扬·盖尔指出,“在街上,我们很难感知到建筑上层空间里发生的事情,楼层越高越难观察到,高层建筑和街道平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他们不再属于城市空间了。”
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远远不止让人感觉良好的美学层次。若干研究结果显示,成长于城市会使一个人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加倍,并提高人们患上抑郁症和慢性焦虑症等其他精神紊乱疾病的风险。孤独社交已经被城市管理者列为许多疾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更人性化的建筑设计、更丰富的空间利用和更着眼于社区打造的城市建设,非常有必要。
©Kris Provoost
摩天大楼以外,为人而建的房子
那在今天的城市里,还有多少房子是真正为人而建的?
新加坡建筑师杨经文是绿色生态建筑领域的先驱。1984年,杨经文开始了第一个气候生态学实验,为自己建造一座适宜居住的居所——这其实是建筑师们的常用办法,在进行全新的设计实验时,从自己的家下手。
roof roof house
杨经文从马来西亚的传统庙宇里获得灵感,希望把房子设计成一个「环境过滤器」。他认为,热带建筑要像一把伞,在遮阳避雨的同时,也要让风穿过使人感到清凉。因此,他在房顶加入了一个伞状的百叶屋顶,来遮阳、遮雨、通风、纳凉。他还通过建筑设计,引导风穿过水池降温,起到自然空调的作用。
「这是我的一次建筑实验,是我把生物气候学的理念变成现实生活的一次尝试。目前的居住者除了我本人还有我的妻子、孩子和佣人共四人。作为一次实验,这所房子成功完成了它的使命,从生活的角度,它满足了使用者的需要。」
他的代表作品之一,98米高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其立视图设计就是釆用独特的遮阳叶片所组成。它除了能遮阳,总体上也回应了热带的特殊气候。为了避免阳光对玻璃幕墙的直射,设计采用了各种各样的金属遮阳,设置了各种自由组合在一起,长短、间距、悬挑深度各不相同的遮阳构件,其中一部分遮阳设施甚至达9米之深,有效的遮阳设计在起到阻挡阳光和防眩作用的同时,也强化了建筑适应热带气候的美学特征。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对于杨经文来讲,垂直城市和垂直绿化也是其设计理念的一个核心,基于这样的理念,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也同样设置了大量这样的空间,沿垂直方向镶嵌在建筑里的空中花园,为建筑营造了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空间,同时这样带来了大量的具有阴影和自然景观结合的空间,使得建筑形成了更为丰富的立面。整个建筑超过6300平方米的绿色“空中庭院”,使得该建筑在适应热带气候、降低能耗的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优美的环境,置身其中,让人不会感觉到与自然的割裂。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设计图
建设于2004年的北京万国城MOMA也被认为是一次有意思的生态实践。万国城MOMA的设计理念强调「居住者的身心舒适」,希望利用一系列技术达到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万国城MOMA采用的是恒温恒湿恒氧(三恒系统)建筑科技系统。这一系统源自于欧洲,由瑞士建筑物理学教授布鲁诺·凯乐的「高舒适度、超低能耗」健康舒适系统演化而来。
万国城MOMA
三恒系统的由来,适应了城市社会发展的变化。早在上世纪70年代,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欧洲发生了两次严重的能源危机。1973 年,阿拉伯国家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运,油价从 3.01 美元每桶涨到了 11.651 美元,随后石油输出国伊朗又爆发了革命。欧洲人民陷入了挨冻中。
这个时候,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建筑物理学首席教授布鲁诺·凯乐,开始研究减少暖气、空调的使用也能维持室内的温度,方法是用新的建筑外窗和外围护结构系统,以及新的采暖制冷技术,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布鲁诺·凯乐成了这一领域的鼻祖,1984 年 10 月 8 日,布鲁诺·凯乐把辐射空调技术(三恒系统)申请了专利。这项技术也开始在欧美推广使用。
建筑师采用了恒温恒湿恒氧建筑科技系统,不用空调、暖气等设施,让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22-26摄氏度,湿度常年保持在30%-70%之间。同时,新风置换系统、中央吸尘系统、隔音降噪系统,让人们全天生活在安静的、没有异味和飘尘污染的环境里。
万国城MOMA还构建了一个新的社区模式,住宅、电影院、书店、餐厅、艺术空间等多种功能建筑结合在一起;建筑物间也不再只有平面的、竖向的联系,空中连廊交错相连,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交流感更强的社区空间。
人类的未来居住想象
对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而言,建筑并非越高越好,建筑存在的意义是让人类生活更好,人性化的设计才是建筑最需要考虑的首要标准。
当摩天大楼已经无法承载人们的居住需求与想象,下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城市未来将走向何方?
NEOM(意为「新未来」)是一个由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领导的未来城市规划项目,希望沙特摆脱石油经济,减少对碳氢化合物的依赖,并引领一种可持续生活的新模式。
在NEOM的规划中,人们的视线中不再有汽车或道路,整个城市由相互连接的步行社区组成。这些社区会为居民提供他们所需的所有日常便利设施——商店、学校、医疗中心、休闲设施、绿地等等——你只需要步行五分钟。
NEOM规划图
NEOM将建设一个全新的地下系统,用于交通、网络和基本的公共事业。人们不需要开车旅行,而是通过超高速、零碳排放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景观中游逛。这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面对交通拥堵和令人沮丧的通勤。
这个听起来令人激动的项目已经在基础建设中了,按照计划,将在2024年欢迎居民入住。这会是人类的未来吗?
NEOM 推出公开展览,分享未来之城 THE LINE 的详细设计。 图片来源:Neom
LAVA 为马来西亚设计的“森林城市 ”毗邻新加坡海岸。©Bitscapes
Studio NAB为巴西设计的超级农场项目——“漂浮着的城市农业大楼” ©Studio NAB
Manuelle Gautrand为阿姆斯特丹设计了一个400单元的混合住宅街区。 ©LMNB
URBAN POWER建筑和规划事务所为哥本哈根规划的海上人工岛屿。 ©URBAN POWER
或许这是一个重新思考建筑的好时机。当我们想象建筑的未来,想象的其实是每个人的未来。我们需要观察居民在发生什么,街道在发生什么,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们某种程度上只是在忽略生活本身。
不论建筑将带领我们走向怎样的未来,有一个答案是肯定的,建筑最终服务的应该是真正使用它的人。建筑的核心不是一门技术,它最终指向的是人类的情感,和最朴素而有力量的日常生活。
参考资料:
《热带生态属性与人文属性的结合 ——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skyscraper/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fut-40431128
https://www.archdaily.cn/cn/952348/kong-jian-chi-du-xin-li-xue-tan-tao-ren-jian-zhu-he-cheng-shi
https://www.theguardian.com/cities/2015/apr/22/pruitt-igoe-high-rise-urban-america-history-cities
部分图片来源:pixabay、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