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话匣子”
目前,凡需经上海口岸入境
转往其他省市(除苏浙皖外)的人员
一律在沪实施为期14天的隔离健康观察
首批中转旅客正在隔离中
这里又有哪些故事?
在闵行区,三家隔离酒店
已经入住中转旅客近600名
话匣妹实地探访了其中一家
这家位于闵行的中转旅客隔离酒店
从征用到启用不过短短几小时
分为污染区、清洁区、半污染区
污染区指隔离人员所住的区域
清洁区指医务人员的办公区域
半污染区指两个区的连接处
在污染区
原本铺设的毛绒地毯
已经被大块塑料布覆盖
每扇房门外都有一张小圆桌
三餐、矿泉水等都会放在小圆桌上
而门口的一些黑色密封塑料袋
是中转旅客的生活垃圾
由专人负责定时上门收取
目前,该隔离点
住有中转旅客251名
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调集了10多名医务人员
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增援了2名
确保中转旅客们的集中隔离落实落细
征用为集中隔离点前↑
征用为集中隔离点后↓
80**房 旅客 王先生
✈️ 缅甸 → 上海 → 重庆
在缅甸仰光务工的
重庆人王先生
因腿部外伤回国治疗
27号早上7点
王先生到达上海
下午被转运至隔离酒店
是首批集中隔离的中转旅客之一
到达隔离酒店后
医务人员们首先对
他们的行李及鞋底消毒
接着进行信息登记、流调
并发放隔离告知书和防疫用品
登记时
王先生的腿伤引起了
医务人员们的注意
“受伤多久了?”
“如何受伤的?”
“伤口情况如何?”
简单评估之后
医务人员先安排王先生入住
随后上门为他诊疗、上药、包扎
医务人员还特意嘱咐王先生
有什么问题,随时打他们电话
在医务人员的悉心照料下
王先生的伤有了明显好转
这也让重庆的家人们放心不少
王先生说,自己是初次来上海
更是初次和上海医务人员打交道
他说自己对上海的初印象是“暖心”
“现在我和在缅甸的工友们聊天,他们都说我回来了是一种幸运。我们也不想给国家增添麻烦,但那边医不好,回来几天就好了。”
“心里真的对医务人员、对国家很感激。(话匣妹:那也是第一次和上海的医务人员打交道吗?感觉怎么样?)对。比亲人还亲,真的,这是我内心的想法。在这里住的环境、受到的照顾,比较家里还好,心暖。”
81**房 旅客 郑先生
✈️ 新加坡 → 上海 → 韩国
“笃笃笃——”
“开下门,我是医生
来测温的,记得戴口罩”
华漕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医生王宾宾“全副武装”
敲开了中转旅客的房门
进行每日一次的上门测温
韩国籍旅客郑先生
是从新加坡中转到上海的
郑先生说
起初自己对政策并不了解
医务人员向他进行了解释
昨天晚间
他无意打碎了水银温度计
医务人员也立刻上门清理
并教他如何正确使用,很耐心
王宾宾说
“每间房间都配有水银计
中转旅客每天要自行测温
医务人员也会每天上门测温
200多位隔离人员
光测温就要3个小时左右
期间还要询问健康状况
帮他们解答一些问题等等”
短短几天
王宾宾和同事们
已经能熟练地
在四通八达的酒店里
准确走向“目标”房间
几几几号房是孕妇
几几几号房是素食者
几几几号房是
看不清水银计刻度的老人
这些,医务人员都能脱口而出
王宾宾告诉话匣妹
自己从大年初三起
“感觉每天都在敲门”
之前是在社区,敲居民家门
现在是在隔离点,敲旅客房门
“从接到通知到来酒店
前后也就20多分钟
这段时间一天没休息
有时候就吃点泡面,方便
也有爱心市民投喂的饼干”
全科医生王宾宾来自话匣子00:0000:43
进入“污染区”前,王宾宾准备换上防护服
中转旅客隔离期间
如果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
将被送往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
如果14天内没有相关症状
将解除医学观察
中转旅客可以通过
其他交通方式回到目的地城市
目前各区都增设了集中隔离点
如何保障周边环境安全
细节决定一切
华漕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
隔离点医疗负责人尤佳恺说
集中隔离有严格的标准
更有规范到位的操作
对周围居民“零影响”
“第一,我们在设点时
就规定隔离点周边50米内
不能有居民区,做了安全限制”
“第二,垃圾清运上
有固定地点摆放
分开生活垃圾和医用废物垃圾
由环保部门和医务部门处理“
“第三,注重内部环境的消毒
对隔离人员的排泄物也进行消毒”
集中隔离
对隔离人员负责
更是对所有人负责
虽然中转旅客的目的地
不是上海
但是得到的保障
丝毫没有差别
感谢医务人员们的坚守
让这座城市在任何时候都
一样有序,一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