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为啥老一辈新加坡人都说,如果新马没分家,马来西亚必定会姓李?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世界上有许多这样小国寡民的国家,狭小的领土资源,注定了它们无法成为军事强国。不过它们也可以选择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的幸福水平来实现"举世闻名"

诸如北欧五国,国土面积都不大,但却是世界公认的"福利最高国家"。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亚洲国家,崛起之路比北欧五国要励志的多。

一、强扭的瓜不甜,寄人篱下"很酸"

新加坡是濒临马六甲海峡的一个小国,它有多小呢?土地面积只有可怜的724.4平方公里。但它也是个"强国",具体体现在经济水平和"华人当自强"

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世界四大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还是世界一线城市,而早在前年,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610亿美元,人均生产总值也有6.4万美元之巨

不过新加坡今天的这份成就来之不易,早在1819年,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工作的来福士,踏上了新加坡的土地。紧接着英国人的船舰就开进了新加坡,这里在1824年正式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不过因为战略位置太过重要,它被升级成了"海峡殖民地"

英国人之所以能够看中这块小地方,完全是地缘政治的原因。它可以掌控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又与东南亚诸国隔海相望,可谓是四通八达

当然,四通八达之地往往也是四战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的1942年日本海军登上了新加坡,并将其改名为"昭南岛"。值得一提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也在这年因为日本侵新而辍学。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新加坡人的独立愿望被点燃了起来。他们发现英国人从未正视过自己,只是将新加坡看成了一块战略之地,还美其名曰的说是"女王王冠上的珍珠"。

而且,新加坡人觉得英国人并不是多么的看重自己,毕竟当年日本人占领新加坡时,不列颠王国都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终于在1960年代初,在李光耀等人的带领下英国人的势力逐步从新加坡撤出。1962年马来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提议,要将马来亚与砂拉越、文莱、新加坡、北婆罗洲合并,成立马来西亚联邦

新加坡在同年举行了全民公投,超过七成以上的人投了赞成票。于是,在1963年新加坡并入了马来西亚。

都说"合伙的买卖不好干",何况是合伙的国家。像北婆罗洲与砂拉越,没有新加坡这样的政体,也和马来西亚中央的矛盾不大。可新加坡毕竟是一个国家,李光耀还担任着总理,自然与马来西亚当局会发生不少的矛盾。

不论是马来亚还是新加坡,都存在着大量的华人,而合并以后,马来人的民族沙文主义逐渐显露端倪。他们自觉高华人一等,而且掌握着大量的资源,认为马来西亚是马来人的。

而李光耀则觉得既然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就应当和平共处,马来西亚是归属于马来西亚人的。此外,马来西亚觉得新加坡地域如此狭小,还屡次在各种问题上指手画脚,而新加坡则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二、为何说:若新马不分家,马来西亚必会姓李?

新马两国甚至都没能等到"七年之痒",在合并的两年后,也就是1965年,马来西亚举行国会投票,绝大多数的议员都投了赞成票,而只有少数人弃权

消息一出,新加坡国民都觉得难以置信,直到看见总理李光耀,掩面啜泣的诉说着这一令人悲痛的事实

要知道新加坡人以为自己是马来西亚的一份子,很难接受这一事实。当时,全世界都认为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必死无疑",因为它要土地没土地,要水源没水源,当时更没有人愿意在这里进行投资。马来西亚的这一招,简直比直接出兵新加坡还要狠毒

李光耀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迅速将权力集中到了中央手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同时承认了英语的地位,否认了华语的地位,以此来吸引外商投资。

乱世用重典,新加坡推行了近乎严苛的法律,严令禁止违法犯罪活动,其中就包含饱受诟病的"鞭刑"。

事实证明,李光耀的雷霆之举颇有成效,在八十年代,新加坡就成了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还跻身到了亚洲四小龙之列,如今在李光耀长子李显龙的带领下,新加坡正在稳步的发展。

有人认为新加坡现在搞的是世袭制度,应当改名成李家坡,甚至连李显龙的侄子和弟弟妹妹都觉得,他正在为儿子上位铺就道路。

所以,很多老一辈的新加坡人都说,如果新马没有分家,马来西亚必定会姓李。那么,为啥会得出这种结论呢?

首先,李光耀的政治手段太过于强硬。他能"虎口夺食"般的从英国人手里为新加坡争取到独立,又能够在这片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就,李光耀的这份气魄和他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就算是马来西亚的国父东姑阿都拉曼,也不是李光耀的对手。当年,马来西亚踢出新加坡,也是担心李光耀会在未来成为领袖

其次,不论是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都存在着大量的华人。新加坡的华人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四,而马来西亚的华人占比也有百分之二十三,要知道"华夏儿女一家亲"不是说说而已。

若是给李光耀在马来西亚深耕的机会,他必定能够斩获大多数华人的"芳心"。而且华人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是首屈一指的,不论是泰国首富还是菲律宾首富那都是华人。

如果李光耀在马来西亚长成了"参天大树",到时候振臂一呼,就会博得大部分东南亚华人的支持。尽管马来亚族的人数不少,但并不如华人团结,影响力也有限。

此外,李光耀若是上台,也能得到新中国的支持,毕竟"是亲三分向",大家同根同源,李光耀上位远比东姑阿都拉曼要好。

三、功过是非,一言难尽

如今的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差距愈发明显,当年所有人都觉得离开了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必定"玩完了"。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那么,当年马来西亚剔除新加坡是否正确,如今的它又有没有后悔呢?如果单纯从马来西亚的角度而言,毫无疑问,这个决定还算是非常明智的。

首先,若是不分家必定会激发民族矛盾。马来人觉得自己是所谓的"原住民",不愿意接纳华人,也不愿意承认华人的地位,更不会接受李光耀这个华人来颐指气使。所以,马来人与华人之间可能会激起巨大的矛盾冲突

就像当年印尼排华那样,也可能会发生马来人排华。倘若真有这种事情发生,那就成了马来西亚与中国的矛盾,于内于外都对其发展十分不利

印度的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锐,这也是制约其国家发展的一大诱因。就长远角度来看,马来西亚的决定还是比较正确的

其次,李家借机上位的可能性很大。在马来西亚的竞选中,他们发现了李光耀惊人的号召力,也察觉到了威胁。若是留着新加坡,无异于是"养虎遗患"。

对于马来人而言,是很不想给华人发展壮大的机会的,可有了李光耀这个杰出的华人领袖,想不壮大都难。

当然,新加坡走了,马来西亚将危险消灭在了萌芽之中。不过它自己也丢掉了很多,当年新马合并时,新加坡是整个马来西亚最富裕的一个州,如果新加坡还留在马来西亚,或许今天大马的经济面貌会焕然一新也未可知。不过,马来西亚从未对自己的这个决定后悔。

因为即使马来西亚的经济提高上去了,那以李光耀的能力也会让马来西亚改姓李,也可能将大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这与其民主的理念背道而驰,完全相反。何况,双方在一起,有如此之多的矛盾,能不能发展的好也犹未可知。

不过新加坡应当"感谢"马来西亚,正是因为马来西亚无情的抛弃,才激发出了新加坡无比巨大的潜力。若是还留在马来西亚,想必今天的新加坡只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州。

今天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已经恢复了正常的邦交关系,马来西亚也愿意为新加坡提供水源等基本的生存物资,即使不是名义上的一个国家,但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