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民间善堂文化根植潮汕土地,过“番”新加坡为当地政府认可

正所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善堂。”

民间慈善机构善堂组织以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在潮汕地区传承上百年至今,与时俱进加入时代元素,除了保留传统的慈善救济项目,也逐步向社会民生保障服务转型。

自潮人乘红头船下南洋以来,善堂文化也随着番客,离乡背井“出海”。11月,随着新加坡潮州节在线上走红,走向南洋的善堂文化也再次引发人们关注。

那到底潮人善堂有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至今,善堂的公益模式有什么变化?走向新加坡的善堂现状如何?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进行了采访。

善堂文化根植潮汕土地

11月中旬,汕头市存心善堂把一笔33万元的善款,交到了存心谷饶办事处前主任黄先生手中。

这位多年来扶贫济困,冲锋在水灾一线的先行者,因为突发昏厥,颅脑大出血,已经昏迷2年有余,一直未能醒来。

“这笔善款是善堂通过网上轻松筹,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筹到的。目前网络筹款已经成为我们常用的公益捐赠模式。”存心善堂会长蔡木通告诉记者。

近年来,“微公益”、月捐、网络众筹、运动众筹、手机捐赠等新型募捐方式涌现。轻松筹只是其中一种。

11月以来,“公益宝贝”低调15年,突然“火”起来。大家惊觉:原来自己多年来在购物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参与到慈善捐赠里。

依托淘宝平台,每产生1笔交易,就有0.02元到2元不等款项,捐给不同的公益项目。利用互联网平台,民间的热心人士和商业力量,共同推动了诸多公益项目,例如关爱老人的“爸妈食堂”等项目。正所谓聚少成多,在每个人看来可能微不足道的2分钱,积聚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慈善力量。

“从前捐钱捐物,如今捐技术、股权、有价证券、产权、服务等,慈善捐赠领域不断拓展。但是无论捐赠的形式如何改变,本质都是人们发扬乐善好施的精神。”蔡木通告诉记者,而善堂文化作为潮汕人的独特文化,至今有上百年历史。

明成化年间,潮汕地区已出现了官办的“养济院”之类的善会,当时主要收留地方上的孤老残疾者;潮汕地区开始出现民办的善堂组织是在清光绪初年。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郑群辉曾在论文《论潮汕善堂的历史起点》提到,清初的慈济会堂是潮汕最早的善堂,也是潮汕善堂文化的历史起点。从外部影响说,善堂并非是潮汕人的独创,而是直接受到明末清初以来全国善堂善会大量产生的潮流影响而成立的。

资料显示,20世纪上叶,尤其是到了40年代民国后期,潮汕善堂发展进入发展的巅峰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分布在韩江流域的善堂,便超过500家。

新的时期,善堂重新发挥作用,也从传统意义上的慈善救济,逐渐向社会公共管理和公益服务转型,涵盖民生保障的诸多方面。

民国期间就有配套慈善机构

存心善堂历史悠久,创建于1899年。

施医赠药、施殓施棺、救贫济困、养老育婴、发埋孤骨等,是存心善堂进行慈善救济事业的运作范围。

“民国慈善机构的一些运作模式传承至今。”蔡木通告诉记者,存心善堂在民国期间,创办有包括儿童教养院、医院、水龙局、掩埋队等一系列配套慈善机构。

1929年,在海内外华侨资金的支持下,用于消防的存心水龙局落成。据资料记载,存心水龙局是当时广东省第二个比较完整的消防系统,在全国居第四位。

时间跨度长达百年后,2017年,“存心志愿消防队”成立,成为广东省首支以社会公益组织为班底的志愿消防队。

“熟悉情况、应援及时,灾情发生时,志愿消防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蔡木通说。

存心施粥局以新面貌成立,为群众提供免费爱心饭盒。沈丛升/摄

早在1911年,存心施粥局就成立,一直进行施济工作,直到1951年停止运作,期间救活灾民无数。2006年起,存心施粥局以新面貌成立,为群众提供免费爱心饭盒。

濠江存心养护院。 沈丛升/摄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存心善堂推进养老事业的一大举措。

濠江存心养护院。沈丛升/摄

在今年5月建成的“濠江存心养护院”里,10几位孤寡老人重新找到了“家”。告别了流离失所和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这些老人家在存心益工的帮助下,住进了崭新干净的房间,过上安享晚年的生活。

存心水寨爱心社重阳宴请长者。陈楠/摄

每年的重阳节,存心水寨爱心社都会宴请东里水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及周边各村的老人代表,共度重阳节,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今年,存心水寨爱心社社长舜花姐,则是推动了一个公益“乡村振兴”的项目。

澄海区东里镇水寨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原为韩江支流北溪出海要隘的北岸,地势险要,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村内墙体年久失修,风吹日晒之下变得斑驳残旧。

存心水寨爱心社社长舜花姐站在墙绘前。陈楠/摄

“利用墙绘,美化村居”的想法,在花姐的心里生根发芽。

她自掏腰包几万元,对墙体进行美化设计,用“艺术”来提升村容村貌。这一举动感动了周边的群众,大家也参与进来,纷纷捐款,一起进行村居美化。

东里水寨墙绘 陈楠/摄

如今,走在水寨村道,东里桥闸、万岁爷宫渡、炊粿、跳格、推圈等,富有潮汕传统文化特色,也是澄海当地民俗传统的墙绘,令人赏心悦目。

善堂“过番”融入新加坡社会福利体系

从民国开始,随着潮人远渡重洋,过“番”谋生,善堂也在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一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展现出潮人独特的组织、信仰和文化的生命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志贤,祖籍汕头澄海,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加坡善堂研究。

李志贤告诉记者,善堂文化的种子在新加坡生根发芽。潮人创建民间建善堂作为敬奉处,并以善堂为机构,组织救困扶危,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早已融入新加坡当地的社会福利体系。

李志贤认为,当时华人移民的死亡率一直高居二位数。因此,对自身的生、老、病、死如何得到妥善照料和处理,也自然成了生活在异乡的移民最关切的共同问题。

“他们渴望在自己患病时能够有人照料,年老后若无法回乡,生活仍然有所依靠,在死后也有人办理自己的身后事。潮人善堂应运而生。”李志贤说。

1916年,新加坡最早的潮人善堂成立,与潮安县浮洋镇大吴乡的修德善堂养心社同名。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这成为当地潮人善堂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

在日军军阀统治下,所有民间社团都被禁止活动,属于慈善机构的善堂组织却可以继续运作。从那时候起,新加坡潮人善堂的救济善举不分种族,跨越地缘门槛界限。

“新加坡中华善堂蓝十救济总会就是在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渐渐的,善堂这种民间行为,也逐渐被政府认可和支持。”李志贤说。

善堂文化一时传播开来,更是不乏父子甚至是祖孙三代,先后投身善堂服务的生动案例。

李志贤举例,新加坡修德善堂养心社主席张昌隆先生,其父泗川先生、祖父汉三先生,祖孙三代先后领导修德善堂养心社近五十年。

与时俱进,注入新元素,从而继续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是新加坡善堂的特色。如今,新加坡潮人自发设立社区的医疗服务、救济服务甚至是社区医院,如雨后春笋,成为社区福利的重要环节。

李志贤认为,今天的善堂视为社区中的一个不分种族、宗教、语言和社会阶层的慈善团体,提供更为广泛和多元化的救济和福利。它在各个领域的贡献,远远超越了一般只为内部成员服务的民间团体。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善堂也保留了许多潮汕传统民俗,对侨乡的社会文化有传承的重要作用。”李志贤告诉记者,善堂属于潮汕文化的一部分,令当地潮人对潮汕文化有更大的认同感。

【记者】沈丛升

【作者】 沈丛升

南方探针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