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考生平时训练应多读什么样的文章?

肖飞老师讲申论

申论知识百问百答(9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类似申论资料的文字材料,特别是在报纸上和杂志上,这样的材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有的考生说,我怎么没看到?这主要是大家平时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太快,没参加公务员报名考试,没有留心没格外注意罢了。这类的材料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二是材料篇幅相对较大,三是小标题相对较多,四是一般都带有“相关链接”、“回音壁”、“延伸”等导读用语。

肖飞老师讲申论

[例一]

我省部分企业受进口廉价大豆冲击相继停产

丰益国际巨资收购东北大豆遭海关总署预警

大豆“江山”谁来挽救

■新闻背景

为了保护本地豆农利益,大豆生产区不允许油脂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大豆。目前黑龙江省已有明确规定,我省油脂企业使用的也一直是本地大豆。

■核心提示

受国外廉价大豆进口的冲击,黑龙江省及我省部分大豆加工企业相继停产后,一则来自业内“新加坡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消息再成焦点。海关总署统计司4日就此发出预警:丰益国际斥巨资进驻东北,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

在大豆主产区加工企业处境艰难、每况愈下的时候,合理寻求国家对国产大豆的保护与支持措施变得迫在眉睫。昨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农科院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正在东北积极开展大豆产业化的试点工作,试图挽救已经沦陷的大豆“江山”,与大豆出口国和世界级粮油加工巨头展开一场事关生死存亡的定价权争夺战。为了让中国的大豆重旗鼓,目前黑龙江省一些先行试点单位枕戈待旦。

企业困境 成本处于劣势

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数字,与黑龙江省和我省加工企业遇到的困境有直接的联系。就是因为廉价的进口大豆在价格上占有优势,所以黑龙江省及我省一些油脂加工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在桶装豆油市场,非转基因的本土大豆原料更是销量的最大卖点。但是黑龙江九三集团面对本地大豆与进口大豆每吨700元左右的价差,该企业在黑龙江省的加工厂曾部分停产。

恐被外企垄断

为此,该油脂集团负责经营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个问题不解决,采用进口大豆生产的外商投资企业将垄断中国整个豆油市场,国内豆农也将面临种植品种的改变。”

昨日,我省四平某油脂厂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已经接近停产,因为前期储存的本地大豆过多,高昂的原料成本让公司开工生产就得赔钱,与南方油脂企业采用低廉的进口大豆相比,我们显然丧失了价格竞争力。”

记者从吉林省农委获悉,2008年11月至12月,在大豆收购旺季时,本地的大豆收购价在1.85元/斤,许多参与收购的油脂企业面对进口大豆的低价冲击,始终在观望,而大豆行情持续低迷的态势依然没有改变。

虽然此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提振大豆市场价格的措施,还两次增加国储粮收购,但这个问题仍然困扰本地滞销的豆农以及失去价格竞争优势的加工企业。

肖飞老师讲申论

产业调查 农户一盘散沙

据介绍,近期,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对东北大豆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结论是:农户一盘散沙,大豆加工企业是各自为战的无组织状态。这是大豆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利的主要原因。

昨日,中国农科院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是原农业部经营司司长,从2007年3月起,就一直负责大豆产业化的开展工作。

刘登高表示,中国既是大豆的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按照一般规律应该在国际市场有发言权,由于中国大豆产业组织涣散,不能利用现代市场交易手段,不能握成产业的拳头,所以让国际垄断寡头占了便宜。

■寻找出路

走产业化道路

“走大豆产业化的道路才有希望重掌话语权。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部分大豆加工企业停产,这是暂时的,国家目前正在考虑发挥加工企业在稳定和发展大豆产业中的带动作用,目前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与世界经济危机、国外的大豆高补贴政策影响有关。吉林过去有种大豆的丰富经验,近年来大豆产量在100万吨以上,是东北的大豆主产区,只要推行新体制和新机制,发挥传统与现代优势,吉林的大豆产业一定会有新的起色。”刘登高说。

他告诉记者:“大豆产业化的方案从构想到出炉,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地方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利益都要协调,非常复杂,2008年8月下旬,才陆续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区参与大豆产业化试点的地方政府进行方案的探讨与敲定。”

东北要抱成团

刘登高还表示跨国粮商的目的是要通过影响世界粮食价格和粮食生产的结构来垄断市场,谋求最高利润,因此,东北大豆的豆农和加工企业必须联合起来,以增强议价权。

■相关链接

大豆产业大事记

1996年,中国开始对大豆进口实行配额管理,之前中国是大豆净进口国。

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国企业不断涌入国内,国际粮商开始染指中国大豆业。

2004年,在遭遇到国际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后,中国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不堪重负,纷纷宣布破产,或被外资低价兼并。

2005年,中国进口大豆2659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约占全球贸易量的1/3。

2008年,据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全年进口355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首次突破70%。90多家国内榨油企业中,64家已变成外资独资或合资企业,控制了中国大豆85%的实际加工总量。

(本文引自《新文化报》)

肖飞老师讲申论

[例二]

贵州一年查处农民工培训造假案150余起,涉及官员下至乡镇上至省级主管部门

农民工培训 何以成了“敛财工程”

■核心阅读

无偿培训农民工,是国家的一项“民生工程”。然而,在一些地方,这项政策却成了一些培训学校和官员谋取私利的“敛财工程”。

根据国家规定,每培训一名农民工,培训机构可获500元至800元财政补贴。仅贵州,从2006年到2007年底,全省就拨付培训补贴资金3.75亿元。与此同时,2008年以来,贵州省查处农民工培训造假系列案件150余起,涉及官员下至乡镇上至省级部门,贪污少则数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不法培训学校骗取国家补贴金额多的达上千万元。

■调查

农民信息 遭到收买编造

国家规定,培训机构要想领取培训财政补贴,必须有受培训农民户籍材料、联系方式、签字或签章等相关证明材料。

经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检察院查实,遵义市红花岗区社保局副局长舒秋和就业培训中心主任张吉英伙同他人,共同出资30万元成立“创业”职业学校,开展农民工培训。舒秋、张吉英两人委托学校副校长刘文勇和一些社会无业人员,搜集农民身份证及照片,搞虚假培训资料,骗取财政补贴谋私利。

为获取这些材料,刘文勇以每份资料20元的报酬,说服正安县安场镇派出所副所长袁重,将派出所户口信息里的771套农民身份证资料和照片复制出来,又组织37个虚假的“农民工培训点”,拍摄一些所谓的“现场照片”,同时,在遵义县虾子镇,利用赶场天在街头摆摊设点,以一个塑料脸盆为“诱饵”收集农民的户籍资料。

主管官员 参股经营培训

培训补贴成了人见人爱的“唐僧肉”,各种培训学校也应运而生。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先后有5人向时任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锦福行贿,申请成立“理想”、“腾飞”、“时代”、“海丰”、“益通”、“现代”等培训学校,获得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定点机构资格,培训农民工指标也从每月500名增加到1000名。

今年4月初,杨锦福因非法受贿87.2万元,被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

与收取贿赂相比,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局副局长江捷犯罪手段更隐蔽。他利用培训主要管理者的便利,在制定培训政策和实施管理时有意留下疏漏,在试点培训农民工的9所培训机构中,自己参股经营达3所,报告培训人数4万余人,占全部试点培训人数81%,获取财政补贴1680余万元。

培训造假 何以接二连三

农民工培训造假何以接二连三?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案件中发现,主要是缺乏严格规范的农民工培训制度,没有明令禁止政府管理人员参与办学,从培训机构审核、开班计划审批、补贴资金拨付等,决策权集中在劳动保障部门少数人手中,以致某些官员和培训机构勾结,肆意骗取资金。

杨锦福案就是典型案例,行贿人只要能买通杨锦福,就可随意成立培训学校,增加培训名额。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杨锦福案件的法官认为,劳动保障部门对关键岗位人员行使权力缺乏约束和监管,导致上行下效,而且,对培训学校的资质缺乏严格的标准,门槛过低,给了不法之徒可乘之机。

培训质量、补贴资金拨付等监管存在严重缺失。培训学校为了方便快捷获取利润,培训农民工大部分是应付了事,主要是获取农民工信息,就凭花名册等简单资料去申请补贴,而劳动保障部门不经过严格审查,照常拨付。

肖飞老师讲申论

■亲历者说

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太平村村民 杨兵:去年,我报了电工培训班,但是,培训学校登记一下身份证,一天课没上,就发点东西打发回家。知道国家免费培训农民工政策后,我非常气愤。农民工渴望通过学习增添本领,我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本来就少,更没钱投入学习,希望有关部门能担起责任,把这么大的好事做好。

贵阳市某农民工培训学校老师 张强:当前,农民工就业压力大,更应加大培训范围和力度。防止腐败,堵塞漏洞,关键要完善农民工培训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对培训学校的资质,应有严格的标准,违规者须逐出市场,同时应将培训内容、学时、经费等让群众知晓,做到公开、透明,形成监督合力。

(本文引自《人民日报》)

[例三]

老外“白捡”云贵黄金300吨

盲目引资,云贵两大世界级金矿被境外资本廉价控制,有关部门正实行限外政策

卓别林的《淘金记》是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他演绎出疯狂黄金梦背后的荒诞。最近几年,国际黄金价屡创新高,《淘金记》也在贵州、云南的深山沟里上演。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财大气粗的境外矿业巨头。

盲目引资 260亿元金矿矿权拱手送人

黔西南州贞丰县,贵州省有名的两大金矿就位于其境内,其中就有亚洲最大的烂泥沟金矿。矿工告诉记者,这个矿床平均每吨矿石能产黄金6克左右,目前已探明的金矿储量为130吨,远景储量在150吨以上,是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型金矿。

烂泥沟金矿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贞丰县副县长毛仕诚称,因选矿和冶炼难度大,当时澳大利亚澳华黄金有限公司被引进。“我们主要是用矿权跟前期勘探投入的费用来入股的,中方占15%,澳华公司占85%。”由于当时急于引进资金和技术,所以这个值260亿元以上(按时下金价)的矿权几乎是拱手相送。

无独有偶,云南的一个世界级特大型金矿“播卡金矿”也是以很低的价钱落到了境外资本手中,他们的办法都是一个,先搞风险勘探,然后逐步掌握金矿资源的控制权。据了解,播卡金矿的探明储量为150吨,可年产黄金7吨至12吨,可持续开采10年到15年。

税收优惠 国家税费4年损失上亿

2007年6月份,烂泥沟金矿生产出了第一桶金,到年底一共生产黄金1438.7公斤,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然而在毛仕诚看来,这对当地财政税收的意义并不大。

“他们要享受西部开发政策,还要免三减二。”毛仕诚所说的“免三减二”,是贵州省人民政府2003年发布的规定,外资企业在西部地区前三年可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第五年减半征收。“后来县里面反复说,再免三减二把矿开完什么都没有了。”

贞丰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黄秀忠说:“按年产金5吨算,4年就是20吨。按照贵州省的规定,每克黄金收取的资源补偿费是6元,国家税费就损失掉1.2个亿。”

如何应对 金银等贵金属开采限制外资

金矿等矿产资源属于战略物资,当外资通过种种渠道将最初的合资模式变成了并购、控股模式之后,将会直接威胁到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

据悉,澳华黄金在广西、山东、福建、黑龙江、吉林等省区有多个合资项目。

目前,像澳华黄金这样大举进入中国展开勘探的境外初级矿业公司已经达到70多家,这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重视,对外资开发矿产资源的政策也正在逐步紧缩。2007年,在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金、银等贵金属的勘查和开采,已经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资的产业目录中。

(本文引自《新文化报》)

定期发布申论概括题、对策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题各题型案例解析,公务员考试(国考,省考)相关资讯。

更多案例请关注微信订阅号“肖飞老师讲申论”。

肖飞老师讲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