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据日本广播协会(NHK)11日报道,关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8日在街头演讲时遭枪击不治身亡一案,日本警察厅方面认为现场警官未遵循日本警察应对指南行动,正在就此进行进一步核查。NHK报道称,8日案发时,嫌犯山上彻也在数米距离内向安倍开了两枪。日本警察厅方面对NHK说,在山上两次开枪之间,有将近3秒的间隔,警察厅方面认为,当时的现场警官未能遵循日本警察警卫保护重要人物时的应对指南行动。根据该指南规定,听到枪声时,现场的警察首先应让保护对象俯身并将其围在中间,随后立即将其转移至车辆内等安全场所。
根据日本媒体的调查,山上徹也是奈良本地人,1981年生,今年41岁。高中就读于奈良县大和郡市立郡山中学,大学考入了京都的著名私立顶尖大学——同志社大学工学部。 但是山上徹也途中退学,没有完成学业,在2002-2005年加入了海上自卫队。退役后考得财务规划和宅地建筑代理资格。 这两项资格都是在日本很受欢迎,也很不容易考的资格认证。但是不知为何,山上徹也都没有真正从事这两项职业。
而是去小岛电机(日本最大的家电连锁卖场)当了家电促销员,并曾因个人月销售额达到1608.8177万日元(近80万元人民币)而被表彰。 不过不知为何,工作的业绩很好的山上徹也之后又辞职不干了,去了堀场制作所(日本的隐形冠军企业,分析检测仪器和设备制造商)工作。 又到后来,山上徹也遭遇了就业冰河期,干过劳务派遣,还曾在餐饮店工作,还当过叉车司机。生活的确是过得不太顺利。
日本媒体还采访了山上彻也从小到大的邻居、同学,获得了一些进一步的信息: 山上徹也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一直和母亲住在外祖父家里。外祖父开了家公司,算是个成功人士。 邻居们说,他还有一个妹妹,小时候还经常看到他们和外祖父其乐融融,在外边一起玩耍的样子。 但后来山上徹也变成一个家里蹲,完全不出门的孩子。在外祖父过世之后,母亲带着一家搬到了隔壁镇子。
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到,山上徹也成年后,在母亲的影响下加入了一个宗教团体,但后来他本人又出走,加入了那个团体的分支团体。 这个分支与教团彼此对立,山上与母亲的关系也随之恶化。案发前,山上徹也在奈良的大宮町租住单身公寓,租金为3.8万日元(约1870元人民币)。 现在和山上同层的公寓住户说,这1年里见到山上的次数大概有5次。跟他打招呼他也低头不应,把眼神错开,是一个很孤僻的人。
作案动机调查 警方人士透露,山上徹也表明动机“并不是对政治理念的恨意”。另外,根据日本媒体的调查,至少到2013年左右,山上徹也的投票还是支持自民党的。 而山上徹也对警方供述,因为他的母亲给某个宗教团体捐了非常多的钱,导致家庭破裂、生活困难,因此心生恨意。 根据日本媒体调查,山上的母亲在1999年把外祖父的房子卖掉,2002年宣布个人破产。可能这就是导致山上徹也没能读完优质大学,被迫前往海上自卫队服役谋生的原因。 现在看来,恐怕就是这个“宗教团体”在1999~2002年左右,蒙骗了山上母亲的一生积蓄和丰厚遗产。 这导致了他母子反目、家庭破裂、大学辍学、人生大转折。 之后山上徹也通过努力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但终究在新冠疫情下生活愈发困难,最后将矛头指向了“和该宗教团体走得近”的安倍。
日本警方人士透露,在现场扣押的土制枪长40厘米,高20厘米,在约10米的近距离开的枪。在搜查他位于奈良市大宫町的自家公寓时,还发现了其他数支土制枪。 他作案所使用的枪里1根枪管里有6发子弹,一共有3根枪管。绝对不是很简单就能做出来的。 根据山上徹也的供述,一开始是想用小型炸弹炸死安倍,但是做过实验发现做不出来。在今年春天就做好了几把枪。 最后在网络上了解到安倍要来本地助选的动向,最后在7月8日上午,开了枪。
日媒披露,普通人物安保总负责为一人,像安倍这样级别的人物,应该增至2人以上,东京方面一人,地方上一人,而本次安倍之行,没有如此配备,只有一个人总负责; 除安保头子外,安保人员至少应有30~40人,象安倍这种“反动头子”类的头面人物,50~100也不违规,且应多多益善,而刺杀现场远远不足; 安倍后方的警备安保力量布置薄弱,且一声枪响之后,安保力量不是迅捷组成人墙挡枪子,而是抱头下蹲,作自保状,显然不是贴身保镖的动作。安倍还回眸一笑,再迎枪响… 身为首相保镖,眼观八路耳听十方是基本功,但视频表现令人不忍直视…
未按规定行动,所言不虚! 演讲过程,安保人员没有察觉异动,对“潜伏”人员没有感觉,且现场安保没有“清场”,因为据说这个“徹也”君并没有进入“会场”的“通行证”。甚至有黑手刻意而为之! 安倍原本沒计划去这个“赖娘”县演讲,而是临时改去这个葬身之地,为何有些安排,是否特意“安排”? 须知,这个“荆轲”带着凶器只能在奈良才能有作案时机,他出不了奈良。 而是有人让“猎物”出现在其面前才行。
只要安倍出现在凶手的“老巢”之地,必死! 这个凶手有备而来,其枪支结构双管配置,其人考虑过自制枪支可能不准,因此造成双管,以防一管的准星不足。 用日本专家的话说,枪支设计就有浓烈的杀人意图。而且,嫌犯除造枪外,还有多种准备,包括自制炸弹送安倍归西… 现在,岸田亡羊补牢,指示“加强对幕僚的保护”,当然,他自己更需要“加强”层层设防。
从视频中看得出来,事发时现场的安保人员存在严重的失职。第一声巨响后应该立刻保护被保护的对象,迅速让被保护者俯身,并且形成人墙掩护被保护者离开,况且袭击者就在几米外。你也许会说我事后诸葛亮,但我想这应该是那些安保人员最起码最基本的的培训内容吧?更何况,被保护者也不是一般的人,那好歹还是个前大官,还颇具影响力的那种啊。 我的评价是,根据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想必安倍这件事情之前,也发生过不少次针对政府政要人士的未严重伤亡袭击事件、未遂袭击,安保人员的培训也形同虚设。
疑点太多了: 1)第一枪打完,安培并未中弹;而保安人员却无任何对安培的防范; 2)第二枪打出,已经有安保人员拿出了防护挡;但保安未中弹,反而是距离更远的安培中弹; 3)中了弹的安倍不是向前冲击倒地,而是跪卧,并未击倒;向“演练”得很不像一样…. 4)子弹说是散弹钢珠,安倍颈部和左胸部都中弹;并流出大量血液;但现场并无大量流血痕迹;安倍倒地后只有白色衬衫上有一些“血痕”,像是化妆物…. 5)安倍的赫赫有名的女保安,号称0.2秒的反应速度;但2枪都打了,却不见踪影…… 如此之多的疑点,加上安倍一死,安倍的政党在大选中顺利“高歌猛进”,其修宪目前看不在话下,成为了安倍“遇刺”的最直接受益者。如此这些都令人感到可疑….
围绕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参议院选举的声援演说中被枪击身亡的事件,嫌疑人使用的是很难被监管部门发现的自制枪支。在美国,也有使用被称为"幽灵枪"的非法自制枪支行凶的事件,由于难以把握实际情况,因此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今,材料和零部件都很容易从互联网上购买,即使是在对枪支的持有实施严格管制的日本,适应网络社会的新法规的应有方式也正受到拷问。
据奈良县警方称,被当场逮捕的嫌疑人山上徹也使用一把长约40厘米、高约20厘米的自制枪向安倍晋三射击。枪上缠着黑色胶带,固定着两根管子。日本枪械评论家津田哲也认为"被使用的枪的结构很简单"。他关注的是枪声响起后上升的白烟,对此指出“与传统枪支中使用的火药不同,估计是也被用于烟花、比较容易入手的黑火药”。
津田表示,如果能够获得枪管和发射子弹的火药等材料,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自制枪支相对容易制造。据说,一把简易的自制枪只需要花费大约4000~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96.7~245.9元)。他认为,此次有可能被使用的铁管、胶带和火药等都是比较容易购买到的物品。
奈良县警方在对嫌疑人山上的住所实施入室搜查时,查获了数件类似自制枪的物品和个人电脑。 警方怀疑山上很可能利用了网上等容易购买到的材料自制枪支,并实施了此次犯罪,正在对他在电脑上留下的购买记录以及零部件的购买途径等进行调查。
制造的枪支是否属于日本《枪炮刀剑类持有等取缔法》(以下简称枪刀法)的管制对象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杀伤力。日本枪刀法将手枪、猎枪等发射金属性子弹等、具有杀伤力的枪支定义为“枪炮”,对持有进行管制。
安倍被从身后的近距离射杀。据称,除了颈部等被发现枪伤外,心脏也有较大伤口。此次使用自制枪的详细性能尚不清楚,但被认为是具备杀伤力,违反日本相关法律的枪支。
自2010年代中期以来,使用通过互联网获得的设计图和材料等非法制造枪支的事件在日本国内也开始变得突出。
2018年,日本兵库县警方等查处了在家中制造一把手枪和子弹的男性公司职员。这位男性供述称“在视频网站看了制作方法”。材料据称在网上等购买。 同年,在名古屋一名大学生因制造高性能炸药被捕。在这起案件中,发现了一把3D打印枪。
在美国,通过从网上购买的部件或使用3D打印机非法制造的枪支被称为"幽灵枪"。 电商网站上有售含有枪支组装部件的套件,也可以找到手工制造的手册。
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数据,2021年发现了超过19,000支所谓的幽灵枪,数量达到2016年的10倍以上。 据称,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枪被用于犯罪。
在美国, 有严重犯罪经历或家庭暴力的加害方在事前的确认时被禁止持有枪支。 不过,对于没有制造编号的幽灵枪,很难按照法律规定对持有者进行确认,处于危险性一直被搁置的状态。
为了防止该类枪支的流通,4月,美国政府公布了新的限制措施,包括要求出售制造该类枪支所需套件的零售商对顾客进行身份调查等。 新加坡已经加强管制,不仅是3D打印机,即使是在未获批准的情况下持有设计图也会不被允许,以此确保非法枪支不会流通。
在日本,枪支的销售和持有原本就受到严格的管制,但日本大学危机管理学部的教授福田充说“为了防止枪支在(日本)国内制造,我们应该与搜索网站和社交网站的运营商合作,讨论建立一个使人们无法查看网上发布的枪支制造方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