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如何科学运动1:身体活动分类及强度

身体活动重要性

全世界有25%的成年人和75%青少年(11-17岁)缺乏身体活动。

2013年,我国18岁以上成人经常锻炼率(每周参加中、高强度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且每次至少坚持10分钟的比例)仅为12%,仅为新加坡的二分之一,美国的三分之一。

身体活动不足是造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多种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缺乏身体运动是造成全球范围死亡的第四位危险因素,占全球死亡归因6%,仅次于高血压(13%)、烟草使用(9%)和高血糖(6%),高于超重和肥胖(5%)。


身体活动分类


有氧代谢运动

指躯干、四肢等大肌肉群参与为主的、有节律、较长时间、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以有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的运动形式,也叫耐力运动。


无氧代谢运动

指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的运动形式,一般为肌肉的强力收缩活动,因此不能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身体活动强度

绝对强度(物理强度):

根据身体活动的绝对物理负荷量测定的强度水平。
常用指标:代谢当量(METs,也称梅脱)——指相对于安静休息时运动的能量代谢水平。

1METs相当于每分钟每公斤体重消耗3.5ml的氧。

或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消耗1.05千卡(44千焦耳)能量的活动强度。


身体活动分级

≧6METs为高强度活动;

3-5.9METs为中等强度活动;

1.6-2.9METs为低强度活动;

1.0-1.5METs为静态行为活动;


相对强度(生理强度):

根据生理反应情况测定的强度水平。

1、主观性疲劳感:常用指标为自觉运动强度量表(伯格量表,也称RPE量)等级可分为轻、中、重三个水平;

运动过程中,我们尽量控制在中等强度运动过程中。

自觉运动强度(PRE)分级表


6-7

8-9

10-11

12-13

14-15

16-17

18-20

PRE

非常轻

很轻

有点累

稍累

很累

非常累

备注:11-14为中等强度;


2、客观心率水平、耗氧量:常用指标为最大心率百分比、最大耗氧量百分比、靶心率等。

运动过程中,我们尽量控制心率处于中等强度心率,这会更利于长期身体健康;

中等强度的心率:60-75%
粗略估算最大心率的公式:HRmax=220-年龄;
可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和体适能水平的成年男女的最大心率计算公式:HRmax=207-0.7×年龄(岁);


中等强度活动的自我感觉有

心跳和呼吸加快,用力但不吃力,可以随着呼吸的节奏连续说话,但不能放声唱歌,如尽力使定时的感觉。


部分参考资料:

《身体运动、身体练习、身体活动——基于精神的身体动作的逻辑演绎》,江南大学体育部、西南财经大学体育学院,杨春元; 、赵来安、范佳音、潘凌云——《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06期,第45-51页;

《身体活动与儿童肥胖》,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姜桅(综述)、曾果(审校)——《环境卫生学》,2007年第05期,第322-325页;

《身体活动的测量与评价》,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邢慧娴、杨功焕——《中国自然医学》,2010年第02期,第148-150页;

《身体活动量表研究述评》,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王军利——《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年第02期,第9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