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在城市的老街巷、村坊里,有这样一群手艺人,他们以一技之长,立悠悠之生,用平凡朴实的手艺,赋予物件时间和情感堆积起来的温度和美感。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手工艺正在逐步让位于现代工业文明,然而在莆田依然有这么一群手艺人,他们在漫长的生活中,心守一事,用心打磨,让传统工艺迸发新活力!
百年纸灯留住儿时记忆:美是时间和情感的堆积
百年传承的技艺和对传统节日的祝愿,就从老李制作的这一盏盏纸灯中传递出去。
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的锦城路老街,一间不起眼的店面门口堆放着一箩筐的传统灯笼,店里的房顶和墙上也密密麻麻地挂着大小不一的花灯、宫灯。60岁的李志鸿是这家店的主人,坐在门口的矮桌边一个接一个地在糊好的灯笼坯上描画、上色。 李志鸿家传的手工竹编纸灯笼凭借几代人的百年积淀,名声在外。每年春节前一两个月,李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一起做灯笼,灯笼订单大多来自莆田本地和附近福清的乡镇,甚至还有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客人慕名而来。
制作传统灯笼看起来工序简单,但每一道工序都是细心活。李志鸿从七八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习竹编纸灯笼的制作手艺。经过40多年的积累,手法渐渐娴熟,大灯笼上的神像、龙凤图等上百种图案,早已铭记在心。灯笼坯需要先用马莲草固定住形状,再用自制的糨糊粘上油纸或灯笼布,待风干后取下并用油彩绘制灯笼面。“给灯笼上色,一次只能用一种颜色,等颜料风干后,再上另一种颜色。”李志鸿说。
几十盏灯笼在李志鸿手里制作,就像一条自动流水线:每一盏灯笼上的人物、鸟兽、花草、山水都不是一下子画完,而是经过他多轮的循环作业才完成。
“如今,早已不靠这个手艺吃饭了,但每年春节前都会做灯笼,为的是留住儿时过年的记忆。”李志鸿说。
传统手工铰花技艺:剪出一片花样年华
田秀梅和她的伙伴们一起铰花
剪纸,民间俗称“铰花”。精美的剪纸作品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寄托着乡民朴实的情感、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在北岸山亭镇港里村有一位闻名十里八乡的铰花手工艺人,她叫田秀梅,今年60岁,只要谁家中有喜事,都会上门力邀她到家中铰花添彩。 在田秀梅家中,记者看到,方桌四角,一身红衣的中年妇女伙伴们围着她,一起学习铰花。她们左手捏着红纸,右手搭着剪子,在一张圆形的样版花上仔细地绣剪着图案,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据了解,铰花的步骤分为熏样、定样、剪样三大步骤。说到如何铰花,秀梅熟练地摆出了各种铰花的工具。小巧锋利的铰花剪刀、薄厚分明的油红纸、煤油灯或者蜡烛、针线、书本等辅助工具是铰花时配备工具。准备它们,秀梅开始铰她的红纸花了。只见她选择了元宵前后使用最多的?“供花”来剪,熟练地裁好红纸,每张有碗大小的正方形,共有六张。
秀梅介绍,每一副斋菜有六碗素菜果组成,如果想整齐美观,要用同一个样板将6张红纸固定一起同时进行裁剪,这样裁剪出来的红纸花大小如一,纹路一致看起来更加漂亮。点好熏样用的蜡烛,只见她先将要用于蜡烛上熏样的纸喷湿,以防止火的温度太高,将纸烧起,随后将自己挑选的样版花贴于样板纸上,置于蜡烛上端,利用蜡烛的油烟进行熏样。两三分钟的时间,白纸上已有了一副整齐的纸花样板。接着就是将这纸花样版固定在已经准备好的红纸之上,用针线对红纸四个角进行缝定固样,随后就可以用剪子照着样板上的花样进行裁剪。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一副完整的“供花”的红纸花活灵活现展现在记者眼前:剪纸构图饱满,又不失均衡和谐,线条华美却又不繁腻。田秀梅说她最喜欢的就是“喜龙抱寿”的这个花样了。花案里的“红双喜”,“喜龙”和寿桃寓意吉祥意兆,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烘托过节的欢乐气氛!
铰花手工艺人田秀梅告诉记者,小时候,她看母亲铰花,看着好玩就跟着学。母亲很会“铰花”,别人需要什么类型她都会剪,很厉害!“现在会铰花的人越来越少,年轻的一辈,大部分多外出打工,很少能有人闲下心来在家铰花。希望尽自己的努力让好手艺可以传承下去。”田秀梅如是说。
铰花手工艺学习者徐和金表示:“这以前的东西,现在大家很少学,她叫我过来,留些手艺给下一代孩子,孩子们才会知道以前的这些东西。以前的文化要传承,现在不学,以后都忘记了,所以我今天再过来学。”
其实,随着时代的进步,铰花这种手工技艺在承袭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翻新,红纸花花样繁多,材质也多样的,有塑料的,有串珠的,不变的是大家对于生活和岁月的美好期盼,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莆田刘氏留青竹刻的传承和创新:在竹刻艺术中雕琢人生
刘建新的日常工作台
“留青”是与书画、雕刻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竹雕手法,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留青竹刻,是利用薄似纸张的竹皮不同层次颜色表面,融雕刻、书画、诗文、印章、造型于一体的工艺品。因取材于高雅的竹子,又能雕刻出水墨画般的效果,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2014年11月,莆田留青竹刻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闽派竹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59年(清乾隆24年)第一代竹刻大师刘材成,传至今已到第八代。刘建新,是莆田刘氏留青竹刻的第八代传承人。刘建新的竹刻工作室位于莆田荔城区黄石工艺美术城。工作室内,陈列着已经刻好的笔筒、臂搁、镇纸等文房用品,以及与木工艺相结合,形成屏风、插屏、挂幅之类的作品。据悉,刘氏留青竹刻大都刻在笔筒、臂搁、镇纸、折扇等之上,成为文人案头之雅玩;而与木工艺相结合的,则以深色硬木作底座背景,镂刻屏风、插屏、挂幅等作品。
留青是古人的一种技法,把要的竹青皮留下来,不需要的地方铲掉,顾名思义叫“留青竹刻”。莆田刘氏的留青竹刻运用描、刻、挖、刮等技法,利用竹皮与竹肌不同的色差,结合中国画的笔墨元素,巧妙地在薄薄的一层竹皮上做文章,表现笔墨、意韵和刀味。想要创作出优秀的留青竹刻作品,除了精湛的雕刻技术,还需要在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甚至哲学、美术理论等方面有所见解。刘建新坦言,“雕刻技术已经比较得心应手了,但是学无止境,还是要多看书,多感受美,有时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灵感。”
此外,留青竹刻从选材上也颇有讲究。刘建新告诉东南网记者,选用的竹子竹龄一般在三年左右,表面完好没有虫斑,生长地背阴有遮挡,竹子才不易裂开。采回来竹子经过破竹、煮沸以及防腐防裂处理后,用特制的竹篾擦拭干净,再经过数月的晾晒,直至竹青层颜色变淡近似象牙。为了保持作品的稳定,经过处理后的竹子需存放5年以上没有裂痕,才能用于作品的雕刻。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刘氏留青竹刻在发展过程中尝试把青皮全部去掉,创新出去皮留青技法。“留青竹刻的竹子利用率只有10%左右。对于一些表皮虽然有斑点、有损坏,但是底竹还完好的竹子,为了不造成浪费,我们把竹皮刮掉,在底竹上进行刻画。”刘建新说。此外,刘建新还充分吸收融合玉、石、木、砖、牙、角等其他材料的雕刻技法,把阳雕、阴雕、浮雕、留青等技法同时运用到一个作品中,从而创造出留阳去阴雕、陷地阳文雕、薄文皮刻三种创新技法,为传承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留青竹刻是小众艺术品,如何让留青竹刻为更多人所知并传承下去,是刘建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刘氏留青竹刻传承至今,已经跨越了家族传承的局限。十多年前,刘建新的师父刘志高已经开始收徒传艺,但最终能够坚持下来,并一直从事竹刻的只有刘建新一人。
如今,刘建新也收了一些徒弟,但学习竹刻的徒弟中能坚持研究竹刻的还比较少,真正掌握到留青竹刻技艺精髓的更是凤毛麟角,传承这项技艺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其实我也理解大家都需要考虑基本的生存问题,而且实际学习过程中也确实比较枯燥。我自己一开始是因为感兴趣,才跟着堂叔(刘志高)学习竹刻的,所以兴趣还是很重要的。自己也曾想过放弃,但想想这么多年的努力不能白费,才坚持下来了。”刘建新谈起自己学习竹刻的经历时说。
刘建新说,接下来,他将与一些学校开展合作,开办留青竹刻兴趣班,让学生了解、体验留青竹刻,并制作简单的作品。同时希望在各级部门的重视关怀下,整理和保护留青竹刻相关史料和作品,不断扩大宣传,取得更多人的认同与关注。(莆田文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