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年俗
春节在我国属于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一项年俗背后,都流淌着传统的“年味儿”,时代记忆推出新年特别篇,为您梳理贯穿在年俗里的民间技艺,感受非遗魅力,品味浓浓年味。
杂技,杂指多样,技指技艺,即各种技艺的意思,是包括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专门艺术。
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国的杂技之乡有多个,像山东的聊城、江苏的建湖、河南的周口、濮阳、湖北的天门、安徽的广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沧州吴桥、肃宁、霸州等。
我国非常重视对杂技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新中国成立后,杂技艺术焕然一新,许多省、市成立了专业剧团,创造了许多新节目,增添了灯光、布景、乐队。许多杂技艺术团先后出国访问,并屡获国际大奖,我国也成为世界著名的杂技大国。2006年,杂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春节,无论是春节联欢晚会还是各地区民俗活动,都少不了杂技,今天盘点下中国的杂技之乡。
吴桥杂技
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传统民俗杂技艺术。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
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
据记载,吴桥人练杂技有古老的传统风俗。吴桥是庙会盛地,过去吴桥境内庙宇林立,庵寺错落,庙会繁多,至今从庙宇命名的村就有张仙庙、霸天庙、双庙王等不下十个,以寺命名的村就有大悟寺、张朝寺、石佛寺等也有十多个,以庵命名的村也有董家庵、牟家庵、大小马家庵等不下十个。
在吴桥,杂技艺术俗称“耍玩艺儿”。民谣说:“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吴桥人对杂技有着特殊的爱好,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田间麦场,甚至在饭桌前和土炕上,他们随时都会翻一串跟斗,叠几组罗汉,打几趟拳跤,变几套戏法魔术。有的孩子去商店粮站打油买醋把装满油和醋的瓶子置在小拇指上托着走,点滴不洒。下雨天一群群小学生将雨伞顶在鼻子尖上冒雨行走。洞房花烛夜更是妙趣横生,吃糕点,信手拈来,喝喜酒,立等可取,新娘子空手一伸颗颗喜糖满屋飞,新郎官空中击掌支支香烟飞进手。
2006年5月20日,吴桥杂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Ⅵ—1。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吴桥县的王保合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吴桥县杂技团获得吴桥杂技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聊城杂技
聊城杂技,山东省聊城市传统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聊城地区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聊城杂技现分布于东阿、茌平、阳谷等县及其周边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杂技马戏得到初步发展,到汉代已经基本成熟。三国时期,杂技马戏在聊城的东阿一带已很盛行,成为一种以杂技为主兼有其他技艺的表演形式。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成灾,许多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弃农学艺,东阿县孟庄、贺庄、张大人集等村就是著名的杂技村。民国初期,仅东阿县就有几十个杂技马戏班。此外,阳谷、茌平、莘县、临清等还有几十个杂技团。其中有些团体曾到朝鲜、日本、新加坡演出。1955年,东阿县正式组建马戏团8个。1970年,成立了聊城地区杂技团。
聊城杂技历史悠久,艺人辈出,逐渐形成了富有齐鲁特色的杂技行业文化体系。聊城杂技主要包括马戏、魔术、表演三大种别,重视腰腿顶功,突出新、难、奇、美、险,艺术风格朴实、英武、粗犷,素有齐鲁英豪之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目前,聊城杂技虽经着力发掘和倡导,但仍存在着衰落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作为谋生手段的杂技对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具吸引力,由此导致严重的后继无人现象。一些颇有造诣的杂技演员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使得一些绝技面临失传的危险。
1993年文化部批准在聊城建立中国少儿杂技基地,并将其列入国务院蒲公英计划。聊城市政府依托中国少儿杂技基地,建立了聊城蒲公英杂技艺术学校,培养杂技后备人才。但这仍然与科学的、立体的、全面的、原生态的保护相距甚远,非物质遗产的抢救保护意识和工作力度亟待进一步加强。2006年5月20日,聊城杂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Ⅵ—2。
天桥中幡
天桥中幡,北京市地方传统民俗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幡是装饰华丽的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最早起源于晋代皇家表演项目,后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具有代表性,天桥中幡是老天桥的传统绝技。
天桥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
天桥中幡表演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时,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表演中,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幡顶铜铃叮咚作响。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VI—3。
抖空竹
抖空竹,流行于北京市的传统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空竹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有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记述,明定陵亦有出土的文物为证,可见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清代的空竹除了在民间儿童中流行,还被传入宫中,为宫中妇女所喜爱,并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抖的方式。抖空竹的花样也不算少,除以上所述及的花样之外,还有“攀十字架”“扔高”、“张飞骗马”“猴爬竿”等。尤其是“扔高”,有的能将空竹抛向空中达数丈高,待其下落再以抖线承接,准确无误,堪称一绝。抖空竹自清代以后得到了继续发展,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同时也成为了杂技艺术中的重要表演形式。
抖空竹是靠四肢巧妙配合完成的运动项目。当双手握杆抖动空竹做各种花样技巧时,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加之颈椎、腰椎都在不同程度地运动着,因此抖空竹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空竹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其存续的文化空间面临萎缩,亟待保护。
2006年5月20日,抖空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Ⅵ-4。
维吾尔族达瓦孜
维吾尔族达瓦孜,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杂技表演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达瓦孜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高空走索”,它是维吾尔族绵延千年的一种杂技艺术表演形式。千余年以来,达瓦孜的演出方式基本保持传统风貌。
维吾尔族达瓦孜表演的场地大而平坦,一般长100米,宽80米。表演的器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主杆,高30米以上,长1米以上,直径30厘米以上的圆木连接而成。顶端横接长1.5米,宽80厘米的拱形木板,以红布覆盖,称牌楼,上插彩旗三面。牌楼下连附一根横木,长2.8米,左右等长。右端两绳系一条横杠为单杠,左端两绳端挂铁环如吊环。二是主索,长80米,上接牌楼,下系地面木桩,与主杆成45度俯角。主索由交叉的支杆从两处支撑分成三段。长支杆12米,短支杆9米。三是固定索,起着固定主杆,主索及相关设施的作用。
维吾尔族达瓦孜表演,包括地上和空中两部分。地上动作有翻筋斗、空翻、弹板、月牙弯刀术、飞刀等。空中动作又分索上动作、杠上动作、吊环动作以及艺术表演和魔术等项内容。此外,达瓦孜还包括武打,即古代维吾尔族的武术、武艺,其中有两人对打,也有多人格斗。
达瓦孜表演多在露天进行,其特点是表演者手持长约6米的平衡杆,不系任何保险带,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搬到数十米高空的绳索或钢丝上去表演。达瓦孜的传统项目有蹦绳(双脚蹦起,突然跌坐在上下颤动的大绳上)、跳绳(合着音乐节奏,在上下颤动的大绳上双脚跳舞)、蒙眼走(用红布蒙双眼,手持平衡杆在绳上行走,突然骑在绳上)、绑盘走(双脚绑铁盘在绳上行走,突然跌坐在绳上)、睡绳(仰天躺在绳上,似睡觉)、盘腿坐索(双腿盘坐绳上,泰然自若)、背平稳杆(双脚先后迈过平衡杆,背持、前行,双脚再次迈过平衡杆,恢复常态)。一系列绝技,令观者惊心动魄。经过创新发展的达瓦孜增加项目有:双手倒立(双手持绳,身体倒立)、单手倒立(单手持绳,身体倒立)、头顶倒立(头顶大绳,身体倒立,双手平伸)、站椅子(将四条腿的椅子放在绳上,表演者站上去手持平衡杆或弹奏热瓦甫)、劈叉(双腿平劈于绳上)、骑单车(在绳上骑单轮车)、晃圈(手持平衡杆,边走边使呼拉圈在腰间旋转)、头顶倒立(两个表演者头顶头地在绳上表演)、头上单手倒立(在30米高的平台上,一个表演者单手按在另一名表演者的头上,身体倒立)。将现代杂技的一些技巧放在高空绳索上表演,更增加了惊险性和可看性。
维吾尔达瓦孜在维吾尔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也具有深远影响。达瓦孜是一种生长在民间、游走于民间的技艺性、群众性较强的一种杂技形式。民间艺人发展了达瓦孜技巧,可以供人欣赏、娱乐;普通百姓也可以在自家院子拉起一根绳子行走其上,既是体育也是艺术,这也是达瓦孜能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达瓦孜艺术的表演形式,是新疆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中亚、南亚文化融合的结晶,体现了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6年达瓦孜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Ⅵ—5。
戏法
戏法是中国传统杂技之一。表演者以敏捷的手法,造成观众视听上的错觉,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我国戏法历史悠久,据汉张衡《西京赋》载,远在 汉代就有吞刀、吐火、画地成川等节目。
戏法的道具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如;盆、碗、碟、勺、笼、箱、柜、刀等。
戏法的基本手彩活(即手上的技巧)有四套。即:丹、剑、豆、环。丹,是吞铁蛋,剑,是吃宝剑;豆,是仙人摘豆(两个碗把七颗胶豆扣在一起,来回变幻,来去无踪,出入无影);环,是指九连环,将铅丝制成九个铁圈,可变幻成显意式的形象性东西,如:三轮车、官帽、花篮、灯笼等物。
2011年5月23日,戏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Ⅵ-47。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天津市杂技团获得“戏法”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建湖杂技
建湖杂技是一种产生和流传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境内的汉族传统杂技艺术。历史上,该县庆丰镇所属八十三华里方圆内的十八个村庄,统称叫作:“十八团”。这里的杂技艺术源远流长。它跟河北吴桥、山东聊城齐名,是中国杂技艺术三个发祥地之一,以具有独特的汉族文化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饮誉中外。20世纪以后著名的江苏省杂技团、盐城市杂技团均就源于“建湖十八团”。
早在公元1-7世纪时(汉唐时期),“十八团”(建湖庆丰乡所属八十三华里方圆内的十八个村庄,过去统称“十八团”)一带百戏艺人的角抵、冲狭、跳丸、寻橦、走索以及吞刀、吐火等技艺,就常在京城乐棚表演,有时还为宫廷演出,声誉颇佳。
建湖杂技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风格。
首先在节目的类型上,建湖杂技以技巧型、柔韧型节目为主。这类节目最适合在舞台上演出,其内容也源于江淮人民的生活。其次,在节目的表演上,讲究细腻柔美,力求把高、准、险的杂技动作揉进轻松快捷的表演之中,让观众从演员的表演上体味生活的情趣。第三,在综合艺术上,注重音、舞、光、技的完美结合,努力打造高、新、美的艺术境界。
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Ⅵ-48。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江苏省杂技团(盐城市杂技团、江苏杂技培训中心)获得“建湖杂技”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东北庄杂技
东北庄杂技是濮阳市的传统民间杂技。有着杂技之乡誉称的濮阳市岳村乡东北庄,是广袤的豫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它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东北庄杂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中期进入全盛期,十三个专业杂技演出班子中,乔家班最有名。乔家清率领一个50多人的演出团,先后到俄罗斯、日本、朝鲜、印度、菲律宾等国演出。解放后,该村的杂技力量成为濮阳市杂技团和河南省杂技技团的主要基础。带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杂技深受广大城乡群众的喜爱。轻蹬技、顶碗、飞叉等节目参加国家、省区比赛均获好评。
东北庄杂技属于北系,以真功夫见长,其风格粗犷豪放,刚健洒脱,极其乡土气息和民间特色。特别是东北庄杂技中的一些基本功节目,主要是靠挖掘和调动人体的潜力,通过勤学苦练出来的硬功才能完成。有些节目,力求做到常人之不能,以奇技惊人,保留着原始杂技的味道。
2006年10月,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河南省濮阳市申报的“东北庄杂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Ⅵ-49。
宁津杂技
宁津杂技是流传于山东省的传统民间杂技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宁津杂技历史悠久,汉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到清代,已经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之后更为普及。
宁津杂技大致可分为表演类、魔术类、马戏类、驯兽类四个类别,其中表演类就有六十余个节目。“古老中幡”“柔术叼花和滚灯”“空中飞人”“爬竿”“钢丝高车”“叠罗汉"“走钢丝”“蹬技”“地圈”“对口叼花”等十余种节目,质朴粗犷、刚柔相济。
宁津杂技音乐伴奏,“撂地”的始于“老三点”:艺人一边击锣一边唱,唱一句打一下,唱两句打两下,段末打三下。为此得名“老三点”。“抹杆”的始于“四不闲”:一人一手用以吹号,一手击鼓,双脚踩钹,创造出了一人多能、手脚并用,戏称“四不闲”的演奏形式。
宁津杂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不断地创新发展,从而成就了宁津杂技鲜明的艺术特色:一是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宁津杂技来自民间,源于生活,大量采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充分显示了杂技与劳动生活的紧密关系。二是基本功扎实。宁津杂技特别重视腰、腿、顶、跟头功的训练。即使是表演“文活”的艺人一般也有扎实的基本功功底。三是力量与技巧有机结合。在“大武术”“小武术”节目中,一位老艺人可负重六七百斤,同时二节、三节、左挎、右挎、“舌头”上下快捷、自如,轻便、灵巧。四是险中求稳、动中求静。艺人在软钢丝上忽而左右摆动,忽而纹丝不动,种种惊险表演展示了高难度的技巧和超强的平衡控制力,形成了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特色。五是平中见奇,奇中求险。“拐子顶”“双吊子”“小吊子”中的“闪托”表演,惊险而不突兀,以出神入化的手法,充分展示了平中见奇,奇中求险的艺术特色。六是轻重并举,通灵入化。“重蹬技”可力撑千斤,“轻蹬技”可蹬伞、巾轻飘之物,软硬功夫相辅相成。七是有严密的师承传统,但又与姐妹艺术相融合。每一种技艺都是代代相传,但同时又从戏曲、舞蹈、武术中吸收了大量艺术元素。八是刚中见柔,柔中见刚。宁津地处冀鲁交界,沐齐鲁仁德之泽,熏燕赵慷慨之风,为宁津杂技铺就了刚柔相济的艺术底蕴。
2008年6月7日,山东省宁津县申报的“宁津杂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Ⅵ-50。
埇桥马戏
埇桥马戏,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埇桥马戏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成形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恢复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壮大于改革开放时期,经历了一个由马背上的武艺、马背上的杂耍到动物的展演、动物的驯化再到马戏表演、马戏艺术的发展过程。
埇桥马戏集杂技和动物表演于一体,人与动物同台演出,把赖以生存的技艺演绎得红红火火,共同创造出生命的乐园。马戏的《双猴飞人》、《狗熊倒立》、《走钢丝》、《羊蹬花瓶》和《人蛇群舞》、《驯狮虎》等节目深受国内外观众好评,为各国人民搭起了友谊与文化交流的桥梁。马戏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马戏艺人将地方戏曲曲艺、民间艺术、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及优秀的外来文化等因素巧妙融入马戏艺术之中,使马戏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2008年6月7日,埇桥马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Ⅵ-49。(供稿: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