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福建走出的民族巨头,“卖身”对手11年,如今又三次借壳上市?

来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A Dolphin

是坚守民族品牌,还是牵手外资求发展,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头部企业所面临的抉择。有的丧失控制权倒下了,有的借力壮大走向国际,也有的与外资抗衡踏出自己的路。

这其中,因缺乏资本运作思维和前瞻性而“卖身”的民族品牌不在少数,南孚电池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因安德利一场“蛇吞象”的收购举措,令昔日红遍大江南北的南孚电池再次出现在聚光灯下。资料显示,市值仅为45亿元安德利此次将收购南孚电池实际控股股东亚锦科技51%的股权,从而间接掌控南孚电池。

市场预判,这场收购或是南孚电池借道安德利曲线上市的手段之一。因为这已不是南孚电池的第一次,也可能不是最后一次。

作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电池生产商的南孚电池,从民族品牌到如今深陷资本局,这一系列的历史沿革可谓是一部悲壮曲折的商业大戏。

山沟里的小电池厂

南平电池厂是南孚电池的前身,建于1958年,地处南平市偏僻的小山沟里,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与中国第一家电池厂——上海电池厂相比,就是蚂蚁和大象。

有夫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千里之外。对于南平电池厂而言,陈来茂就是这个令其改变命运、大捷归来的“主将”。

出身闽南乡村,毕业于福建师大,陈来茂是那个年代令人稀罕的大学生。1976年,陈来茂调入南平电池厂,从技术股长一路做到了厂长。

他有勇有谋有理想。为做大电池厂,陈来茂使出浑身解数,降低价格、进行技术改造、与北京、上海电池大厂联营等等,但南平电池厂依然只能在知名品牌中夹缝生存。

原本就是依靠大船的小舟,一旦遭遇狂风大浪,生存便立即成为难题。1986年,北上两家联营厂对其提出“分手”,南平电池厂失去“庇佑”濒临倒闭。

为了电池厂能继续生存,为了厂里员工能保住工作,陈来茂决定把工厂卖给大厂做车间。没曾想,对方却压根瞧不上。

绝处能逢生。备受打击的陈来茂逼迫自己扛起大局,先自省再突破。恰巧当时他接到一个出国考察的机会,陈来茂决定去拓宽下视野。在考察期间,陈来茂发现了新大陆——碱锰电池。

彼时,中国生产的100亿只干电池中多以传统锌锰电池为主。而在美国,碱锰电池已占干电池总量的70%,日本占30%,碱锰电池在中国虽有引进却不成气候。

与其跟大厂竞争,不如另辟蹊径。陈来茂决定紧抓机遇,背水一战。趁着国内碱锰电池的空白放手一搏,或许能让电池厂实现跨越式升级。结果证明,他做到了。

1988年,为引进日本LR6碱锰电池生产设备和技术,陈来茂带领团队四处奔走,寻找资金。

在多次努力下,他成功说服华润百孚、福建中基等企业,成立了中国电池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南平电子厂以固定资产占据40%股权成为南孚电池大股东。

有了资金,陈来茂如虎添翼。“南孚电池”作为国内领先碱锰电池备受市场欢迎,陈来茂趁热打铁继续引进国际生产线,销量一度大涨。到了1998年,南孚电池的固定资产已达4亿元。

1999年,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掀起引进外资的热潮。正值发展黄金期的南孚电池,在当地政府的要求下,也成为这场浪潮中的一员。借着厦门“98投洽会”的契机,南孚电池与国际风险投资大鳄“摩根士丹利”成功搭线。

最终,摩根士丹利联合鼎晖等资本在香港成立“中国电池有限公司”,并以“中国电池”的身份持有南孚超50%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而在中国电池里,中资方以51%持股比例占据绝对优势。

陈来茂万万没想到,这一场本意为了补充资金、学习国际模式的收购,却让他和南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甚至直接丢失了掌控权。

委身外资11年,南孚电器遇困境

引入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重点,也是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助推剂。但面对虎视眈眈又强大的外资,中企也容易丧失主动权。这是一场博弈,很遗憾,南孚在对弈中败下阵来。

2000年,华润百孚因炒金亏损而身负巨债,随即便将持有的中国电池股份全额出售。

兵者,诡道也。由于当时南孚电池中方股东缺乏资本运作的能力和股权控股相关意识,对于百孚出售股份无动于衷。

而摩根斯丹利却趁此机会拿下了其中超8%的股权,加上原先外资已持有的49%股权,中资方自此完全丧失了对“中国电池”的控制权,同时失去了对南孚电池的控制权。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中国股市强劲,南孚管理层欲改制奔赴上市,但外资持股比例过高,若要实现IPO,外资股东需出让部分股权。这遭到了摩根斯丹利的拒绝,南孚上市计划被迫搁浅。

虽然陈来茂无法左右股权收购,但作为管理人,他努力带领南孚一次又一次解决研发和经营难题。

2003年,南孚电池以近8亿元的收入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将当时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美国吉列公司所生产的“金霸王电池”在国内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也正是这一年,让南孚电池失去了“一切”,成为陈来茂在南孚的最后一年。

据悉,当时“金霸王电池”已进入中国10年,市场份额却不及南孚的10%。“碾压性打倒,打不赢就买下”是当时外资企业对付中国企业的主要手段。吉列也不例外。

恰巧由于上市搁浅,摩根斯丹利似乎认为南孚电池难以再通过进入资本市场“变现”,开始打起退堂鼓。

两者一拍即合。这一年,摩根士丹利全身而退,将中国电池的控股权转让给吉列集团。南孚电池一夜之间从国内王者变成“手下败将”的子公司。

本立志“杀入”美国市场的陈来茂无法接受这一变动,却又无力扭转变局,遂而黯然离职。

2005年,大举进军中国的宝洁公司又以570亿美元并购吉列,南孚又成为宝洁的子公司。2年内3次易主,加上委身外资,对南孚而言,势必影响诸多发展战略。海外市场争夺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宝洁为避免南孚与金霸王电池在海外的冲突,直接限制南孚电池出海发展。不仅如此,宝洁还缩减南孚研发投入资金,甚至借助南孚原本经销渠道“捆绑”销售金霸王。

赤赤裸裸的“压榨”使得中资方和管理层勃然大怒,遂而向宝洁发难起诉,最终宝洁败诉而落幕。

2014年,宝洁业绩下滑,面对低迷现状,宝洁宣布掀起的“瘦身运动”,剥离上百个子品牌,金霸王电池和南孚电池就在其中。此时,南孚遇到了新的“主人”——鼎晖投资。

再易主,借壳上市陷“资本局”

从1999年,参与创立“中国电池”起,由焦树阁(又名焦震)、吴尚志控制的鼎晖就对南孚电池青睐有加。但前期由于自身实力与外国巨头相差悬殊,所以并未有所行动。

自摩根斯丹利退出后,鼎晖就开始筹划对南孚的收购。2007年,鼎晖就收购了南孚另一股东“大丰电器”的全部股权(后改名宁波亚丰),并通过大丰电器向宝洁“叫板”。

这一次,宝洁自动脱手,于鼎晖而言是最好的机会。资料显示,鼎晖通过“香港大健康”平台,以5.8亿美元收购南孚电池78.775%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

自此,南孚电池正式结束了长达11年的委身原竞争对手的处境,还被外界认为回归到中国企业的手中。鼎晖甚至为此举办了“欢迎回归”的仪式。

然而事实上,南孚电池依然没有摆脱深陷“资本运作”的困局,鼎晖也并非“纯正中资”。

据悉,鼎晖的总裁焦树阁,也是一名“投资大鳄”,除了投资南孚,他同时还是蒙牛、双汇、九阳等知名企业的董事。另外,在2015年收购南孚时,焦树阁也早已移民新加坡。

在绝对掌控南孚电池后,焦树阁就立即对南孚电池进行架构调整,争取上市。因为,上市是投资人最好的变现退出通道。

2015年,焦树阁将香港大健康所持南孚电池54.469%股权转给大丰电器,大丰电器成为南孚电池的新实控人。

随后,焦树阁又通过大丰电器收购新三板公司亚锦科技,成为控股股东。又用亚锦科技多次进行资本操作,分步对南孚电池进行收购,直至对南孚电池的持股比例超过80%,使得南孚电池借助“亚锦科技”的外壳完成在新三板的上市。

在这期间,焦树阁通过定增资金,累计套现超20亿元。而此次“借壳上市”的成功,也让焦树阁有了故技重施的信心。

2018年,亚锦科技又盯上了A股上市公司“鹏博士”,欲将其收入囊下。市场猜测,此举或是为了让南孚电池借壳“鹏博士”完成在A股的上市。虽然最终借壳失败,但并没有打消焦树阁的上市计划。

2021年,焦树阁又打起了A股上市公司安德利的主意。也就有了文章开头发生的“蛇吞象”并购事件。

这一系列的操作都使得南孚电池一直处于股权调整的混乱当中。不幸中的万幸,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南孚人和职业经理人始终在这频繁的资本变动中维持着南孚自身的竞争力。

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南孚电池的年净利润就没有低于4亿元。2020年,南孚电池营业收入达33亿元,净利润为6.4亿元。今年上半年,南孚电池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盈利能力,半年净利润就达4.56亿元。

回看南孚走过的33个春秋,中方丢失掌控权被常年打压,甚至错失海外市场是个莫大的遗憾。而如今,上市能否给南孚电池带来新的局面也无法预知,但可以相信的是,南孚电池依然在努力生存,也依然保持着行业第一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