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霞栖农业产业园里,女工在车间里采摘双胞菇。该产业园30个生产车间,年产3000吨双孢白蘑菇,每天都有2车双孢菇通过深圳港口发往香港和泰国、印尼等地。严洁 摄
回顾这些年来永州建设“菜篮子”工程的收获与差距,联系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需求及外地“菜篮子”建设中的经验,留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启示一:“菜篮子”项目需要像工业项目那样善待和重视
一段时间以来,永州上下对全市工业发展的短板给予了高度关注,各级领导更是亲力亲为,高度重视工业项目的引进、培育和建设,特别是在近年来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积极作为,有效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而永州农业的基础虽然好于工业,但还不是农业强市,要想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中有所作为甚至大有作为,亟需各个方面形成共识,像重视工业项目那样,重视“菜篮子”项目的引进和建设。
在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做一级批发经销商的陈老板,是云南文山蔬菜在广州的总经销商,曾多次亲赴文山考察、洽谈,切身感受到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各级领导对蔬菜发展的倍加重视。他介绍,该州鼓励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承接土地,开展集中连片种植开发和蔬菜规模经营,仅该州的砚山县就引入松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中康食品有限公司等9家大型企业流转土地4万亩发展商品蔬菜。2018年,全县共发展商品蔬菜14.6万亩,产品销往广东、广西、上海、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湖南原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春良告诉记者,搞种植,投入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因此更需要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给予扶持。7年来,公司对道县蔬菜基地先后投入2600万元,建设冷库、仓库、厂房、住房、大棚、育秧棚和喷灌系统,购买机械设备,现在尚未收回投资。但他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
眼下,我们在输出永州蔬菜的同时,急需出台优惠政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检测等,以形成良性互动联动。尤为重要的,是要大力引进有实力、有技术的大公司和种养大户,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并切实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能发财,从而推动永州种养业全面步入规模化种养、公司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途。
启示二:规模种植是不可逆的大趋势
永州发展外销蔬菜尽管起步早,但大多规模偏小,生产基地多而散,一些小的基地几十亩、百余亩,中等的几百亩,大的也就几千亩(虽有号称万亩的,但实际种植的则达不到)。因为规模小,有的基地由于货少连配个挂车都“吃不饱”。
放眼全国,蔬菜发展成就显著的地方都是大基地建设、大规模种植。
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的一级批发商吴忠经销山东等地的蔬菜。他告诉记者,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种植规模宏大,种植面积70万亩,总产量30亿公斤。现有冬暖式大棚20万个,拱棚5万个。且种植品种繁多,有番茄、茄子、黄瓜、芸豆、洋香瓜、辣椒、丝瓜、苦瓜、豆角、韭菜、大葱、菠菜、萝卜、土豆、甘蓝、大蒜、菜花、莴苣、芫荽、香椿、芽菜、樱桃西红柿、金皮西葫芦、七彩椒、人参果、菊苣、保护地果品等。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
启示三:唱响永州品牌是当今永州人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我市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湘南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蔬菜、柑橘等优势产业和“一县一特”建设,打造了江永香柚、新田大豆、道州脐橙等100多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市已创建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6件,湖南省著名商标57件、湖南名牌产品15个和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01个。江永香柚、新田大豆获湖南省十大农业品牌,果秀获湖南省十大企业品牌。尤其在去年11月,我市正式发布了全省第一个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市级农业公用品牌“永州之野”。在当今的市场形势下,品牌的力量无比强大,更无与伦比。
众所周知,特色就是立足现有实际情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品牌则必须立足特色,突出特色,也只有在特色的基础上,方可唱响品牌。近年来,云南省砚山县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区域优势,以构建“砚菜”品牌为目标,以稼依片区高产蔬菜科技示范园为核心,重点打造稼依、者腊、干河、盘龙绿色食品种植示范区,形成菜心、豆苗、芥菜、苋菜等外销速生叶菜为主的特色蔬菜,并与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生产和批发销售的紧密型联合体,建成以番茄、上海青、菠菜等品种为主的上海蔬菜集团外延(扶贫)蔬菜生产基地,促进“砚菜入沪”,打好了高原“特色牌”, 唱响了“砚菜”品牌,先后被列为国家大宗蔬菜生产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产品畅销国内外。可见,创建品牌和唱响品牌是壮大地方经济实力的必由之途,地方党委和政府在引导和培育产品品牌方面是能够大有作为的。
我市各县区情况各异,培育特色、唱响品牌应立足实际,切忌千篇一律、搞一刀切。道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康瑞认为,道县的把截萝卜、上关韭菜、营江藠头、富塘辣椒、水南丝瓜、东门冬瓜、北门苦瓜、东洲芹菜、茄子、赤源蒜球是道县的特色蔬菜,有名气,有种植基础和种植传统,完全可以培育成道县的特色品牌蔬菜。
启示四:土地流转还可做出更大文章
蔬菜种植大户或大企业要实施规模化种植,不仅要租赁到一定规模的土地,而且必须连片。但在有的地方,部分村民流转意愿不强,宁可自己粗放经营,甚至抛荒,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这就导致了“要流转的转不出,要租赁的租不到”的现象发生。
为此,地方政府有必要出台加快土地流转的具体措施,在坚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权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土地收益的前提下,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规模种植的需要,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特别是要发展出租、股份合作等流转方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集中,方便种植大户或大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公司化经营。要建立与土地流转相对应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户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要切实维护已经流转土地的严肃性和连续性,不得在租期未满的情况下单方面退租。要积极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切实为种植大户或大企业提供帮扶。
湖南原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春良认为,如果农民不愿流转土地,青壮年农民返乡自种蔬菜也是可行的,可与公司进行合作,公司提供种子、肥料、植保和技术指导,确保蔬菜品质,并包收产品。其实,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扩大种植规模”。(记者 孙存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