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秉持理想信念,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甘于奉献的品质,才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1月16日上午,荣昌区清流镇马草村,村党支部副书记、重庆兆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兆宏趁着空档,免费为村民开展了新一期的柑橘种植技术培训。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成为村民眼中的“致富能手”前,秦兆宏也曾彷徨甚至迷失过,好在他跨过一道道难关挺了过来。
继荣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18年度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2019年度重庆市模范退役军人”和“2019年重庆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个人”后,2020年11月,秦兆宏获得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再一次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让村民赚到钱才是硬道理
1月16日中午,荣昌区清流镇马草村,细雨纷飞。
重庆兆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柑橘种植基地,一颗颗金黄透红的血橙挂满枝头。再过1个多月,这批血橙就将进入采摘期。
“树上这么多橙子,把枝头都压弯了,能卖多少钱?”带队在基地调研的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问。
“这棵树是5年前栽下的,结的果实约100公斤,按照目前10元每公斤的价格,差不多可以卖1000元左右。”秦兆宏回答。
随行的清流镇党委书记补充道,秦兆宏的柑橘种植基地从当初的300多亩扩大到了现在的2300余亩,成立了农业公司,马草村也因此得以改头换面,还荣获了“重庆市美丽乡村”称号。
秦兆宏介绍,为实现生态与效益的双丰收,公司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网销”的电商经营模式。同时为保证农户利益和公司的长足发展,他还制定了“四免一统”的运作机制。
“四免一统”指公司免费提供果树苗,免费送农户外出培训,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免费为农户购买农资农具,为农户统一包装销售。
“说一千道一万,让村民实实在在赚到钱才是硬道理。”秦兆宏笑着说,在带领村民致富之余,在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指导下,他还创办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来基地开展专题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据初步统计,重庆兆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20年柑橘年产量1800多吨,产值超1800万元,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带动了整村产业发展。
实现重庆血橙首次出口
送走调研队伍,秦兆宏的手机铃声响起。电话是外商打来的,和他衔接下个月血橙出口的相关事宜。
谈及出口,笑容绽放在秦兆宏的脸上。对他来说,2019年4月23日,是个值得铭记终生的日子。
当天,在荣昌区商务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帮助下,装有24吨血橙的货车从马草村出发驶往深圳港,出口到印度尼西亚SAK集团。至此,荣昌区水果出口实现零突破,这也是重庆血橙的首次出口。在那之后,秦兆宏的血橙又相继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在秦兆宏看来,血橙走出国门创外汇,是对自己10余年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想起成功前经历的种种挫折,不知不觉间,泪水浸润了他的眼眶。
2008年,彼时的马草村,村如其名:随着青壮年陆续外出,村里剩下的几乎全是老人、妇女和孩子。由于缺乏劳动力,撂荒后的土地杂草丛生。
那一年,秦兆宏有了返乡创业的冲动,不惜舍弃一所重点大学的后勤岗位。他觉得与其守着主城区稳定的工作,倒不如回家干一番事业,既能改变村子落后的面貌,还可以孝敬年迈的父母。
秦兆宏的想法得到了妻子钟珊的支持。很快,他向工作单位递交了辞呈,拖家带口回到老家。
回村伊始,秦兆宏看到村里留守的老人七零八落地种了一些农作物和果树,创业从哪着手的问题让其犯了难。
“不管是到部队当兵,还是在地方工作,橙子一直是我最爱的水果。”在田间地头徘徊了多日,反复思量后,秦兆宏最终决定将创业之路定在柑橘种植上。
说干就干,秦兆宏前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盯上了意大利柑橘品种塔罗科血橙。
在秦兆宏看来,塔罗科血橙和一般柑橘的成熟时间有差异,果实在每年1月至3月成熟,耐贮藏,可以一直卖到5月份,并且果实在树上就能保鲜6个月。
就这样,秦兆宏开启了他的果农生活,走上了科学化、产业化种植的道路。
卖掉唯一住房也要扛下去
在马草村提及秦兆宏,村民大多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一番。然而,秦兆宏成功的背后其实有着诸多的泪水和辛酸。
2009年初,秦兆宏深入市场调查后,拟定了种植300亩塔罗科血橙的计划。万事开头难,土地是村民的命根子,要将土地流转过来谈何容易。
秦兆宏从亲友处着手,承诺让大家不离乡不离土,既收土地租金又打工挣钱,年底还可参与分红。为了打消亲友的疑虑,签订合同后,他还先期支付了租金。柑橘基地就此正式起步。
马草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为了新种下的果树苗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夫妻俩没日没夜地浇水。“先是用手电照明,电量耗尽了就又用手机光亮照明,直到夜深人静了才收工。”钟珊清楚地记得当时的艰辛。
土地流转出去就能拿到租金,加之秦兆宏夫妻二人的辛勤付出大家看在眼里,很快,更多的村民参与了进来,基地种植规模超过了300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资金、技术、市场,一个个农村创业的难题不断地摆在秦兆宏面前。
拿出全部积蓄,借遍亲友外加向银行贷款,秦兆宏凑足了300万元资金。与此同时,他将请教专家以及学习、摸索来的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
尽管发展初期磕磕绊绊,秦兆宏还是让马草村旧貌换了新颜、荒山披了绿装。
两年后,一场真正的危机出现了。2011年,秦兆宏正准备加大投入时,遇到了10年难遇的霜冻天气,整个基地几乎绝收。
“那是我创业过程中最困难的一年,所有付出付之东流,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当时我备受打击,差点就没了坚持下去的勇气。”秦兆宏坦言。
秦兆宏曾在部队服役过4年,并先后3次受到部队嘉奖,这历练出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
开弓没有回头箭。秦兆宏咬了咬牙,低价卖掉了主城区自己唯一的住房,终于度过了危机。“房产证复印件至今都压在箱底,每当遇到挫折时,我就翻出来看看,给自己打打气。”他说。
带动上百贫困户“摘帽”
“我是土生土长的马草村人,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如今,秦兆宏已是柑橘种植领域的行家里手,但这句话他却长期挂在嘴边。
在秦兆宏的带动下,目前,荣昌全区柑橘种植规模超4.75万亩,数千名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年产值近3亿元。
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村上的情况秦兆宏再熟悉不过——农户年均增收4000多元,到2020年底,全村59户贫困户已全部如期脱贫。
“一个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秦兆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月16日下午,冬雨初霁,村民廖在六正在转运有机肥。趁着果子还有一个多月的采摘期,他利用间隙将肥料入地,以确保来年有个好收成。
“自从他返乡创业那年开始,我就一直跟着他干。”谈及秦兆宏,55岁的廖在六满是感激,“如果不是他,我哪能有如今的幸福生活。”
2008年,廖在六的妻子离家出走,留下3岁的女儿和1岁的儿子,上面还有八旬母亲需要赡养。秦兆宏返乡创业后,让廖在六在基地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劳务报酬。
秦兆宏不仅包教种植技术,还负责解决销售难题。这样一来,廖在六家种的两亩地的柑橘,每年有了稳定的上万元净收入。他入股到秦兆宏的柑橘产业合作社的3亩地,每年还能为他带来一笔土地入股金,整个家庭实现了衣食无忧。
马草村3组刘世华年增收3.65万元、5组敖行本年增收3.36万元、6组曾吉华年增收3.78万元……在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背景下,秦兆宏已带动全镇100多户贫困户在甩掉“贫困户”帽子的同时走上了致富之路。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不管未来怎样,我都会坚持走下去。我相信,马草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乡亲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秦兆宏满脸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