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紫牛新闻」27年前老照片“陪读”勾起无数人回忆:当年我也那样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近日举行的江苏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中,一张照片没有悬念的入选。它曾出现在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全国影展60年等一系列影展中,但凡是以时代发展为主题的摄影展、图片回顾中,总是会出现这幅照片的画面。

图中没有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没有重大历史事件,而是一张简单的夏夜里妈妈织着毛衣“陪读”的画面。这张照片摄与1991年的南京大厂,时隔27年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图片拍摄者,并再次来到这里采访了图中的母子,还原图片背后的故事和变化。

母子二人正是摄影师妻子

国庆节前,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图片拍摄者田鸣,他思考了一下回答“我先问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采访。”不久他爽快地回复记者:“已经约好啦,你可以来吧,图片里的不是别人,那个母亲就是我的爱人,小孩子是我的儿子。”

“陪读”

彼时,他刚从南京师范大学首届摄影专业毕业,而如今已经是南京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理事,获奖无数。“1991年,我们一家三口还蜗居在单位分配的一套不大的房子里。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我正是如痴如狂拍照的阶段,家里一切内务、外交都交由夫人承担。”田鸣向记者回忆,“那时候临近期末考试,儿子的作业量似乎比以前更多,每晚不写到8点半,甭想睡觉。每天只要儿子一写作业,夫人准坐在一旁,一是答疑解惑,二是督促和服务。所以晚上回家,我尽量蹑手蹑脚,不敢有太大动静。”

田鸣

这天,田鸣正在家里的暗房中冲洗照片,闲暇时忍不住向里屋打探,正好看到夫人陪孩子看书的画面,顿时有了灵感。他拿出美能达相机,支起三脚架。“夫人知道我要拍,让儿子把翘起的腿拿开,我连忙说别别别,这样最自然。”

以前家里没有地砖,都是涂一层红色油漆显得光亮,但是在黑白摄影中红色偏深。于是田鸣找了台灯放在右侧地面上,照亮母子身前。田鸣说道“这么一折腾,夫人困了,连打几个哈欠,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幅照片。”他还提到,后来他又尝试用彩色胶卷,再重复拍摄这样的画面,但是始终都没有那一张温馨和真切了。

可能是国内被侵权最多的图片之一

1991年10月,南京日报举办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田鸣给这张照片命名为《陪读》参加评选,获一等奖并刊登在报纸上。而随之带来的荣誉,让田鸣自己都完全没有想到,也曾迫使他这和法庭几乎沾不着边的人几度当上著作权和肖像权的原告,对簿公堂。

拍摄后的第二年春天,儿子感冒咳嗽不止,田鸣带儿子去打针。护士看到了他的名字问,“田鸣是南京日报上面拍妈妈陪小孩读书的那个田鸣?陪读就是这个小男孩啊?”他当时还非常不好意思,但也是头一次感到了自己作品的影响力。很快这张照片在一个全国比赛中拿了银奖,并相继出现在中国摄影杂志、全国影展,中国人本等摄影活动中,刊登照片的报纸、出版社越来越多。

新世纪的最后几年,田鸣意识到自己作品版权的重要性,接连进行了几次维权。“1998年前后,第一次和北京的一个出版社打官司。当时国内的版权意识都比较薄弱,对方出版社说官司不能打,肯定要输,觉得出版社很没面子,最终我们是调解了的。后来有几次,都是别人看到书上、报纸上未经同意刊登了,才来告诉我。”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田鸣对这件事又越来越不在意了,“今年初南京一家知名公号还用了图片,后来我想想也算了,让对方出了一个1800块的公证费,让对方撤稿就调解结束了。”如今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了一个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我们都加入了会员,这样协会会帮摄影家们处理著作权的一些事宜。

曾经成为高校专业课考题

近十年来,这张照片陆续参加了全国改革开放30年影展、中国摄影60年展等不少国内重要摄影展。在网络上,它则传播得更加深远,不少以“80后记忆”“最感人画面”为标题的图片集中都会出现这张照片的身影。甚至有高校将其印在相关专业的教材、试题上,让学生进行分析。

田鸣认为,这张照片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个状态,每个人对自己的孩子都有着相同的希望,会唤起一些记忆和共鸣。

田鸣一家三口

“这么多年过去了,美丽贤惠的妻子有了几缕白发。当年垫着枕头翘着脚丫儿写作业的小毛孩,如今已长成大小伙儿。此刻,再度凝视这张照片,和谐家庭其乐融融的那份亲情和顽皮,年轻生命里勃然喷发的激情和责任,更让我有了在知天命之年的感恩和愧疚。”

2008年,田鸣在一篇回忆文中写道,同时他将作品放大了一张贴在墙上,让夫人儿子一左一右又拍了一张对比。恰巧在十年后,记者联系上了他们一家,来到大厂儿子的婚房内进行了采访,并又一次为母子二人在这张照片前拍下合影。镜头前妈妈又一次亲昵地搂着儿子,让人觉得图片中的情感延续到了现实生活中。二十多年来,母子二人过着平凡的生活,也如同这照片中一样,以和同龄人差不多的轨迹踏实努力地生活着。

家里的房子换了几次

妈妈退休后仍在传承非遗文化

图中的妈妈王桂芝见到记者时,身穿一身红色连衣裙,虽然已经退休但仍显得十分年轻,举手投足都显示出一股舞台上的身段。询问后记者才得知,原来她还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表演着六合一门非常特别的艺术“留左大鼓”。留左吹打乐发源于南京市六合区长芦地区,她正是在六合长芦插队时接触了这门艺术。“我从小就爱好文艺,插队时过年过节都会进行留左大鼓的表演活动也很吸引人,后来表演团队成立,成为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在团队之中,2013年被聘为传承人。” 如今王桂芝还在孜孜不倦地传授打鼓技艺,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好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谈起这些年的变化,王桂芝感叹道:“这么多年儿子长得比我还高,我自己也退休了。“1991年的时候她在车间上班,每天不仅要上班,中午还要回家烧饭,晚上陪孩子读书。“当时住在大厂九村,南化设计院分的房子,当时工作能分到房子,通煤气是很骄傲的事情,但是面积非常的小,那栋房子现在从我这还能看到。”1997年一家人搬到了新的房子里,如今又买了商品房给儿子作为婚房,宽敞的客厅,远眺江北新区的景色,住房环境提升了很多。

照片里,王桂芝正在织的衣服是给自己织的一件外套,廓形的外套在当时颇为流行,用细细的线织的外套也不会像毛衣那样臃肿。她告诉记者,当时儿子比较小,定性不够,写作业时很淘气,喜欢把脚翘在妈妈身上。为了控制看书的距离和坐姿,王桂芝还给儿子屁股底下垫了一个枕头。“我一直教育他,坐有坐样,站有站样,这么多年他的姿势都比较端正。”和很多那个年代的父母一样,她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选择留学印度

想为国家计算机技术做贡献

当时在南化四小读书的小男孩已经长成了一米八的大个,田鸣的儿子名叫田影欣,名字中这个“影”字是传承了父亲的爱好。记者眼中的他白白净净,带着一副眼镜,和那个调皮的背影男孩联系在一起,在他上学时就常发生。“有次同学在宿舍上网,看到这张照片还和我说,这张照片拍的不错,我就说这个是我啊,不少同学当时还挺讶异的,想不到你爸爸是这个摄影家啊!说你小时候可真可爱。”不过在田影欣生活中,知道他父亲身份的人并不算多,就是一些摄影爱好者朋友,他也未曾向他们介绍起父亲,用他的话说就是比较低调。

父母都有艺术细胞,田影欣从小也尝试过各种门类的兴趣,被妈妈带去看二胡、笛子、被爸爸带着拍照,不过都只停留在兴趣,最终他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从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更是选择了去计算机强国印度深造。

2008年到2011年期间,他来到印度佳米雅综合大学学习。“当初想去新加坡,申请的过程中觉得印度计算机很强,这所学校在计算机和医学两个专业上都非常厉害。”田影欣刚去印度时,上课老师会说印地语,英语口音也很重。不过印度同学对他都非常好,经常会去宿舍帮他补课,学院院长也很喜欢中国人。“最早去的时候肯定不习惯,只有一个中国同学,后来中国留学生慢慢多起来了,我假期也会选择在印度周游,感受当地文化。”

起初田鸣很担心儿子安全问题,因为印度的环境相对落后,但是随后也释然了,觉得管不了儿子那么多,希望他自由发展。出国回来以后觉得,自身的价值观有了不小的变化,觉得工作不是为了生存,是对社会的使命感,有很多感想和启发。现在田影欣在国内一家排名前列的IT公司工作,成家不久的他也十分辛苦,常年的出差经常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现在交通比原来方便太多了,以前大厂交通比较闭塞,现在双城生活都成为了可能。我现在工作主要在杭州,每周末乘高铁回南京,从南京南站坐地铁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家门口了。”

胶片相机已经成为收藏

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这些年来摄影这门艺术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田鸣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的胶片相机如今已经放在柜子里很久了,熟悉的暗房器材也早就处理掉了,身为南京某高校摄影系教授的他也不会再教授学生暗房技法。数码相机、拍照手机、无人机占据了摄影器材的市场。

2000年左右,田鸣是南京最早将摄影图片数字化存储的人之一,他花六万元购得了一台美国军工版电脑,又花一万元添置了扫描仪、喷绘机等设备。“那台电脑储存容量达到2G,在当时相当惊人了,但是现在看这容量还不如一个小U盘了。”田鸣告诉记者,那时候中国还只有28K的拨号上网,他就已经接触了网络,为了做图片而买的设备都非常好,可想而知对数码的研究还是很超前的。

“我一直在坚持纪实摄影,从记录的角度来看世界,这是其他门类摄影无法比的,我有时候讲课时再翻出那些照片给学生看,全场的情绪非常热烈。那个年代能记录时代的人要比现代少得多。作为摄影师,生命力在于创作,即便有一些成就还是要继续学习和创新。”

去年田鸣去参加了一次摄影活动,发现大家清一色拿出来的都是无人机。“我是比较胆小的人,出去飞过两次,总是担心怕掉下来砸着人车,就没有再用了。但是也许以后还会有机会尝试,拍摄一些视频类的东西,总的来说无人机为摄影带来了更多视角。”

紫牛新闻记者|刘浏

编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刘浏摄

-END-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