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名职员在樟宜机场4号航站楼展示自动出入境检查指纹扫描仪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据彭博社报道,试想一下,你乘坐飞机抵达某主要机场,下飞机后,一路上遇到的唯一一个人类员工是海关官员。
新加坡樟宜机场连续六年被Skytrax评为全球最佳机场。现在,樟宜机场正努力实现广泛的自动化,甚至建起一整座航站楼,以帮助测试未来将使用的机场机器人。
那么,这座亚洲第二繁忙的机场,希望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飞机准备降落,无需传统的塔台,一系列摄像头及相关技术系统将会对其进行检测、认证及监控。一旦到达登机门,激光制导的登机桥会自动就位,让乘客下机。同时,自动驾驶车辆将会卸下行李——当然,它会避开那些负责配发机器人包装食品及货物处理的车辆。乘客直接走到自动入境闸门,接受人脸和指纹识别;行李机器人已经将行李放在转盘位置,乘客随后可以直接去提取自己的行李。最后,在一个真实的人类——海关官员——钢铁般坚毅的目光下,乘客排队等待无人驾驶的出租车。
去年10月,樟宜机场开放了4号航站楼,当时就有将其用于进行自动化测试及开发的想法,希望4号航站楼能协助庞大的5号航站楼,助其成为世界上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航站楼之一——5号航站楼预计会在10年后开放,届时每年将可处理5000万名乘客。
“机场越变越大,处理的乘客量也越来越多,”香港亚翔航空集团董事总经理Jeffrey Lowe表示,“我们需要为乘客提供快速、高效、无缝式的服务,如果要大规模实现这一目标,自动化是唯一的途径。”
新加坡有充分的理由使用机场机器人——其国内人才储备有限且年龄逐渐增长,而且也越来越不愿意从事诸如行李处理或餐盒包装之类的体力活。另外,考虑到周边地区也在不停更新扩张机场,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新加坡也必须要不停改进樟宜机场。
包括维修、货物及其他相关服务在内,樟宜机场及相关的航空业务及服务共计雇佣约2.1万员工,约占GDP的3%。
因此,新加坡民航局及一些政府控制的公司,如地面保障和航空餐饮服务公司SATSLtd.,正在联合起来实现自动化。
SATS正在测试一种遥控车辆,这种车辆可以将行李从飞机上搬运下来,并在短短10分钟内移至行李处理区。除此之外,SATS试用无人驾驶电动车辆运送航空货运文件。STAS使用光探测和测距技术来绘制路线,将装有重达200公斤食物的手推车送至休息室。
“从现在到2035年之间,亚洲地区将有超过10亿人口第一次坐飞机,”SATS的首席执行官Alex Hungate上个月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动化可以“帮助公司应对更庞大的乘客量,并且无需额外增加人手。”
SATS表示,在过去四年中,按人均雇佣成本附加值(value added per employment cost)计算,员工生产率增长了11%。上一财年员工成本呈下降趋势,这也是2008年以来第一次下降。
“机上厨房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新加坡大华继显私人分析师K.Ajith表示。“现在,他们专注于飞机和行李的地面保障服务。”
SATS厨房每天要准备近10万份餐食。虽然现在还没有让机器人来烹饪鱼或鸡肉,但是自动餐具包装系统已经将生产率提高了36%,现在餐盒装配线仅有9名员工,而不是45名。
新加坡旗舰技术公司ST Engineering公司的一个部门正在测试自动登机桥,可通过激光及摄像头技术与飞机门保持协同。据CAAS称,其他机场设备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技术,如餐饮车。
CAAS本身正在测试一个“智能塔”,让空中交通管制员能够通过数字红外摄像头监控飞机,即便天色昏暗,可见度也会得到提升。
伦敦、东京和许多其他城市也在探索如何实现机场自动化,从员工的自动驾驶巴士,到运送单件行李的车辆。鹿特丹海牙机场预计将在这个月启用自动行李处理系统。
樟宜机场的优势在于4号航站楼——机场称其是5号航站楼的最佳试验台,“无论从尺寸还是复杂性上来讲,都是无与伦比的。”交通部长Khaw Boon Wan称它为新加坡“第二机场”。
财政部长Heng Swee Keat去年2月表示,5号航站楼的建设对新加坡来说至关重要,预计将花费“数百亿美元”。目前,樟宜机场也正在建设第三条跑道。
樟宜机构不仅仅依靠自动化来维持其作为主要航空枢纽的地位。除此之外,在樟宜机场,有很多乘客友好型设施,旅客可以在这里购物以舒缓疲劳,而且不必因为货币而烦恼——这些也都相当出名。樟宜机场航站楼内有一个蝴蝶花园,一个12米高的儿童滑梯,而且每年零售额可达25亿新元(18亿美元)。
接下来,1号、2号和3号航站楼将与Jewel衔接起来——这个商业体将会集购物、餐饮、室内花园为一体,其公园内会有世界上最高的室内瀑布。
航空咨询公司Endau Analytics的创始人Shukor Yusof说:“樟宜机场的一系列建设,不仅是为了今天,更是为了未来。”“新加坡是一个对技术发展相当敏锐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