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山河到处有真意,日月化成水墨辉——吴其祯先生山水品读

山河到处有真意,日月化成水墨辉!山水在中国之所有能够独立成为一个类别,并且是最富有天地乐章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根植于中国文人血脉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家国精神最好的再现!

吴其祯先生的山水画就带有强烈文人家国精神,先生出生在革命老区的河南罗山县人,生于日寇全面侵略中国的1937年,也许是那个时代的原因,让生于战乱、长于解放后的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以至于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广州美院深造后,在县文化馆时总有一种将笔墨结合生活才更有生命力的感悟和实践,在这种感悟和实践的指引下,吴其祯先生徒步到过红25军长征出发地,用手抚触过送别红军的银杏树,用脚丈量过大别山的一丘一壑,用心领略过革命老区的一山一树。

从此,水墨、生活、家国成为一体,王鸿、张步、刘勃舒、李行简等著名画家的教育成为基石,文人写意的高度成为追求。在他笔下,大别山的不同侧面都是纸上的画面,大别山的风霜雨晴成为笔尖的点染。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里的“平”除了字面平淡、索然无味的意思外,深层次的解释就是要有底蕴、内涵,不要太直白,山水画就是这样从展子虔《游春图》这张现存最早山水画开始,经过宋、元、明、清画家和文人画家的交织,最终形成以王维、苏轼为开端的、逐步退去写实讲究意境的文人画成为主流,这就要求艺术家从时代中去提炼、去创造属于新世界的艺术特点、笔墨境界。

吴其祯先生通过长达几十年的教学、探索,找到了用大块水墨描绘这个时代山川的语言,在他的画面中,既有传统皴法形成的枯润相生、朴茂厚重,又有生活气息浓厚的山村情景、江水丽影,还有苏东坡强调的文人画雏形——士人画取其意的方向。

苏东坡曾题跋时这样写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卷。这段话便是后来文人画写意的发端。

吴其祯先生画作,无论整纸,抑或盈尺,透出情怀是一样的,都是在山水画作中书写着长存于心的情怀,虽然现在居于城市,但是情系悠远,让人在意境中回味;虽然远离工作岗位多年,但是责任犹在,让人在画图中感慨。

山水画的真意也许就是这样,隐而有责,居而有归,所以仁者悦山,悦的就是山中时光让人忘记尘世的过往,悦的就是峰峦漫步让人激起云生荡胸的豪情。

吴其祯,笔名丁丑, 1937年出生,河南信阳罗山县人,副研究员,原信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1年毕业于信阳师范,1966年入广州美术学院深造,后来曾先后师从著名画家王鸿、张步、刘勃舒、李行简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地级大展并获奖,在国家和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1992年《风情大别山》四幅中国画作品参加北京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 “革命老区大别山写生画展”,受到国家 有关领导赞誉。代表作晶《屹立平秋》《乐园》《铁臂峥嵘》等,同年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大辞典》。作品《日出东方》、《鸡公山旧居》先后被美国和新加坡友人收藏,出版有《吴其祯画集》。

文图/冯长海、梁飞龙 责任编辑:艺讯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