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有领导力的人,无一不是讲故事的高手


曾读过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其中就讲到在认知革命之前,早期有多个不同的智人种群分散在大陆上。


对那时的非洲智人来说,亚洲、美洲等的概念大概和火星差不多。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一支智人鹤立鸡群,在各个大洲开枝散叶,凌驾于众多物种之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讲故事”的能力。


“讲故事”能力的早期形态,就是“八卦”。远古人类在闲暇时也会讨论一些家长里短,即便那时没有语言、文字,他们却可以通过声音、动作等传递信息。从而帮助人们交流人际信息,对组织内部的人做出评价,建立稳定紧密的人际组织。


于是,原本分散行动的采集种族慢慢行成了团体,可以实现十几人的协作。并且这种小团体的生存能力和战斗指数远超过那些两两搭档的人,但这还远远不够。


接下来就有了“讲故事”的第二个形态:由想象建构秩序,即“编造不存在的事情”。


人们共同的想象,超越了血缘的纽带,让智人结成了更大的群体,对未来积攒了更多期待和信仰,从而世界才有了宗教、国家、货币、公司等等。


所以,人之所以区别动物,拥有上帝一样的创造力,是因为相信故事。


讲故事的威力,第一次深深震撼到了我。


受访者 | 高琳 领导力教练 著有《故事力:用故事决胜人生关键时刻》

文 | 南木



“为什不是我?”


“为什么不是我?”就在我要挂上电话的那一刹那,老周突然问我。


我愣在那儿,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周曾是我非常得力的一个下属,当时负责我在新加坡的团队,平时在讨论接班人的时候,他的名字曾经多次出现。想必他自己也觉得接班人非他莫属,毕竟无论是资历、能力还是态度,都没人可以跟他比。


然而,等真的选择谁来接替我当时亚太区CIO(首席信息官)的位置的时候,他没有被选中。


记得当我提出来可以考虑老周接替这个职位的时候,大老板皱了一下眉说:“嗯,他是挺不错的,不过想到他要代表咱们IT(信息技术)团队在业务伙伴面前做汇报,我心里就哆嗦。”


确实,老周干活是很不错,但每次做工作汇报时总能把他做的120分工作说出80分的效果。


有一年,美国大老板来新加坡开会,老周代表IT团队做了汇报,他准备了各种图表数据,下面的业务伙伴却听得心不在焉,他还没讲完就被打断了。


当时我就知道他搞砸了,却没想到大老板还记得,更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这个问题断送了他被提拔的机会。


我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有过数不清的参与汇报的经历,我从没有见过一个人因为一场好的汇报而平步青云,但见过很多人像老周一样因为一场糟糕的汇报而错失良机。


你可能会说,这太不公平了!


然而研究表明,老板平均60%以上的时间花在业务上,20%的时间花在跟他的老板、客户的相处上。最后剩下的20%的时间才能花在管理团队上,按照平均每个管理者管理6个下属来看,管理者能花在你身上的时间只占3%。


他们这可怜的3%的时间多半都花在听你的工作汇报上。


这还是你的直属上司,如果是越级的老板,情况很有可能就跟老周的一样,他唯一一次和大老板的直接接触就是那次业务汇报。


所以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应该更好地利用工作汇报的机会呢?


其实,生活中类似老周这种“为什么不是我?”的情况大大存在。


有很多读者就经常跟我抱怨,无论聚会还是在单独交往场合,自己总是被人忽视,像是个“透明人”,然后只能默默坐在一旁听人吹牛,“受欢迎的为什么不是我?”。


还有参加过面试的朋友经常很疑惑,自己在回答问题时,面试官表现得平静如水,毫无情绪波动,最后就被Pass掉了,而同样水平的人却能迅速被面试官看中,“为什么不是我?”


根据我的观察,很多能力优秀但在汇报、社交、面试时没被看中的人,他们在交谈时往往只顾着摆数据、做分析、讲道理,而忽视了很重要的一方面——讲故事。


只要闲聊时间超过一小时,就必须用故事来填充对话内容,闲聊70%的内容都必须靠故事,而在汇报和面试中,故事更是能让人耳目一新,瞬间让谈话变得有趣。


可以说,能够把握到机会讲故事的人,势必能在交谈中占据主动。


讲故事这项技能被严重低估了!


你也许会疑惑,影响人们决策的难道不是数据和事实吗?讲故事能有这些重要吗?


咱们先来看看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决策都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里,想要单纯靠数据和事实这种线性的分析去说服别人,且不说你能不能讲明白,就算是你讲明白了,在你讲的这会儿工夫,别人说不定早就被更有意思、更幽默风趣的人吸引去了。


谁的话听起来更有道理,更有趣,谁就更有话语权,这就是不争的现实。


每天,人们的决策也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那么绝对的。给谁升职加薪,买哪个销售的产品都有很多不确定性。


当决策者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大部分情况下会用直觉来填补这些未知。很多时候我们也只不过是用数据和事实来证实自己的直觉而已。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市场营销教授拉杰·拉纳森曾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他给一群受试者看了两张照片:一只肥硕的母鸡,一只瘦弱的公鸡。然后将所有人分为两组。


他告诉第一组:胖鸡是自然散养的,更健康,但是不好吃;瘦的鸡是经过基因培育的,虽然不健康,但是很好吃。然后告诉第二组:胖鸡是经过基因培育的,好吃但是不健康;瘦鸡是散养的,虽然不好吃,但是非常健康。最后他问所有的受试者:你选择吃哪一只?


你猜,大家都是怎么说的?


绝大多数的受试者都选择了胖鸡,但这还不是最有意思的结果。教授接着问他们:为什么呢?


第一组说:“因为健康比味道更重要。”


第二组说:“因为味道比健康更重要。”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是因为喜欢胖鸡的长相才选择它的,谁会喜欢吃一只瘦弱的鸡呢?然而这是一种感觉,所以他们压根儿不提,还用自以为合理的解释去配合说明自己的选择。他们明明是用心做的决定,说出来的“走脑”理由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决定找个合理化的解释。


当你用数据解释A方案比B方案好,你老板却提出其他奇奇怪怪的理由证明B方案更好或者索性说“让我再考虑考虑”,结果这一考虑就没下文了。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吧?因为你总想着用数据和事实说服他的“脑”,却并没有打动他的“心”。


所以,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一书中认为,“概念时代”已经到来,左脑思维的主宰优势已不复存在,要想把握未来必须提升右脑思维能力。在概念时代,我们要掌握6大右脑思维能力,以及与左脑相辅相成,开拓新时代的全新思维,才能重塑我们的世界。


这6大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故事力——用故事思维讲出你的故事并由此产生影响力。


那些有领导力的人,也无一不是讲故事的高手。


前盖茨基金会中国区负责人李一诺在“一席”的演讲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在讲到基金会的钱都用到哪里的时候,她是这么说的:


“2000年,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人数是1 200万,这个数字到底有多大呢?现在世界上客运量最大的空客A380,坐满时能承载550人。如果今天有个新闻说,一架满载着儿童的A380失事了,乘客无一幸免,那肯定是个惊天的大新闻。1 200万换算到每一天是什么概念呢?这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每一天就有60起这样的事故发生。其实这1 200万孩子里,有2/3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靠什么?疫苗!”


是不是感到震惊?


你看,不用庞大的数据和精准的专业名称,而是借用修辞手法,比如通过类比、比喻这样的修辞手法,也可以让我们把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地解释一些复杂的问题,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深谙此种讲故事方式的还有任正非。


如果你翻看一下任正非的演讲就会发现,他喜欢用各种动物来打比方,“盯住目标”的眼镜蛇、“钻入水中,深入一线”的青蛙、“灵活”的老鼠......比如下面这段:


华为跟别人合作,不能做“黑寡妇”。黑寡妇是拉丁美洲的一种蜘蛛,这种蜘蛛在交配后,母蜘蛛就会吃掉公蜘蛛,作为自己孵化幼蜘蛛的营养。以前华为跟别的公司合作,一两年后,华为就把这些公司吃了或甩了。我们已经够强大了,内心要开放一些,谦虚一点,看问题再深刻一些。不能小肚鸡肠,否则就是楚霸王了。我们一定要寻找更好的合作模式,实现共赢。


乔布斯当然也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甚至有个绝招。很多人可能感受过它的效果,却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技巧。


在苹果公司的发布会上,介绍新产品功能时,他没有像很多销售人员那样,说我们的产品功能有这个、这个,还有那个,一上来就罗列产品功能。


他会在讲完之后,装作不经意地说:“One more thing.”(哦,对了,还有件事儿)这看起来像是即兴的,是忽然多出来的一个“彩蛋”。然而,对于一个一场发布会至少彩排4次的人来说,这可能吗?


他是用了好莱坞大片讲故事常用的技巧——冲突升级。乔布斯的产品也像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一样,随着剧情层层递进的冲突不断升级,最后变得无比强大。让观众连连发出惊叹。


显然,故事让他们的演讲有了某种穿透力,让人印象深刻。


信息洪流时代一定要记住的一个道理就是:首先要被记住,然后才能被选择。


而讲故事就是让人记住的一个最好抓手,这一点在品牌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那些我们熟知的品牌,哪一个没有那么点故事?


海尔讲了一个砸冰箱的故事,让人们认识了海尔,相信了海尔产品的品质;


褚橙讲了一个褚时健老当益壮的故事,就将其他千千万万的橙子落下不知几条街;


New Balance讲了一个李宗盛《致匠心》的故事,使其品牌格调又陡然升了一截;


可口可乐的配方故事让人永远记得它独特的味道。


给品牌一个故事,也就等于给消费者一个理由去消费。


当下的我们严重低估了讲故事这项技能,必须及早补上这门课。


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


在探讨怎么讲好一个故事前,我们应该先知道怎样才算是一个好故事。


一般来说,好故事有三条标准。


一是要“清晰”。


没听懂的都是白搭。


你得明白想表达什么,要有一条主线,其他内容都是串在主线上的珍珠,如果没有那根线,所有内容就散了。


有了精准的目标,才会有精准的逻辑,才能用精准的表达去描述。


然而,很多讲故事的人一开始就没搞清楚想表达什么。


一些高管就经常抱怨,员工在汇报工作时很让人着急的就是“啰嗦”,半天不知道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


二是要“好奇”。


最好能让听众一直追问“后来呢?”,而且生怕被剧透,而不是一看你开头就知道结尾了。


在这个注意力超级匮乏的时代,激发好奇心恐怕很难做到,一个管理者的级别越高,他的注意力广度就越短,因为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如果你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他的注意力,他的脑子就飞到更紧急更重要的地方去了。


人类的大脑就像是一只能量小猪,当没有外界刺激的时候,它就习惯性地进入舒适模式。所以在讲故事过程中,要有一些冲突和转折,才不会让小猪缩回去睡觉。


那怎么让人产生好奇呢?


美国著名的经济心理学家乔治·勒文施泰因认为,好奇心来源于某种“认知差距”,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差距”时,就会产生对信息的饥渴感。


当然,也不能和盘托出一堆生僻的知识去“降维打击”对方,让人连思考的头绪都没有。要在对背景信息做好铺垫的情况下,让对方感觉感觉多思考一点、多知道一点知识就能弥补这个“认知差距”,那就更好奇你的信息。


第三是“共鸣”。


没有共鸣的故事往往都是“自嗨”。


有一个老板,去高校参加一场宣讲会时候,为了激励同学努力学习,讲了自己的经历,包括当年以省状元身份考进清华,后来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学成后回国进入外企,最后做到中国区总裁。


总结起来就是:学霸的一生是怎样炼成的。


学生听完后都感叹:这人真牛!


可老实讲,你真的会被他的经历激励啊?大多数人会想,反正你是个天才,而我就是个普通人,你再牛跟我什么关系?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故事里,要想讲好故事,你的故事跟他的故事要有交集,否则就是在平行世界里对话,没有任何粘连。


而建立共鸣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完美的自己,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方法,才对听众有用、有吸引力。


那怎样才能讲好一个故事?


首先你需要清楚一个故事包含的6大要素:人物、背景、冲突、高潮、对话、结局。


人物


人物是故事的灵魂,因此人物需要有代入感、认同感和辨识度。


在你的故事中,你需要让人物“活”起来,这样才能在别人脑海中留下印象。你说你老板特别严苛,那你老板长什么样?骂人的时候有多凶?你说客户特别难缠,他是男的还是女的?究竟有多难缠?这些都是增加人物辨识度的描述。这样,你讲完才能让人记得住,想得起。


背景


背景多了显得啰嗦,少了就不能为后面情节做好准备,那多少才合适呢?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好莱坞剧作家克里斯托弗·沃格勒在总结上百部好莱坞电影后指出,15%是一个不多不少的比例。假如你要给老板做一个10分钟的汇报,那背景顶多1分30秒,如果面试官让你用2分钟讲一个自己过去的经历,那背景顶多占20秒。


在这些时间内,你需要铺垫好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与冲突相关的信息,还是蛮紧张的。


冲突


无冲突,不故事。冲突是故事的重头戏。


有人会问:我的生活很平淡,没什么故事,那怎么办?


那你可以回想下最近感受到的一个负面情绪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这包括伤心、沮丧、害怕、丢脸、担忧、着急、恐慌、压力、失望、泄气、生气等。然后想想,当时是什么东西点燃了这些情绪?点燃这些情绪的事情,就是冲突。


高潮


电影里的高潮一定是主人公跟敌人对决的一段。在一个面试的故事里,高潮就是我当初如何克服困难,解决了工作上的一个困难的过程。这也是你彰显能力的最好时机。


对话


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一定要有对话,但对话是能把故事讲出彩的神器。


结局


结局就是把你放出去的风筝收回来,好的结局,不但给你的故事做一个总结,还会升华一下,就像盒子扣上了,还扎一个蝴蝶结丝带。


其次,要搞清楚故事的两条线:明线、暗线。


明线是指故事的叙述线;暗线像涌动的暗流,是故事的情感线。


只有这两条线都有,才能将理性目标和感性目标都达成。


一次我去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做培训。一个40多岁的售前工程师上台,讲他曾经给老板做过的一个汇报。当时客户需要的一个产品是他们公司没有的,他讲述了他是如何通过和研发部门反复沟通,最终让研发部门给客户订制了这样一个产品,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故事讲得很清晰,大家都听懂了,听完了却没什么感觉,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他的叙述线非常清晰,故事的6大要素也非常完整,可就是没有打动人。因为他的故事缺了一条情感线,也就是他在这个事件中的情感波动。当没有这个产品的时候,他当时感觉如何?最终做出让客户惊艳的产品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在整个讲故事的过程中,他的讲述都很苍白,因此无法调动起大家的情绪感受。


再次,让你的故事进入听众世界。


别人听你故事时,虽然脸上挂着微笑,却目光迷离,你也不知道人家在听还是没在听。这很可能就是你的跟对方没关。


讲出跟对方有关的故事,才能赢得人心。这也是我们说的三大标准中的共鸣。

不同段位的人引起对方共鸣的层次不同。


第一层是最简单的共鸣,来源于共同的经历、背景、目标等,就是所谓的“有共同语言”。


第二层共鸣来自共同的感受,比如痛苦、喜悦、愤怒、难过等。


说到这我们也就知道了,为什么史玉柱、马云等商界大佬更喜欢谈失败的经历。


因为失败的经历大家都有过,而像他们那样的成功,一般人没有经历过。


成功是在空中,空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它不接地气。


而失败时候,你是摔到地底下,甚至被人家踩到土里去了,这时候总结出来的东西是接地气的。更能获得共鸣。


第三层来自价值观层面的共鸣。


这是最高级的了。


价值观层面的共鸣看似很虚,其实却每天都左右着我们的每个选择,比如爱、坚持、努力、目标导向等。


高段位讲故事的人很容易引起听众价值观层面的共鸣。


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时,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却有25万人到现场聆听,这25万人不全是为了追求自己公平的黑人兄弟们,其中有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的白人,人们为了同一种信仰、同一种理念而聚集在一起。


直到今天,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依旧广为流传。


为什么?


因为马丁·路德·金的心声和追随者内心的固有频率相似,引发了共鸣甚至共振。这个频率就是他们的价值观,追随者为了深藏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而追随。


这就是价值观共鸣的力量!


这六种故事你要会讲


了解了讲故事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后,那么有六种故事,你一定要会讲。


“我是谁”的故事


它用来描述一个人的经历,要用简单的语言谈你的改变,展现你的意志品质和命运多坎。


好的“我是谁”的故事能让人迅速记住你是什么样的人。


曾有人说,他有一篇热点文,在知乎上三万多点赞,但实际只引来了三千多关注。


但他有一个回答,是写“二十岁左右的你,现在处于什么状态?”,回答只有四千多赞,但却引来五千多关注。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剖析”,善于剖析自我的人,往往会让人觉得很真实,印象更深刻。


“为什么我会......”的故事


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别人进一步相信你,人天生都有警惕心,会怀疑别人的动机。


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如果没有做出合理的表达,也会让人们心生警觉,产生抗拒。


求职时,可能会跟面试官聊“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新领导上任时,可能会跟下属聊“为什么你们要相信我”;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可能要跟周围的人聊“为什么我要来这里”......这些都是“为什么我会......”的故事。


其实,讲这个故事突出的是你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相对稳定、持久的特质,讲好这个故事,就很容易跟人建立信任。


星巴克的传奇CEO霍华德·舒尔茨,在讲到为什么星巴克的员工,甚至包括很多兼职员工都享有全部医疗福利的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当我一进家门,就发现自己那位靠打杂工维持生计的父亲躺在床上,他在一次配送途中把脚踝摔断了,从此他也失业了。由于没有医疗福利,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幕,我父亲是个快垮掉的蓝领工人,父亲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工伤赔偿,什么都没有。他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他没有受到尊重,这让他感到愤怒。所以我下定决心,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雇员身上。因此我决定创立一家成功的公司,为所有员工提供医疗保险福利。


舒尔茨用自己的父亲不幸的经历讲了一个故事,不但解答了别人的疑问,也传达了自己“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或化解痛苦”的价值观,很容易赢得信任和尊重。


“你有什么缺点?”的故事


“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这是一个HR常问,但是大部分面试者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棘手问题。


我的一个HR朋友表示,她见过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真是五花八门,把各种奇葩的答案列出来,可以出一个爆笑特辑了。比如,还真就有人说过:“秃头算不算。”


遇到这样的问题,千万不要给一些自作聪明的答案。比如“我最大的缺点就是追求完美”或者“我有时候工作太过努力了”。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没有缺点”,可能是盲目自大,也可能从未认真审视过自己。


适当地显露自己的问题和脆弱也是建立信任的一种方式。一个人如果能够正视某个缺点,并且将其讲出来,就证明了他对这个问题是有所觉察的,也知道相应的解决方案。


当然,这个“短板”也不能随便讲。要讲,一定要挑一个不致命的,经过努力已经改进了或者可以改进,至少可以控制的弱点来讲。


“自我成长”的故事


很多故事其实都有共同的套路:“一个中心人物,遭遇了一个难题,与之斗争,在最后克服了难题,或者被它击败,或者在某些方面被它改变。”


这就是一个比较吸引人的“自我成长”故事,是一个“英雄之旅”的故事模型。


“英雄之旅”这个概念来自美国著名神学家约瑟夫·坎贝尔。他发现人类历史上,无论任何文化,神话也好,童话也好,似乎都建立在“英雄之旅”这一基本构造之上。


这个构造基于一个故事的核心——所有的故事最终都是为了让主人公找回原来的平衡或者进入一个新的平衡。


具体来讲就是:一个人本来在自己平凡的世界里活得好好的,但是后来有个触发事件打破了他的平衡,于是他不得已告别过去的生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世界,然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他面临了新的挑战,结识了新的盟友,找到了新的导师,最终经过种种磨难,他克服了终极考验,实现了转变,并且进入一个新的平衡。


这个故事模型被当作好莱坞电影人必读,可以说,80%的好莱坞电影都是按照“英雄之旅”这个框架搭建的。


你也许会说好莱坞大片跟我有什么关系?莎士比亚说过:“人生就是一场多幕剧。”照这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编剧,无论对于职场还是人生,我们的成长和转变过程也是我们自己的英雄之旅。


所以你在讲你成长故事时可以适当地参考下。


激励士气的故事


人是一种很有想象力的动物,会期待美好与未来。


讲好一个关于“愿景”的故事能有效地激励你身边的人,有了共同的愿景就会有共同目标,从而让大家觉得正在做的事很有意义。


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三名士兵因为各自选择出现分歧,以致于互相拿枪指脑袋,形势危急,陷入僵局。


这时,中尉米勒清楚队员的不满情绪,于是说起了自己的职业和内心的真实想法。他说,自己在战争前是名教师,教英文写作,在夏季又是一名棒球教练。因为战争,自己改变了很多,担心回家后妻子不认识自己。至于瑞恩,他说:“我对瑞恩一无所知,我也不在乎。他对我毫无意义,只是个名字,但要到兰姆勒找到他,送他回家,能让我有资格回到妻子身边,我就会接受这项任务。”


这段亲身经历化解了当时的僵局,中尉口中的“回家”激发了大家的共鸣,正是这样的共鸣让他们再次团结在一起。


劝导别人的故事


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实验,一帮小孩走到吸烟的大人身边说吸烟有害健康,请他们不要再吸烟了,并且递上一个帮助戒烟的热线电话。很自然,这帮大人的反应都是:“去去去,别来打扰我。”


第二次,同样是这帮孩子走到一个吸烟者身边跟他要个火,吸烟者说不行,然后就给孩子讲了为什么吸烟不好。他们就继续聊,紧接着这帮孩子递给吸烟者那个帮助戒烟的热线电话,这一次很多吸烟者竟然打了这个电话寻求戒烟帮助。


为什么吸烟者有这样不同的反应呢?


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做得不好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或者不能,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动力。


此时你给他们再多的信息也没用,他们还会对这些信息产生抵触情绪。实验中不谙世事的孩子第二次的行为,引发当事者开始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动机。


听的人并没有被强迫怎么做,他们有选择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改变。


亚里士多德说:“观众最大的愉悦就在于自行发现,而不是被动接受。”


当你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时候,不但剥夺了别人的愉悦感,效果也很有限(此处“脑补”你爸妈的唠叨)。教导不等于说教,没有一个人喜欢被说教。一个好的教导的故事不会敲着我们的脑袋指指点点,而是帮助听众去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探索自己的动力,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以上就是今天我们聊的关于讲故事的话题,所以要问讲故事到底有没有套路?


当然有套路。但这里的套路,不是指一些死板的规则,更不是忽悠人的方法,而是规律。


如果说故事力是一种沟通能力的话,那故事思维就是一种思考方式和人生态度。当你用故事思维去看待生活的时候,就像是戴了一副全新的眼镜,你看到的世界也因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