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多年在华发展,有外资银行从业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行业自身来看,多年来的发展基本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速,在投入的基础上有产出,然后再进一步投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尽管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占比下降,但这一数字是相对的,银行业整体规模同时在变大。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多数外资银行对未来的前景还是充满乐观和期待,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能够带来实质性的发展机会,并提升相关机构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力。
那么,展望2022年,外资银行从业人士看好哪些业务机会?并将做出哪些准备?
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未来外资银行是否会一如既往看好中国市场?对于这个问题,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给出肯定的答案。
首先,从当前宏观环境来看,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经济快速进入复苏,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表现都展现出了强大韧性。
中长期而言,境外投资者总体比较看好中国经济增长,也很期待中国金融开放和向低碳经济转型能带来新的机遇。这些都为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此外,从市场发展来说,政府和监管大力推动建设资本市场,要求银行业逐步改变传统的规模增长型经营模式。“我认为这些趋势有利于外资金融机构发挥精细化、专业化的产品服务及风险管控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梁治文表示。
最后,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于依靠强有力的全球网络,发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机构和企业“走进来”的“桥梁”作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依然是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根据2021年5月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2020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目的地。在华投资经营的外资企业是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客户的基本盘。
此外,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头部中资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国际化能力增强,国际化的方式也在多样化。这些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展,大多需要依赖外资银行的海外市场以及跨境服务能力。在中国已有一定业务体量和客户积累的外资银行,可以从中资企业继续“走出去”中获益。
“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仍然兴趣浓厚。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梁治文告诉记者,入市的便利化措施也为中国市场被纳入全球指数铺平了道路。境外机构投资者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将有利于外资银行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业务和其他证券服务业务等,有利于外资银行发挥桥梁和通道作用。
“桥梁”优势非常明显
梁治文表示,大多数外资银行对未来的前景还是充满乐观和期待,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能够带来实质性的发展机会,并提升相关机构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力。
渣打中国方面告诉记者,中国是渣打集团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市场之一,也是集团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未来将继续发挥独特的国际网络优势和业务专长,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将继续把握中国金融开放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大湾区规划、人民币国际化、债券市场开放、跨境贸易、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等。
可以说,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金融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组成部分。据相关人士介绍,外资企业连通不同市场和市场参与者的“桥梁”优势非常明显。
具体来看,最初,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金融服务需求是海外融资和贸易结算。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与外界的合作不再局限于贸易,对外投资规模也持续增加。
“这就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国际化、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架起海内外金融桥梁,通过全球化的网络和平台,为中国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该人士指出。
梁治文也告诉记者,以中国中大型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为例,过去,这些企业往往是在香港或者新加坡等离岸贸易中心设立贸易公司,以方便出口。随着在技术、渠道、管理等方面的不断积累,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日益加快,探索外延式的业务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展开了颇具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比如,在当地设立工厂或者直接进行并购。
“对于刚刚进入海外某个特定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可能会面对庞大的市场、复杂的监管环境、不连贯的当地法律体系等诸多挑战。”梁治文指出,以摩根大通为例,这恰恰是能够提供增值和差异化服务的领域,帮助这些企业熟悉当地环境,稳步进入当地市场。
扩展相应业务空间
记者了解到,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可以体现在很多维度。而在帮助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金融服务除了作为“加油站”,还可以发挥“安全带”的作用。
梁治文指出,除了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以外,外资银行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多币种的外汇套保方案、最佳的市场经验分享、全球联动的财资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全方位的投资银行服务等,在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拓展业务的同时,也为它们做好“守家人”的角色。
事实上,随着企业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企业的财资管理往往需要经历理念和实践的转型:从支持海外业务的融资、投资并购,到实现当地市场有效的经营和风险管控,以及建立配套的财资制度——这些都需要可靠的金融机构伙伴给予有力的支持。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跨境联动方面,外资行也可以跟中资行进行合作,借助中资银行在存款、客户、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扩展一些在实际操作上可释放的业务空间,比如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等。
而现阶段,基于中外资银行各自具有的优势,这样的合作也越来越多。
有银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从规模上看,外资银行过去一段时间增速低于我国银行业平均增速,导致市场份额下降,但这一数字是相对的,银行业整体规模同时在变大。
而从外资银行自身来说,多年来的发展基本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速,在投入的基础上有产出,然后再进一步投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该人士也告诉记者,外资银行并不是对市场份额完全不在意,具体来看,相关业务的拓展方面做出的努力也有一点一点地被看到。值得一提的是,在资产规模之外,资产回报率这个指标也值得关注。
“从去年的情况看,也有外资银行的个人业务获得了一定的涨幅,不仅实现了盈亏平衡,而且有了可观的盈利。”该人士指出,从长期来看,相关业务更多地是从线下做还是搭建线上平台也是值得关注的亮点。
关注宏观环境变化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某种程度上,需要银行更多基于企业的生命周期和运营特点,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综合服务,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融入“双循环”、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渣打银行表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直是其策略性业务重点。渣打中国积极致力于伴随中小企业成长并捕捉区域化发展趋势,包括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一体化、京津冀协同等。
展望2022年,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指出,疫情后,全球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性增强。由于疫情的反复性,预期中国出口将在2022年保持强势。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疫情控制得并不好,同时面临来自债务、财政、货币等方面的压力,产业链重建至少需要1-2年。
“假如美联储在2022年真如市场预期一般加息2-3次,将很可能把多国拖入债务危机,从而进一步影响产业链重建。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有意将部分制造业本地化,但在全球疫情消退前也很难推进。”王丹进一步指出,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稳定器,保证了大量工业中间品和消费品的供给。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协定。韩国将在2月1日正式加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与缅甸将在完成国内批准程序后陆续生效实施。
“RCEP在2022年正式启动,强化了中国作为亚洲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因此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有望再创新高。”王丹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国正在展开基建投资计划以提振经济,中国作为机械、劳保用品和工业中间品的主要出口国,将会从全球财政扩张中受益。
另一方面,王丹认为,从国内情况看,2021年基建投资几乎没有增长,预计2022年也不会重启基建周期,适度超前的基建项目将主要集中在碳减排和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紧密相关的公共设施上。产业园区和交通等大项目很难再密集上马。
“过去,大规模的基建项目的确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支持此类项目的资金占用了大量银行贷款,推高了实际利率,也挤出了本可以贷给实体经济的资本。这和中央支持实体经济的精神背道而驰。”王丹进一步指出。
适应变化做好准备
整体来看,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银行业擅长的领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调整也在加快推进。
从2021年的情况看,在金融行业继续扩大开放的背景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同时受到疫情冲击影响,内贸在外资银行业务份额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具体来看,体现在扶持本土企业并对其出口业务给予支持等方面。
一位有多年外资银行市场部门从业经验的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没有变化就没有机遇。以从业人士角度展望未来的话,应该从一个比较乐观的方面去准备自己,但也不要单纯的乐观,必须做好对于新的变化和机遇的理解,以及进行比较权重的风险分析,才可以为自己的部门、产品以及整个机构做出最好的准备。
结合相关举措,国家希望把相关资金、能力、资源进一步投放到一些无论是对自身长远发展还是人民都更有利的领域。尽管距离更明确看到相关效应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从短期来看市场也面临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在这种趋势越来越明确的情况下,今年接下来的几个月也需要对相关变化给予更多的关注。
大趋势对每一位从业者都有影响,关键在于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还要有相关部署去应对。从公司角度已经做好了准备,基于长期对中国市场业务的看好,对相关具体业务也有比较大的期待,比如企业回国内发展上市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等。
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外资行的人才需求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通晓国际惯例,又有本土经验的核心金融人才;二是了解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
上述行业人士也对记者坦言,从运营门槛、风控把握和企业文化的角度看,作为一家外资机构,找到合适的人才也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相关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并进行培养。从现阶段来看,关键在于找到有潜能的人并给予足够的培训和发展空间,从而培养成为综合性的双栖型人才。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