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莘莘
编辑:明天
宝宝又哭了,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是抱抱宝宝,还是亲亲宝宝?是喂宝宝喝奶,还是拿个小玩具逗逗宝宝,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库
宝宝不会说话,更不能发微信,饿了、不舒服了,或者不痛快了的时候,要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只能靠哭。靠哭闹获取照料者的注意力也不是人类宝宝的专利,尽管黑猩猩宝宝并不会像人类宝宝那样哭,但是当与母亲分离当时候,黑猩猩宝宝也会发出抗议的叫声,呼唤妈妈[1]。
同样,照料者对婴儿哭闹声作出反应也不是人类独有的行为。雌性狨猴也会在听到狨猴婴儿哭声的录音时试图接近狨猴婴儿[2]。还有研究发现这种反应甚至存在于物种之间——鹿妈妈会接近播放土拨鼠哭闹声的喇叭[3]。婴儿的哭闹可以说是维系婴儿与照料者关系的纽带,当中涉及了婴儿如何展现自己的生理状态以及照料人投入精力的策略,这两者在演化的过程中相互磨合、优化,这种协同演化对个体繁殖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对于人类而言,照顾宝宝的方式和习惯因地区和文化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是,考虑到婴儿哭闹在演化长河中的古老历史,研究人员认为父母对婴儿哭闹所作出的反应应该是天生的、根植在人类神经系统之中的行为,因而应该存在着一种跨文化跨地区的共通的行为模式。
图片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库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一组来自美国、意大利、中国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对来自11个国家的母婴互动进行了行为学研究,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4]。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阿根廷、比利时、巴西、喀麦隆、法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肯尼亚、韩国和美国等11个国家共招募了684对母婴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记录自然状态下的母婴交流,实验都在实验对象家中完成,通过摄像记录母亲听到婴儿哭闹时的反应。
摄像期间,房间里只有母亲、宝宝,和1名来自同一文化背景的女性研究员。婴儿持续哭闹3秒钟以上被算作1次有效的哭闹;两次有效哭闹之间的间隔不小于2秒钟;母亲在婴儿开始嚎哭之后的5秒内作出反应,被算作一次有效的反应行为;有效哭泣不足5次的母婴不算有效数据,被排除在外。
母亲的反应行为被分为5类,分别为:1)表达爱意(比如亲亲宝宝,跟宝宝说妈妈最爱你了);2)转移宝宝的注意力;3)照料(比如喂奶、拍嗝或者换尿布);4)将宝宝抱起;5)跟宝宝说话。
根据记录下的行为数据,研究人员计算了每种反应出现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也就是宝宝哭闹时妈妈所作出的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和未出现的概率之比。OR大于1说明,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大于未出现的可能性,OR值越大说明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越高。结果发现,在所有的11个国家中,“表达爱意”、“转移注意力”和“照料”的各国平均OR都小于1,也就是说妈妈在听到婴儿哭闹时并不太可能作出这些反应;而“将宝宝抱起”和“跟宝宝说话”这两类反应的各国平均OR均大于等于1,说明这两种行为是母亲听到婴儿哭闹时更可能作出的反应。
11个国家妈妈5种反应的OR值(平均值和97.5%的置信区间)。横线代表统计显著,也就是说,OR值高于横线,那么这种行为出现的概率显著高于这种行为不出现的概率。可以看出,在所有的11个国家中,5种反应类型中的表达爱意、转移注意力和照料的各国平均OR都小于1,而将宝宝抱起和跟宝宝说话这两类反应的各国平均OR均大于等于1,并且绝大多数高于统计显著线。说明把宝宝抱起来跟宝宝说话是11个国家妈妈的共同选择。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 翻译:莘莘
换言之,选择把宝宝抱起来跟宝宝说话是来自11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母亲们在听到婴儿哭闹之后的共同反应模式。母亲所处的文化环境并不会影响这种的反应模式,说明这种反应模式可能基于一种我们身上根深蒂固的生物神经机制。为了探究反应模式背后的神经机制,研究人员在接下来的实验中采用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去进一步了解母亲在听到婴儿嚎哭时的大脑活动。
研究人员一共进行了三组fMRI实验:
在第一组实验中,来自美国的新手妈妈们(宝宝平均年龄为3.5个月)会听到两组声音,分别是她们自己宝宝的哭声和白噪声;
在第二组实验中,来自中国的有一定经验的妈妈(宝宝平均年龄为7.6个月)会听到五组声音,分别为一般的婴儿哭声、一般的婴儿笑声、一般的婴儿咿呀说话声、成年女性的哭声和白噪声;
在第三组实验中,12名来自意大利的女性会听到两组声音,分别是1周岁大的婴儿哭声和白噪声。这12名实验对象中的6位是母亲,另外6位则不是。
在美国妈妈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听到白噪声,婴儿的哭声激活了妈妈们大脑中包括辅助运动区(SMA)在内的大片区域。类似地,在另外两组实验中,婴儿的哭声也激活了有经验的中国妈妈和意大利妈妈大脑中包括SMA、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以及颞上回(superior temporal gyrus)等区域。然而,没有当妈妈的意大利女性在听到婴儿哭声的时候,似乎并不会受到类似的影响。
两幅图分别为美国妈妈和中国妈妈听到婴儿哭闹声fMRI成像,尽管被激活的大脑区域不完全相同,但是可以看到,SMA(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颞上区(superior temporal cortex)和额下区都被激活。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 翻译:莘莘
大脑中的辅助运动区(SMA)主要负责运动的规划和准备、语言发音准备和声带运动的启动,而额下区和颞上区则分别与语言产生和处理复杂声音信号相关。换句话说,这些大脑区域的激活就意味着,当妈妈们听见婴儿哭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试图行动并准备开始说话。这个发现与行为学实验的结果相吻合,说明了为什么抱起并跟婴儿说话是一种跨文化地区的共通反应模式。
婴儿的哭闹并没有激活还没有当妈妈的实验对象的相应大脑区域,这也与此前已有的研究相吻合——相比于没当爸爸妈妈的人,爸爸妈妈们在听到婴儿哭声之后,脑中杏仁体(amygdala)和中间扣带回皮层(middle cingulate cortex)等涉及认知和情感调节的大脑区域激活程度更高,说明爸爸妈妈会对婴儿哭闹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反应,进而给予婴儿更多关注[5]。
之前的研究也发现,抱起哭闹的婴儿并和他/她说话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安抚大法。特别是抱着婴儿走动,可以有效减缓婴儿的哭泣、心率,肢体运动 [6]。这或许正说明这种反应模式之所以根植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是宝宝和照料者双方协同演化的结果。
研究妈妈对婴儿哭泣的反应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婴儿与照料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忽视婴儿的需求,或者不恰当地对待婴儿。相信无论是当了父母的人还是没当父母的人,都可以轻易地想象婴儿的哭闹能够令人多么烦躁不安,以至于以至于照料婴儿的人,甚至是父母,有时会因此情绪失控而伤害婴儿。
而某些特殊人群,比如产后抑郁或者滥用药物的妈妈,由婴儿哭闹所引起的大脑活动以及产生的行为都与普通健康人不同,因而存在更多的隐患[7,8,9]。通过类似的fMRI实验和行为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因为婴儿哭闹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和可能发生的不当行为,以及背后的神经机制,帮助人们预防类似的行为。
作者名片
排版:晓岚
题图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库
滑动阅读参考文献:
1. Mizuno Y, Takeshita H, Matsuzawa T (2006) Behavior of infant chimpanzees during the night in the first 4 months of life: Smiling and suckling in relation to behavioral state. Infancy 9:221–240.
2. Newman, J. D. (2007). Neural Circuits Underlying Crying and Cry Responding in Mammals.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182(2), 155–165.
3. Lingle S, Riede T (2014) Deer mothers are sensitive to infant distress vocalizations of diverse mammalian species. Am Nat 184:510–522.
4. Marc H. Bornstein, Diane L. Putnick, Paola Rigo, Gianluca Esposito, James E. Swain, Joan T. D. Suwalsky, Xueyun Su, Xiaoxia Du, Kaihua Zhang, Linda R. Cote, Nicola De Pisapia, and Paola Venuti Neurobiology of culturally common maternal responses to infant cry PNAS 2017 ;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October 23, 2017, doi:10.1073/pnas.1712022114
5. Seifritz E, et al. (2003) Differential sex-independent amygdala response to infant crying and laughing in parents versus nonparents. Biol Psychiatry 54:1367–1375.
6. Esposito G, et al. (2013) Infant calming responses during maternal carrying in humans and mice. Curr Biol 23:739–745.
7. Laurent HK, Ablow JC (2012) A cry in the dark: Depressed mothers show reduced neural activation to their own infant’s cry. Soc Cogn Affect Neurosci 7:125–134.
8. Pearson RM, Lightman SL, Evans J (2011) Attentional processing of infant emotion during late pregnancy and mother-infant relations after birth. Arch Women Ment Health 14:23–31.
9. Landi N, et al. (2011) Maternal neural responses to infant cries and faces: Relationships with substance use. Front Psychiatry 2:32.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本文来自果壳网
转载请联系授权: sns@guokr.com
投稿请联系scientificguokr@163.com
科研最新进展,学术最新动态
顶级学者的思考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