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晋北的惊艳“面花儿”

“山西文风数二定,数了定襄数平定”。定襄县自古以来文化遗产丰富、底蕴深厚,其中“定襄面塑”在全县境内和周边各县乃至整个晋北民间普遍流行,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繁多的艺术种类,形成了颇具代表性的艺术“奇葩”。2008年“面花·定襄面塑”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我们走进定襄县宏道镇阁街村,探访了定襄面塑传承人之一张秀婵。

A 八旬老人最擅长素色面塑

张秀婵,因擅长面塑、刺绣、剪纸,人称“三菊花儿”(与“三绝活”同音,得当地百姓尊称),今年已84岁高龄。

因事先联系,老人早已在自家土炕上摆好了制作“行头”。制作“行头”很普通,就是农家常用的面板、面杖以及一些剪子、锥子、镊子、梳子等,还有一些小黑豆等饰品。从老人的讲述中记者得知,定襄面塑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工具最“生活化”,而且家家都有,谁都可以上手。此外定襄面塑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分素色(纯面素色而制)和彩色(用彩面或彩绘而制)两种,老人最擅长的是素色面塑。素色面塑最传统,没有颜色的“打扮”,因此要想“出彩”,全凭“耍”手头的功夫。

老人说:“做面塑有诀窍,面要和得硬一些,便于塑形,还有最关键的是"起"面(发酵),没"起"到位和"起"过头都不行,正确的做法是手指按到面上,离开后指坑能很快弹起来,就叫"起"了,这和季节、水温等都有关系。”

瞅着面“起”了,老人不再多言,盘腿端坐在炕头,指挥女儿及乡邻帮手开始揉面、捏面塑,自己也拿起面团,快速地揉动翻腾着,之后拿起了剪刀等工具,或剪或捏或刻。灵巧的双手不时上下翻飞,很快一个“小雄狮”就“活生生”站在眼前。

记者从定襄县文化中心了解到:定襄面塑是将面粉发酵后,用手和简单工具塑制成各种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吉祥饰物等形状,或组成著名历史、神话、传说、戏剧故事,一种用彩色面或经蒸熟后施以彩绘、一种保留素色的民间面食塑制工艺品。其塑造风格,朴实简练,粗犷豪放,极具地方特色,被称为当地厨间的艺术、立体的漫画、节日的美食、民俗的载体。其一般用于民间婚丧嫁娶、敬神拜佛和岁时节令等民俗活动的礼品、供品和主打食品等,俗称“面人”“寒燕”。寒食、清明时做“寒燕”,把各种方寸大小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面塑插在酸枣枝上,如同树上群燕,据说这和怀念敬仰介子推、寒食禁火的典故有关。此外当地民间有“七月十五送面羊,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元末,人们为推翻蒙古统治者,利用七月十五送面羊的习俗,在面人面羊里夹纸条约定八月十五一齐举事,推翻了蒙元统治。

忻州市文化局资深研究人士田雷说:“面塑是远古人类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的综合遗存,它的起源应当和人类开始食用面食为同时期,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国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内容,是研究历史、民俗、雕塑、美学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和活化石。”

B 绝活来自手把手亲授

张秀婵的姥爷是个厨子,姥姥是面塑个中好手,妈妈也是个面塑巧妇,张秀婵从帮手到学徒再到小巧手,手艺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

张秀婵告诉记者,在当地女儿出嫁时,母亲要蒸“玉兔驮仙桃”和“金鱼背石榴”礼馍陪嫁,寓意榴开百子、多福多寿。婴儿诞生时蒸一对形似乳房的馍在上面爬三四个娃娃,取名“催产娃娃”“下奶馍馍”。老人过寿,儿女们要送“九狮拱菊”,以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多子多孙,表达对老人们的孝敬之心。人离世时,又以礼馍表示祭奠。乡里人盖房上梁时,要蒸硕大的礼馍供奉。全年各个岁时节日的祭祀活动,礼馍造型更是丰富多彩。春节时的定襄面塑主要是枣山,用于供奉灶神。二月二再开山,也就是家里人一起吃枣山。清明寒食节捏“寒燕儿”,七月十五蒸面人,祭祖上坟等,由此可以说到了近代,定襄面塑循时应节,随风入俗,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田雷说:“定襄面塑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当地民俗活动,人们互相馈赠面塑,表达祝福,传递友情,不仅密切了关系,增进了友谊,而且更加丰富了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记者了解到,定襄面塑在民间的传承,大体上是以家庭、家族中的女性为主的口口相传,手把手亲授,母带女,婆带媳,同辈的姑嫂姐妹大带小,相互传授沿袭下来。还有的村寨中女性群体间的传授,东村的巧女嫁至西村,山里的嫁到山外,周围自然有一群喜爱捏面馍、绣花、剪纸的。她们既继承长辈的艺术,又负责传授给下一代;她们不仅传承技艺,同时也传递民俗观念和文化。办红白喜事必请几位巧妇到家中捏礼馍,其他爱好者会相约而至,聚在一起既帮忙又学艺,甚至创新出不同效果。

C 面塑传承得益于重视和发掘

为展示更拿手的绝活,张秀婵老人打电话叫来一位高徒。直至高徒进门,大家才知道高徒是一位年已七旬的男子叫梁志明。

梁志明与张秀婵老人分工合作,两人一会儿捏个圆鼓鼓的肚子,一会儿捏个长长的胳膊,一会儿又捏个胖嘟嘟的小腿,之后再点缀个“屁帘”,最后安上三个娃娃头。这个三头娃娃此时头尾相连,彼此相依,顺看倒看竟成了活脱脱的六个娃娃,彼此已分不清谁是谁的头,谁是谁的身了。此时,大家才得知这是张秀婵老人的独创作品,名叫“辨不清”,1994年她靠着这件作品参加文化部组织的活动,入选“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此后该作品参展参赛屡获殊荣。

张秀婵说:“我的面塑手艺得到最好发展,事实上还是得益于县里对这一块的重视和发掘。”据了解,“文革”以后,定襄县文化事业得以恢复发展,特别是面塑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得到了很好发掘。2008年,定襄面塑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民间面塑巧手张秀婵、闫来时、续爱花等3人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襄面塑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又有丁芳莲、梁志明2人成为省级传承人。

田雷说:“近年来,定襄面塑作品参加了法国、丹麦、新加坡等国的巡回展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等系列活动,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好评,而且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2009年以来,忻州市委市政府、定襄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多个文件,使定襄面塑艺术得到了传承、保护和发展,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如今定襄面塑得到多元发展,捏花馍的传承形式也有所改变。有的捏花馍高手被县、市、省级的酒店、商家请去搞制作,并举办培训班传艺。许多从事民俗和民间艺术研究的专家,把定襄面塑的造型艺术与剪纸、刺绣、玩具、雕刻、泥塑等民间艺术的造型体系、美学体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去研究,更加创新了艺术,扩展了品种。为进一步推动该县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定襄县制定了《定襄县建设“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2016年发展规划》,启动了以面塑艺术为代表,打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行动,2014年,定襄县以面塑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成功申报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受到文化部命名表彰,由此“定襄面塑”—“面花儿”这朵艺术奇葩,正灿烂地绽放在广袤的晋北大地上。

非遗小档案

定襄面塑制作的目的是为了现实生活的需要,可食用的礼馍保持了面粉的质地美等。其塑造出的形象粗犷豪放、朴实丰厚;内容则包罗万象,灵活多样。其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形式,成为当地民俗文化和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丰富了民俗文化,保护了传统文化,发展了群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定襄面塑基本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而成的极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形式,制作过程对使用原料有了很大的升值,制成的面塑成为民间工艺品,其中艺术含量带来的利润空间较大。定襄全县每年大约制作商品面塑1万份,全年约可增收450万元。此外晋北许多大餐饮酒店、饭店从定襄县聘请了捏馍高手、面塑能人常年制作面点,据不完全统计,定襄县受聘于周边地区的面塑巧手约有100余人,年收入也在500万元左右。

因定襄县家家户户都会捏花馍、捏面人,本地用于礼仪活动的面塑都是自己制作或邻里相帮,其中所节省的潜在费用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