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大举行了一次校友联欢会。
身形消瘦的魏延政拄着拐杖跛足而行,他是特意从上海来到北京,参加这次校友聚会的。
看着同窗好友依然如往昔般欢谈笑闹,魏延政只是静坐于旁边一隅,静静地认真地听着。
这时一位93级的学长,忍不住开玩笑问他:“哥们儿打球伤着腿了吧?”
魏延政拍了拍自己的右腿,和气道:“我这条右腿是假的。”
这时的魏延政已经身患癌症,并得知自己已时日无多了。
一、北大才子,成于少年
魏延政是谁?
从小到大,他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从顶级的名校一路走来,最后出任华为总裁助理,他的人生不可谓不成功。翻开他的履历,每一条似乎都闪耀着光芒,每一个字拆开来都似乎书写着“精英”二字。
魏延政祖辈原本是北京人,他的父母响应国家号召,来到祖国边陲进行支教,从此扎根在了新疆。
1975年6月6日,魏延政在乌鲁木齐诞生。
1994年高考,他如愿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学校,取得了计算机与经济学双学位。
毕业之后,他又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研究生,并担任了助教。魏延政对技术的热衷钻研和执教岗位上的优秀,令导师对他十分满意。
于是当他向导师提出想攻读博士学位时,原本出身剑桥的导师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魏延政推荐到自己的母校。
但魏延政查阅资料之后了解到,南安普顿大学在人工智能信息检索领域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对他的吸引力更大。于是他婉言谢绝了导师的好意,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通过了极为严格的重重筛选及考核,获取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计算机博士的offer。
在90年代,出国求学之后留在海外的比比皆是,选择回国工作的相较之下并不多。
而魏延政回国了。
长期在海外漂泊的人,思乡之情是很重的。
毕业之后的魏延政顺理成章进入了英国一所研究院从事电信方面的工作,工作十分稳定,公司也注重培养人才,还公费送他到伦敦大学就读在职MBA。
忽然想回国了,是源于一次“误会”。
原本研究院里仅有魏延政一个中国人,亚洲人都极为少见。可有一天食堂里却来了一群亚洲面孔。
他们讲着普通话,这让魏延政产生了一种好似突然回到家乡的错觉。于是他驻足,好奇地观望,谁知这群国人同胞还喊他手脚快点,赶紧吃完要去开会了。
原来他们把他当成自己同事了。
猝不及防的“海外认亲”,让魏延政和华为驻欧团队误打误撞,结下了缘分。后来魏延政回国,也亏了这次偶遇,顺理成章也就进入了华为。
“其实我读硕士博士这些年一直一个人在国外,挺想回国的。在英国找工作也是看看能不能找到。找不到可能直接就回来了。结果找到了,就打算积累几年海外工作经验,最终还是要回国的,因为国内需要我这个专业。”
进入华为,魏延政并不是奔着高薪去的,他打算回到“这片升腾的热土,随着每个分子一起跳动。”
而华为的团队也并没有允诺他多少。因为这次入职,他的职业身份从一名技术者转而进入了营销部,几乎是完全从零开始。
他也没为自己争取什么,只说给他一年时间,干不好,自己走人。
就这样,魏延政进入了华为深圳总部,主要工作是无线产品及战略规划。
半年之后,他在华为两次内部营销大比武中夺冠,宣告他从电信工程师到营销专家的华丽转身。
2009年,转职后的魏延政被调往上海无线产品管理部,进入了华为的核心部门。
未来华为的战略规划,都会从这里发出信号。
同年,魏延政的爱情也开了花。
他在上海邂逅了往后他将携手一生的姑娘:孙艺玮。
孙艺玮是一个美丽又开朗活泼的姑娘,曾经也有留学新加坡的经历,相似的经历让他们迅速地走到了一起。
魏延政觉得,海外留过学的,都吃过了不少苦,也都比较自立。相处下来,很快都认定了彼此,长年漂泊的生涯也让魏延政无比渴望家庭的温暖,很快他们就组成了一个小家庭。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以为往后的生活会充满阳光与鲜花时,生活狠狠给了他一记重锤。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11年,魏延政36岁时,他收到一纸写有“透明细胞肉瘤”的诊断书。
这是一种相当罕见的恶性肿瘤,现有的化疗药物对此基本无效,医生宣告了他可见的死亡。
那时,他才和自己的妻子结婚半年,妻子也刚怀孕4个月。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这个学业、事业、爱情都收获满满的天之骄子瞬间跌落谷底。
确诊绝症的当晚,他与妻子就在黑暗中静静对视着,一夜无语,一夜无眠。他们顾及对方,极力忍住不让自己哭出来,生怕对方受不了。
他的妻子难以接受这样的噩耗,挺着大肚子,一家医院一家医院地跑,得到的结果却总是建议截肢。
面对既成事实的一切,魏延政有些茫然。
岳父发来短信,“小子,人生总有风浪。在你的年纪,你已经历太多。我们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短信还没有读完,他就茫然地看着天花板,任泪水没有节制地流下。
当时魏延政是在地铁里,他没有躲开人群的视线,也不想躲开。几个好心的哥们问他“没事吧?”他呜咽着回答“没事,没事。”到他下了站,几个好心人仍是不放心跟了出来,“真的没事?”魏延政回答“真的没事”“我不会卧轨的。”
他们不放心地又跟了几步,见他准备离开地铁,才放下心回去了。
很快,魏延政进行了第一次手术。
这次手术他保留了脚,没有截肢。手术过后休养了几个月之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可是好景不长,复查的时候,他被查出癌细胞已经发生了骨转移,肺部也发现多处病灶。
原本癌细胞的骨转移只会发生在这个疾病的最后阶段,但距离死亡越来越近时,魏延政反而开始变得坚强起来。“我不愿再脆弱。”
第二次手术,他义无反顾选择了截肢。
医生劝阻,理由是既然已经活不过至多半年,那不如进行保守治疗,也少受点罪。
但魏延政认为,既然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那不如“挣得一天是一天”,多活一天,便是自己赚了。
于是他经过大量查阅资料,最后采取了截肢+断食+化疗的疗法。通过人脉关系与国外的肿瘤疾病专家取得联系后,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做法。
半年的时间里,魏延政先后采取了3次断食,时长分别是20天、24天以及30天。在断食期内,除了矿泉水,他什么也不吃。
然而惊人的毅力没有阻止癌细胞在他体内继续肆虐蔓延,他的情况越来越恶化,以至于他察觉到是时候该和亲人告别了。
原本为了避免对自己年事已高的父母造成巨大的打击,魏延政从确诊到截肢手术这段时间里,没有向父母走漏过半点风声。
直到化疗结束时,他才回到老家,回到父母的身旁。
听闻这样的消息,老父亲感到难以置信:“不可能!癌症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啊!”
高三那年,他的父母已经经历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年事已高,他却又要让自己的父母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对含辛茹苦将自己抚养长大的父母,愧疚和无力缠绕着魏延政。
三、要是我很想你,你还能回来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魏延政身体里的肿瘤一天天长大。
这时医生能为魏延政做的事情已经不多了,手术切除也已经不能再做。魏延政回到家里和妻子说明情况之后,两人相对沉默。
这时,刚满4岁的儿子从另一间屋子跑了过来,手里拿了一张不成画的涂鸦。
儿子问他,“爸爸,你得了癌症,要是我很想你,你还能回来吗?”
接着他把画给了魏延政,说“要是你没有了,这是我送给你的最好礼物。”
魏延政心里一阵酸楚,只能把儿子抱在怀里,安慰儿子,“爸爸不会有事的。”
那天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自己时间已经不多了,究竟能给孩子留下什么?自己究竟想要教给一个4岁的孩子什么?
思前想后,他决定给儿子留下三句话。
儿子放学之后,他拉着孩子的手将他带到黑板前,写下了四个字“智力,毅力”。
小时候就很聪明的孩子,如果缺乏毅力,很容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最终泯然众人。
这是他想教给儿子的第一课,人生在世,做事第一要靠聪明,第二要靠长年累月、一定要将之完成并做好的决心。
魏延政接着将孩子带到黑板前,写下“朋友,助力”。
往后的日子里,儿子将逐渐长大,最后步入社会。在社会里讨生活,做人在先,做事在后。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而自己在往后的日子里也已经帮不了自己的儿子,只能叮嘱他多交朋友,真诚待人,彼此互相帮助,才能做成大事。在成为别人助力的同时,也收到朋友的助力。
第三天,魏延政教给儿子的,是“眼界和定力”。
当一个人步入了社会,能力逐渐边大,能做的事越多,眼界自然也就更加开阔。
这时许多人和事都想找到他,好坏掺杂,这时就需要有足够的定力,才能禁得住诱惑、多做好事,少犯些错误。
将这三句话悉数教给儿子之后,不管他是否真的清楚理解,他每天都需要给魏延政背一遍,这让魏延政感到欣慰。尽管往后的日子他不得不缺席,他希望他的儿子能通过记住这三句话,明白父爱从未远去,父亲一直在陪伴着他。
最后几个月里,魏延政病得很重,讲话也已经十分困难了。但他仍然强撑着,给儿子讲了许多故事,讲三国演义,桃园结义、讲曹操和刘关张,他希望借助故事,让儿子更好理解这三句话的含义。
四、笑着,向死而生
在魏延政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的身体已经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由于胸腔大面积积液,使得呼吸十分困难,甚至连续几天无法进食。他不得不住进了医院接受治疗。
但状况好些时,他仍然做了许多事:读书、看报、写字、思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社会。
在康复中心进行训练时,其他病友都是愁眉苦脸。可魏延政不一样,每当有了一点小进步,他就会爽朗地大笑,希望用这种乐观的心态去感染更多人。
他梦见过自己和儿子一起回到了北大的学堂。
开学第一天里,为他们上课的老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和这些年轻人一起读书。
他清楚地记得在梦里他是这样回答的:“读书是个一辈子的事,我用我一生的经历去分享读书。我的生命已离不开这芳草青青的校园,我愿把全部生命撒尽在永远年轻的大学校园。”
从13年确诊绝症以后,魏延政就开始在养病的同时尝试做独立咨询,帮助企业做一些特定项目,还开了讲座,解决一些管理类问题。思科北京、苏州金龙客车、重庆长安汽车、顺德美的电器……国内外大品牌企业,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反响也十分热烈。
他的课堂充满了趣味性,也都指向了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每一次讲座,都是一次愉快的合作。”魏延政笑着说。
而后,魏延政进了复旦校园,去现场听了王德峰老师的哲学课。
15年《北大人》年刊,一个满载着顶级专家院士等“高大上”人物文章的刊物,因被魏延政的精神打动,收录并极力推荐魏延政的文章《读书吧,虽然这些知识终将随我们的生命而去》。
尽管缠绵病榻,魏延政仍旧笔耕不辍。2016年,魏延政个人文集《天涯若比邻》在校友的大力帮助下出版。
尽管给孩子留了三句话,可他最终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决定将这本书留给他,作为他成长教育的宗旨。
他也希望,这些毕生所学的知识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能够让读者有一些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人生的思考。这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遗产。
2016年8月8日,已经与癌症相抗五年的魏延政永远地盍上双眼。
他最后的一条朋友圈也定格在了这一天:
“本是写给我的挚爱的妻子、儿子的,也分享给更多人吧,希望能有所共鸣。这世界我曾经来过,很美好。也许该是时候了,我的坚强、努力已经用过去多年的实践证明,现在已经是天命不可违了,我已无须再用一个骷髅架子的身躯证明更多。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该是时候说再见了。”
结语
哲学家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向死的过程,这是生命终极意义的倒计时法——
只有明晰了“死”,才能有“生”,才能明白究竟活着,最想要做的是什么,最珍惜的是什么。
而魏延政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时光里,为我们诠释了这一点。如今已是2022年,仍然还有许多人时不时想起魏延政。
尽管他在世仅有41年,却活出了生命的厚度,活得足够精彩。
他坚韧和乐观的精神打动了无数人。
正如网友评论:“面对死亡这个人生的终极挑战,明知希望渺茫也不放弃,即使身陷绝境也会想着照亮他人,魏延政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乐观,不过是戴着枷锁也要前行;所谓勇敢,不过是心有所爱,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去承担。”
魏延政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应有的重量与力量。
参考资料
《天涯若比邻》,魏延政
文摘报:《笑着,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