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丁稚鸿,原名国璧,一名枫,一九三九年生,四川广元昭化(今属青川县)人。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李白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诗词学会、绵阳诗词楹联学会理事,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新加坡“新风诗协会”名誉会长。有《听雨轩诗联集》、《闻涛阁集》、《千古一诗人》等专著出版。专著《闻涛阁集》获首届“中华诗词著作家金声奖”。其传略和作品被收入《新中国诗词三百家》。
丁稚鸿先生
“太极拳”是中华武林最高境界之武术,也是中华之国粹。它不仅在技击方面有其独到的战术品格,其强身健体方面功能尤为显著。今天练太极拳的人遍布世界各地,门派粉呈,百花齐放,尤其在老年人中,都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其壮丽景象,创历史之最。读大学时我曾学过杨式太极拳和长拳,走上工作岗位则没有坚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中华“和式太极拳”总会会长和有禄之嫡传弟子、河南援江指挥部监理秦旭普先生结缘,于是参加了“和式太极拳协会”。
和式太极拳发源于黄河岸边的河南温县赵堡镇,因为老祖宗留下了“传内不传外”的家训,二百余年来,很少有人知道。如今,国家为弘扬中华文化遗产,将和式太极拳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佳丽,发扬光大,这也是一件公德无量的事。
“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为一代宗师和兆元,他取道家“天人合一”、儒家“和顺中正”和医学家“通经活络”之理论为指导,融儒、道、医三者为一体,注重中正柔顺,自然圆活,达到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技击访身的效果。和兆元先生因为有一身非凡的武功,在清朝道光年间官至武信郎(也就是皇帝身边的卫队长吧)。他的“外保君王内保身,全凭太极真精神”的训示,便概括了和式太极拳在报国强身方面的全部要义。下面我就自己的练习体会,谈几点感悟。
开天辟地说“太”字
“太”是“极大”的意思。古时“大太”二字并未分开,后来为了让“太”字与“大”字分开,便在“大”字下加一点,故有“大”与“太”之别。“极”是极大。“太极”即只能有其一,不能有其二。古人讲的“太一”、“太极”,二者皆指宇宙万物形成的混元之气,笼而统之,充满了整个宇宙,所以《礼记·礼运》说:“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可见,“太极”之大,囊括天地万物,故《易·系词上》说:“易有太极,是分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于元气的运动而分出阴阳,由阴阳而生出四时,由四时而生出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周易中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即从而得之。由此可知:太极拳,乃取天地自然之理,是拳中之最高境界者。它与八卦掌都源于周易,属内家拳,既含技击,又含养生,是内外兼修的最好选择,也是它与外家拳的分野之处。
网上为“太极拳”之名起于何时而争论不休。我以为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无论谁创造了太极拳,也无论谁继承了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别人,融会贯通,继承发展,独具风格,旌旗别树,具有自己独特的养身和技击功效,如此则都是应该称赞的。有相同的招式和名称,并不能说谁模仿了谁,或是谁继承了谁。比如“京剧”,乃徽班进京后,改名京剧
。而京剧中又流派纷呈,如旦角中就有梅、陈、旬、尚,生角中又分为马、潭、麒、余,花脸、老旦亦各有师承并个立门派,他们却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和高度赞许,没有人指责他们的不是。后人继承了前人,而又高出前人,独成一派,这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否则,就会停止不前,就会僵死。“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才是推动科学、技术、文化、经济发展的至理名言。我敢说:梅兰芳等大师创造了历史,如果今天的京剧舞台仍然是满台的梅兰芳们,那么,京剧到此亦可休矣!又比如。先人所创造的汉字,后人一直沿用,你不能说只许你用,不许他用。关键在于你怎样用出新意、用出变化。“太极拳”之名起源于何时、何人,作为历史研究可以,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研究以强身健体为目的者大可不必计较。争个谁先谁后,谁是老子,谁是儿子,非智者所为也。
撇开姓氏说“和”字
我说“撇开姓氏说和字”,是因为该拳的创始人和兆元先生姓“和”。我们应该把姓氏与拳义区别开来,不要把“和”字限制在一个家族之内。要弘扬拳种,应该在它的意义上去挖掘。为什么和兆元先生创立该拳时要学习《中庸》等儒家精典?查找古代典籍,便可从中找到答案。《礼记·中庸》中说:“发而皆中节(规矩),谓之和。”《易·乾》卦中说:“保和大和(即太和)乃贞利(吉祥顺利)”。《晋书·挚虞传》说:“施之金石(指乐器),则音韵和谐。”《广韵》说:“不坚不柔”(即刚柔适度)。《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易·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礼于义。”《荀子》:“血气和平,而意志广大。”等等,
皆指人与人和国与国之间,应和谐相处,礼貌谦让,有礼有节。老祖宗创造太极拳,也要求我们练拳者首先要培养一种高尚的人格,养成和谐、和顺、和平、和气、中正和美、不骄不噪、平和冲淡、与人为善的美德,只有这样,才会有益于身心。不要会那么两招,就想与楚霸王较技,那是自找没趣。当然,也不能借弘扬传统而把利益放在首位,更不要动不动就争强好胜,显己之长,论人之短,那是素质低下的表现,为智者所不取。窃以为,练习太极拳(无论哪个门派)的人,注重培养高尚品德与情操,把人格与拳格融为一体,才称得上有境界的练家。
为人处世说“圆”字
练习“和式太极拳”,过去又称为“耍拳”。所谓“耍”,就是顺其自然,既要用意,又不经意,即在有意无意之间运招,如孩童之玩耍,这样便可以作到调理阴阳,使之气血畅通,与天地、自然合而为一。要作到与天地、自然合而为一,最大的奥妙是讲求一个“圆”字。“圆”是大宇宙的总体形象,也是“太极”的总体形象。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笼罩在一个“圆”字之内。
和有禄先生的《和式太极拳》一文中要求:“着势中的劲力运行及转关换势,由身、步、两胁、两肩、两肘、腰及两胯、两膝、两足不同方向的圆弧运动协调配合,互为轮轴,完成身体各部位的公转、自转。即大圆套小圆,小圆套大圆,浑身都是圆。以内气行之,如九曲之珠,无往不利,以形成浑厚的圆转之劲。着势之间,劲断意不断,势势相承。”
这一段是说,以太极之大圆统帅无数小圆,在圆转流动中走架取式,如行云流水般变换虚实。君不见:整个宇宙是圆的,星球是圆的,山中的树木是圆的,河里的石头是圆的,人和自然界凡能自动运转或在外力推动下自由运行的事物,其形体无不是圆的(或椭圆的)。不圆则不能融入世界。星球如是方的,便无法自由运转;树木是方的,狂风就会伤及它的表面;石头是方的,它就无法汇入江河;人的性格如果是方的,他就无法融入人群而被孤置一边。所谓“方脑袋”,就是指思想不会转弯,僵化死板的人。
孔子说:“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即为圆,“矩”即为方。有人说:“处世要圆,做人要方”,这里是指要和谐处世,才能溶入时代潮流,“与时俱进”;而“做人要方”是指立身要正,不媚俗,不舔贴吹捧,甚至无所不用其极。“个性”是要的,但“个性”的含义是指事业的独创性和人格的崇高性,决不是无知者的争强好胜或是性格怪异不溶于时的人。满身是刺,满头长角,谁也不愿与之为伍。比如今日之官场,处处方正,则处处袢脚,非把你搬开不可。
和拳所讲的“中正圆活”,正是所谓讲“规矩”。太极拳要求“中正圆活”,就是要求练拳的人必须与自然融为一体,作到为人中正,处世圆活,如此,既符合自然的变化法则,也符合做人的处世原则;既能强身健体,也能陶冶性情。懂得“规矩”,顺应自然,就能能圆融和美,就能在立身中正的同时,作到通行无阻。本人曾写过一首《无题》诗,其实就是说的人从自然中应该得到什么启迪:
宇宙如穹奥难言,人间无处不圈圈。
千林枝干皆成拄,万里星空尽是圆。
挡道金石成异类,遮天云雾碍晴岚。
请君但看河中石,棱角磨光始向前。
丁稚鸿 庚寅岁暮于闻涛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