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学生体质健康和运动水平,“弱者”花四五分钟跑个1000米就会吐,“强者”从非体育生走上了亚运会领奖台。这样的现象,同时存在于一座大学校园里。12月1日,东华大学出台一部征求意见稿,即将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体育、美育工作的实施办法。
在10月中办国办就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发文后,这一步在全国高校中走出的体育全面教改先手棋,用五大类20条举措“真刀真枪动真格”,试图让高三入校时的“体弱者”越来越少,也让在校期间诞生的竞技冠军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以体育人”不只是抓学生个体,同样抓各个院系总体。《办法》提出,将体育工作效果纳入学校二级单位群体考评,获得“优秀称号”二级单位学生体质测试成就合格率必须达到95%以上。这意味着,就像抓就业率一样抓体测合格率,95%讲真的“硬指标”,不达标、不评优!
【个性化选修,达参赛水平】
有人这样评价大学生:论英语水平,高三是峰值;论体育水平,高三是低谷。“你去看看大操场上,大一新生跑1000米体测,留下多少呕吐物……”说起这事,东华大学体育部主任朱江华显得惋惜。事实上,2014年时制订的千米长跑“国家标准”,已经将及格线从3分多钟“延长”到了4分多钟,但不合格率依然较高。从上肢力量看,差不多半数大一男生,连1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
针对“身体危机”,东华大学的“新办法”将体育课拉长、变宽,不仅可以选修“小众专项”课程,而且贯穿整个学制,还对1.4万多名本科生、7000多名硕博研究生甚至4000多名留学生实现全覆盖。通过几年来推进“大学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全校以三大球、三小球、三特色(旱地冰球、攀岩、健身操)9个运动项目为主体,将传统体育课改为体育俱乐部,学生可自由选择入会上课。
比如篮球课,分为1、2、3、4四期,建议大一修2期、大二大三各修1期,最终让每个修课者掌握一门可以终身为伴的体育技能,达到可参赛甚至当裁判的“准专业”水平。当然,除了144个总学时的必修“第一课堂”,还保证学生每周至少3次课外体锻,在App上“打卡”。总之,在本科4年中,每年体测一次,取成绩最高者,考察达标与否。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校党委书记刘承功在现场会上谈及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的精辟论述,也引用了清华大学“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标语口号。他表示,与中央要求对标,与成才需求对表,五育之中“弱于体美”仍是尴尬现实。“想法”变“做法”,才能用行动破解“五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体美教育打赢“翻身仗”。
【非专业学子,变专业选手】
谁说高校里健将级运动员都是退役后才入学的?大学难道培养不出土生土长的在国际大赛上拿牌的选手?
最令朱江华骄傲的是,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撑竿跳高比赛的银牌获得者姚捷,就是自己带教的硕士生。姚捷曾经只在体校待过几个月,被招入东华后就读市场营销本科专业。这位普通学生在校期间被选入国家队,如今同时修读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
“课内教会、社团勤练、业余常赛”,这一体育综合解决方案让爱运动的学子争金夺银,也让宅宿舍的学子阳光强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从射击到冰壶,从龙舟到桨板,东华全校现有40支不同项目的校运动队,包括约700名校队队员,从队伍数量看甚至比体育专业院校还多,有能力参加几乎所有大运会项目。
按我国高校的体育社团配置比例,在校生规模3万人以下的院校,体育社团不少于20个,而东华大学达到65个,覆盖3000多名社员,攀岩、电竞甚至魔方社团都应有尽有。
体育如果上出“金课”、开出“金团”,甚至可以成为学生未来的深造方向。王婉婉原是东华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学生,在交谊舞课上,她以舞为乐,课余常和老师楼晓娟探讨技艺,交流心得。毕业后,王婉婉毫不犹豫选择上海体院的舞编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
无独有偶。袁潇的父亲当年与“华纺”足球队擦肩而过,从小踢球的袁潇对这支曾包揽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等三大赛事冠军的男足劲旅心向往之。2015年袁潇如愿考入东华后,不仅当上了校高水平男子足球队队长,比赛之余还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去年也已被保研至人文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以社团主体,靠场馆造血】
那么,如此庞大的体育教育体系,靠全校体育部三四十名教师如何支撑?朱江华坦言,靠以体育社团为主体的“自我造血”。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带队参加亚洲大学生攀岩比赛的他,对新国大的攀岩社团感佩不已。
原来,这座大学既无体育课程设置,也无体育教师在编。几十个体育社团全是学生骨干里外张罗,就连这样的洲际大赛也是社团承办,充分锻炼组织和运营能力。如今,东华大学健身房也是如此模式,由大学生自主经营,以10元左右的低门槛对外开放。
软件之外,硬件同样不可或缺。比起海外名校各种各样的体育场馆,甚至座席人数超过全校人数的大型场地,国内高校体育基建还不完善不到位。从斯坦福大学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内除了二三十名体育教师,还外聘两三百名专业教练带团带队;其体育设施不仅每年有千万级美元的社会捐赠,还有包括高水平赛事转播等在内的过亿美元级别的经营收入。
东华有了新《办法》,同样也在想办法,在校教育发展基金下专设体育发展基金。例如位于松江校区的水上中心,获得企业百余万元赞助;又如校队得到企业冠名,每年也有百万级资助;甚至其体育馆也争取冠名,在五年周期内运维自如。
校体育部党总支书记沈洁表示,面向人人的学校体育,不是做一两个盆景,真正将“每一片操场、每一处体育馆、每一块运动场地”打造成体育育人主阵地,让学生参与的“每一次体育教学课、每一次课外体育活动、每一场体育竞赛”都成为全面育人大课堂。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内图来源:东华大学
来源: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