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新加坡模特Duan Mei Yue
何谓“美”?如何定义“美”?变美的意义是什么?——这几个现时代人们越来越深度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如今的女性,日渐进入“自我觉醒”状态,越来越“不为悦己者容”而更愿意讨好和关爱自己,对于美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就好,要追求美,但也要有懂得“适可而止”的智慧,这中间,涉及了心理学上的几个概念,如自恋性人格,如完美化倾向,再如消极完美主义和过度理想化等。
■新快报记者 陈斌/文 CFP/图
1
脸部缺陷全占, 大牌为何垂青?
首先与各位读者分享一个励志故事。
刚过去的“2019春夏纽约时装周”上,两位亚洲面孔的模特引人瞩目,一位是19岁的中国模特贾晨宇,被媒体调侃为“一双丹凤眼,撞脸林永健”;另一位是18岁的新加坡模特Duan Mei Yue,这姑娘宽眼距、三白眼、塌鼻梁、圆鼻头……基本上亚洲人最不喜欢的脸部缺陷,她全占了,可是她却在时装周上出尽了风头,引发了新一轮审美讨论。
Duan Mei Yue的这种面相,确实从小受尽了同学的欺负,骂她、孤立她甚至虐待她,所以那时候的她,自然而然地自卑,尽管处于“花季少女”的阶段,但她的生活真的一点不“花季”,为了不再让自己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她也尝试画眼线、戴美瞳、贴双眼皮,把自己塑造成流行的“网红脸”。
可这样做的结果,并没有让她觉得开心,反而更感到焦虑、痛苦和无助,受父亲的影响,画画成了她发泄和排解这些不良情绪的方法,在绘画和斑斓的色彩中,她渐渐与自己和解,与这个她曾经认为的“充满恶意的世界”和解。
然后,178厘米的身高,让她天然有优势可以踏足模特行业,于是2017年她正式入行。
如今站在T台上的她,已经完全打开了心结,灵动活泼,俏皮帅酷,不但坦然接受了自己的五官,也越来越欣赏自己,2018年Dior春夏高定天桥秀,她惊艳四座,紧跟着Chanel来邀她拍广告,Gucci也找上来要合作,Duan Mei Yue完成了“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她还是那个她,但又不完全是那个她。
2
追求完美,并不代表要吹毛求疵
生活中,有一些人对“美”的追求堪称“极致”,甚至有点“吹毛求疵”。
但很可能他们所追求的“美”,并非真正美学意义上的“美”,而更可能被归为“刻板教条式”的“美”,是没有“灵魂”“空洞”的“人云亦云”。
时尚大师Kevyn Aucoin曾经说过:完美是最无聊的,如果一张脸上没有任何“错误”,那它根本就不值一提——这句话也可以作为长得并不美的18岁模特Duan Mei Yue逆袭的诠释。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美”的“无限追求”的举动,可以被称为是某种“完美化倾向”,这种倾向并不一定是健康的,它更可能带有“消极完美主义”的影子。
“消极完美主义”可以理解为给自己制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高标准,然后为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完美”,心理上随之而产生超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一方面降低了个体心理调适的速度和能力,另一方面实际上反而提高了失败的可能性,让自己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在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中,“消极完美主义者”表现出来的“正性情绪”较少,其过于在意缺点,而让他们不能全神贯注地关注工作或生活,思想负担过重,导致心情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状态,于是“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某种效果”的他们,反而更难达成心愿目标,如此往复,心境自然越来越恶劣。
“消极完美主义”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习得的。在个体成长阶段,特别是幼儿期,父母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孩子赋予一定的期望,如果期望在适度范围内,那么是比较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的,反之如果对孩子期望过高、超出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就容易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消极完美主义”的特质。
比如家长只在孩子表现好时才给予赞赏,而在孩子犯错时大加指责甚至暴力惩罚,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构建起一个概念——父母对自己的赞赏是有条件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只有尽善尽美才可能赢得父母的认可,犯错误很可怕”这样的观念,一旦这种观念在孩子的认知当中固化,“消极完美主义”的元素就被注入到孩子的人格结构中,使其成为“消极完美主义”的“候选人”。
人在幼年时对环境的无能感和无力感而产生的自卑感,也同样会导致“消极完美主义”,即便后来环境有所改善,他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对现实环境的恐惧也依然根深蒂固,从而让他们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处于近乎苛求的状态,这并不是出于生活本意,而是为了填补他们自己内心的自卑,减少被他们“臆想”出来的现实带给他们的痛苦……
3
避免过度理想化,懂得“适可而止”
每个人都希望追求“至善”,都希望自己能够“完美”,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有句话说“聪明的人懂得乘风而上,大智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实在是人生智慧。
追求美、追求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状态,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要适度。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过度理想化”,指“潜意识的思维结构满足真实需要”的动力过程。
对一个人来说,任何行为都有价值和意义,“理想化”本质上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是忽略或否认与“完美”不符的特性的。精神分析领域中,“理想化”是指“把爱的对象视为完美无缺的心理过程”,举个例子,如果亲生父母离异或某一方意外离世,那么被继父母冷落的孩子往往会幻想失去的亲人是多么“完美无缺”,并将这印象固化在思维中——这就是“理想化”。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理想化”父母的需要,这是健康心理发展的一个基本过程,如果父母总是太过频繁给孩子带来挫折感或失望,再或是这些感受对孩子的冲击太过强烈,孩子就无法将父母“理想化”,这会造成孩子内心始终保有一个“想要理想化他人”的愿望,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停去将一些重要的他人“理想化”,被“理想化”者任何一点不完美都会让他无法容忍。
在“理想化”父母的过程中,孩子其实也是逐步将内心的幻想与外界的现实相互对比和验证,逐步发现父母并不是全能,这不可避免会带来失望和挫折感,但与此同时,孩子也是在这些“不至于被压垮”的挫折和“不至于太强烈”的失望中,从自己的幻想世界走进现实世界,度过他的“全能幻想”期,而能够成功度过“全能幻想”阶段的人,是可以容忍“不完美”的。
适度理想化,可以增加人的假想空间,增加创意;过度理想化,则成为“不切实际”,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也是同理。
于东辉
【本期专家】
广东省心理学会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心海榕社工中心发起人兼督导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亲子、情感方面的困惑想听听专家的分析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joyxkb@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