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9·11袭击背后,华尔街的“创伤后遗症”

9·11之后,华尔街金融精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扭曲。枪支和上瘾物质股票成为了华尔街最火的股票,客户们则成了投资银行的对手,大量的财务造假让整个美国金融系统遭遇的信任危机,美国投行家们是如何渡过这段日子的?寻底之路第三期为您讲述这一段历史。

金融行业有一个古老的段子:“上帝创造了世界,但到了二十世纪,摩根家族对世界进行了资产重组。”

后来这个段子在千禧年之后换了主人公——春风得意的高盛CEO布兰克费恩说,高盛正在做上帝做的事儿。

高盛一直是个犬儒主义者。百年以来,高盛奉行着“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精神,不间断地游走在上流与下流之间。

2000年“千年虫”之前,如同《华尔街之狼》里的乔丹·贝尔福特一样的“金融圈妄人”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忽悠美国普通民众购买垃圾股。骗局受害者不断增加,“乔丹·贝尔福特”却住在长岛的大House,搂着丰乳肥臀的美国女郎的细腰,品着香槟,过着荒淫而短暂的美好生活(后来当然锒铛入狱了)。



“华尔街之狼”的乔丹·贝尔福特原型

这些强烈的对比,刺激着传统华尔街金融民工的心理底线,保留着些许节操的高盛选择拥抱时代,吹起一文不值的科技股。从此,财经八卦和经济小说,经常出现高盛捧臭脚的形象。

2001年,华尔街的社会精英们从伊甸园中醒来,吵醒他们的是地狱之门中轰鸣而出的两架飞机。

9·11事件,让美国盖洛普自豪感指数从最开始的叛逆式暴涨到如今的无休止的坠落(到2017年特朗普上台之后首次跌破50分界线)。但抽象数字则依然无法精确描述9·11事件在华尔街精英们心中刻下的烙印——很多人眼睁睁看着昨天还与自己推杯换盏好友,弹指间掌握数亿美元财富的精英,被烈火浓烟焚烧,嘶吼,从窗口一跃而下化作齑粉,在自己从逃生通道走出来两分钟后,同事被从天而降砂砾淹没。



由于画面实在太过敏感,美国媒体因为不愿激起伤痛,电视台在播放这些视频的时候非常克制,以至于在传统媒体渠道,大部分人没有对当时人间炼狱般的场景有切身感受——除了华尔街精英们。

911事件对华尔街精英造成的心理创伤,在根基上撼动了美国的信用与价值体系。在其影响下,美股科技股泡沫出现了最后的实质性破裂。

2001年开始,以讽刺华尔街为主题的小说,回忆录甚至是自传,开始在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上逐渐占据一席地位,在极度悲观的状态下,华尔街精英们的人生辟出了两个相反的道路,拥抱信仰,或者背弃信仰。

一. 暴力


从2002年开始,一个叫做 泰瑟国际(Taser International )的微型股票,以22个月一百倍回报的幅度,成为9·11事件之后的股王。这家公司当时主要生产一种非致命型的智能电机枪械,名为泰瑟电击枪(Taser Gun)。



泰瑟枪外形



泰瑟枪内部构造,来源:路透社

按照产品介绍,泰瑟电击枪可以发出高达5万伏特的高压电脉冲,而与传统电击棍不同的是,这一枪械有效射程达到7米,射出的两根倒刺会穿刺被防御者的肌肤并放电,而电击反馈延迟只有半秒。

泰瑟枪的大火,被认为是美国遭遇频繁恐怖袭击后全民自卫浪潮的受益者。美国投资者认为,以泰瑟枪为蓝本的不致命防卫武器会在美国得到大卖。而这一现象的背景是横跨全美的民众生命安全焦虑。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影响力因子最高的医学期刊)在2001年11月披露过一项针对4000人样本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9·11事件之后,44%的受访者有过实质性压力症状,35%的少年有过实质性压力症状,90%的受访者至少存在低等级压力症状。



来源: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更深处的,是美国人出现的信仰摇摆。9/11事件之后,权威媒体调查样本中,10%的样本出现了对自身信仰的怀疑,另10%的样本则更加笃信自己的信仰,认为这是上帝给予的惩罚。

而这种对生命安全的焦虑,不仅在未来十年中大量助长了对有色人种的过当防御,也成为了部分反社会人格的温床。

2004年,泰瑟枪作为“不致命警具”,在有登载的记录中至少造成了70人的死亡。而从2001年以来,泰瑟枪造成的死亡事故已经达到150起。

关于泰瑟枪,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伯尼·克里克。



伯尼·克里克在1995年至2000年于纽约监狱担任典狱长。在2000至2001年期间,伯尼·克里克的职位是纽约市警察局局长,9/11事件第一号负责人。

2003年,美军进军伊拉克,伯尼·克里克期间协助伊拉克警察部队建立以特工小组为名的暗杀组织,暗杀了一群巴格达运动首领,科学家、医生等知识分子。伯尼·克里克也由此被送外号“巴格达终结者”。

这桥段,看上去有点像美国队长和《复仇者联盟》。但再往下看,你会觉得这个桥段变成了祁同伟和《人民的民义》。

2004年,小布什总统宣布了一项新的提名。原伯尼·克里克被提名为美国史上第一个国土安全部部长,但是这项题目在不久之后便罢了,原因是伯尼·克里克被卷入了数个丑闻。比如常见的贪污受贿与桃色新闻,这位克里克大兵都曾沾染。

而克里克的特殊之处在于,正是他一手将泰瑟枪这种足以致命的枪械引入美国执法机关。令人感到后怕的是,伯尼·克里克持有过泰瑟国际的股票期权(公务员不能买股票),并在泰瑟国际大涨的过程中获利了结,赚取620万美元。伯尼·克里克甚至是泰瑟国际的董事会成员,而这些明显的关联风险,保荐投行却在2001年泰瑟国际上市期间对此不闻不问。


二. “瘾”料


可口可乐公司一度成为巴菲特的底仓,一持有就是几十年。巴菲特说,纯粹,好喝,比硬通货更加保价是他长期持有可口可乐的理由。

巴菲特不会告诉你,可口可乐是“禁酒令”时期取代白兰地的“瘾”料,其不仅有安抚心神令人愉悦的功效,还被广泛用于军需并辅助治疗战时心理创伤、更有能令长期饮用者上瘾的糖,咖啡因。



而在9/11事件后。美国有一种名叫“怪兽饮料”的功能性饮料突然大卖,其生产厂家母公司股价扶摇直上。

“怪兽饮料”在成分上几乎毫无特点——虽然他被叫做能量饮料,但主要作用成分并非是和红牛一样的牛磺酸,而是两个更简单的东西,糖和咖啡因。



汉森营养原来是一家老少咸宜的水果茶厂商。后来来自南非的两位商人买下了汉森营养的壳,却将主打产品放到了能量饮料上。

在能量饮料进入美国超市之初,汉森的产品无任何市占率,南非商人发现他们的思路无法像红牛一样打入美国的校园、卡车司机与极限运动爱好者人群。为此,南非人回到了实验室,加入了更多的糖和咖啡因,并加大了罐头的容积到16盎司(大约500毫升,对比红牛为250毫升),价格却与红牛相同。

而在包装上,怪兽饮料采用全黑色的罐身,外部印上一个氖色抓痕,产品标签则模仿中世纪祭祀符咒,整体渲染黑色负面情绪。

后来,怪兽甚至推出了24盎司的版本,约合700毫升。有人计算过,“怪兽饮料”不同款式的产品所含的咖啡因含量,从240毫克到400毫克不等。而人一天能够摄入的最高不宜超过480毫克。《饮料文摘》中这样记载“怪兽”:“有些消费者已经上了瘾,汉森的发展势如猛虎。”

480毫克并非没有根据。2009年到2011年,“怪兽饮料”在美国药管局关联中可能关联致死案件5起,并引发一起心脏病发作,其中一起疑似只是因为喝了两罐怪兽饮料。

但这并不影响怪兽在美国继续火下去。怪兽饮料在美国的市占率从2004年的18%上升到近年的40%以上,大有对红牛的赶超之势。而在股价层面,汉森营养的股价在2001年至2003年以每年50%的幅度上涨,2004~2005年以250%的幅度上涨。后来,汉森营养股评直接更改证券简称为怪兽饮料,从2000年开始,这只股票的涨幅高达80000%。

三. 高盛的深层次转变

与武器和“瘾”品是美国股市在2001至2003年期间为数不多的“金股”,而除此之外,美股的表现其实是一片萧条。

而正是在这个阶段,以高盛为代表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在经营理念上出现了更深层次的变化。

2005年之前,高盛的总裁是著名的汉克·保尔森,没错,也就是日后的美国财长。传闻汉克·保尔森不喝酒,兴趣爱好是“观鸟”和健身,保尔森大块油腻的胸肌让目击过高盛CEO在公司健身房运动的新人们都叹为观止。

2003年开始,高盛的业务陷入集体困顿。保尔森是一个大银行家,但并不是一个嗅觉敏锐的商人。2000年开始高盛当时绝大部分的业务收入来源已经不是汉克保尔森旗下的企业融资部门——而是来自于未来高盛CEO的接任者,劳埃德·布兰克费恩的交易部门(商品和股票)和自营业务。

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是真正的股神——高盛的交易部门在那些萧条岁月中的业绩往往是其他部门的两到三倍,甚至一度超过高盛整体收入的一半。而这个股神,并非是典型意义上的股神。

高盛副总裁格雷格史密斯(高盛据说有上千个副总裁)曾在其回忆录《我为什么离开高盛》中写到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布兰克费恩团队在处理客户关系的方式上:“一直以来,高盛做的都是对客户而非对公司有利的事情”,2005年开始,保尔森和布兰克费恩写了一个联名信,认为高盛与客户的冲突不可避免——有冲突才能提升公司业绩。

对于中国人来说印象最深的事件是——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听从高盛的建议交易石油衍生品,为中航油亏掉了5.5亿美元;CEO陈久霖被新加坡警方逮捕。

而这整个事情背后,高盛杰瑞一手操盘了中航油的巨亏。一方面,高盛杰瑞在陈久霖出差之后一直联系中航油旗下交易员建议在逆势下做多油价,而另一方面,高盛联合其参股的三井物产能源公司充当中航油对手盘,让三井物产能源对多头逼仓,而高盛杰瑞则不断催缴保证金或发布违约函,逼迫中航油在历史高位斩仓。

很多人猜测,“客户冲突”联名信,保尔森署名其实是被迫的。而布兰克费恩在联名信发布不久后便走马上任新高盛CEO,其颇有一点杯酒释兵权的感觉。

四. 金融道德的沦丧与救赎

高盛转变的大背景,与2001年集中出现的会计丑闻有非常大的关联。9/11事件造成的市场滑坡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从2001年12月开始,包括安然、世通、泰科国际、微软、通用电气、CA、施乐、甚至包括中概股网易(后被传由中资做市,一举成为2003年纵横美股的大牛股)等一大批公司出现财务舞弊问题或被打上财务舞弊标签。而绑定在这些股票上的证券分析师也一齐被打上了大忽悠的称号。

现在看起来,美股的2001年年底,与中国A股2018年年底的光景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相似。美股的滑坡由9/11所引致,但9/11不是主要原因,会计作假才是。2018年,A股因一些贸易摩擦导致信心缺失与股指滑坡,接下来大批的财务造假公司出现,大量的超额亏损得到计提,贸易摩擦不是主要原因,对A股公司基本的诚信与信任的缺失才是主要原因。

而在这种环境下,你需得记得,如果做空机制完善,机构投资者与你的做市商,基本会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成为你的对手盘。

2002年7月,由于无法容忍接连不断的会计造假,小布什政府终于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其对会计渎职与做假账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制裁,并对上市公司财务行为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

这一法案被认为直接导致了美股2003年开始的牛市。而至今,A股还没有迎来自己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当然,9/11给华尔街带来伤痛,却也同时给美国金融行业带来了某种精神财富。

9·11事件发生时,世贸大厦一号塔101~105层的租户为投资银行坎托·菲茨杰拉德。在9·11袭击中,这家公司共658名员工丧生,其相当于该公司全球员工的68%,为恐怖袭击中丧生人数最多的金融企业。

而在一周之后,这家公司的霍华德·鲁特尼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失去了我所有的员工,我已经支付不起工资了。”



但是没过多久,坎托·菲茨杰拉德承诺将会在未来5年中的分红比例将达到惊人的25%,并承诺在未来10年中为658名丧生的员工家属支付健康保险,其相当于每人每年10万美元。

是的,这家公司做到了,绝境逢生,如今已然活跃投资银行业的第一线。

如今,10年之约已经过去,坎托·菲茨杰拉德不仅全额支付的员工的赡养费用,如今也依然在为这些员工家眷提供生活援助。

往期回顾:

寻底之路第一期:“华尔街史上最糟糕的日子”――寻底之旅1987

寻底之路第二期:九十年代后”平成废物“的二次元繁荣与“渡边太太”的外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