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樊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对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的多点散发本土疫情相关情况进行通报,确认导致本次疫情的新冠病毒为德尔塔变异株,疫情是由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专家综合研判今冬明春可能存在流感流行的风险,如果再出现新冠疫情,可能出现叠加的风险。一位匿名公共卫生专家2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年有可能会出现流感报复性反弹的情况,对新冠疫情防控带来更大的挑战。
西安开展区域性核酸检测。
在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季节因素叠加,容易引发疫情传播扩散。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感染者大多有跨地区旅游活动,疫情进一步扩散风险仍在加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此轮疫情波及范围广,传染性强,疫情病毒为德尔塔变异株,疫情源头尚在流调溯源中。根据现有流调和病毒测序结果,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内此前疫情的同源性低,提示本次疫情是由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疫情传染性强,部分病例的呼吸道样本病毒核酸载量高,提示病毒排毒量大、传播力强,在暴露人群中引起续发传播的风险高。
结合此前由南京禄口机场外溢,通过旅游团传播至张家界、成都等地的散发疫情,此次已是第二次发生以旅游团为传播链的多地散发新冠疫情。对于旅游业恢复对目前防疫造成的影响,一位匿名公共卫生领域专家24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对旅游业、餐饮业等人员聚集性高的产业都造成巨大冲击,目前针对旅游景区的开放,我们所出台的防疫措施其实是很周全的。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司长刘克智24日表示,旅游景区开放管理要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好常态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各项工作。要合理设置游客接待上限,认真落实实名制门票预约制度。要严格落实游客入园扫码登记、测体温等要求,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督促游客执行好“一米线”、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引导游客错峰游览,不扎堆不聚集。
上述公共卫生领域专家也表示,当下对于跨省旅游,个人切不可因为心态放松而轻视防护,景区也应当严格减少人员聚集程度,比如控制交通工具内人员数量、景点的人流量,涉及旅游的餐饮酒店,应针对性地制定减少人员聚集的服务措施。
此外,该专家还表示,为应对人员流动加大所造成的防疫压力,除了在必要时考虑加强核酸检测的频率,还可以鼓励采用抗原检测试纸或是试剂盒等新检测手段。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纸(试剂盒)目前已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得到应用,这种技术通过检测人体是否出现针对新冠病毒的IgG抗体来识别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据外媒报道,部分采用该技术的试纸只需不到20分钟就可以出结果,检测精度达到90%以上。“我国也已研发出这类产品,并出口到海外。国内也应该尝试推广这种抗原检测试纸,民众出门前可以自我检测。”
随着冬季的临近,新冠疫情防控的形势也更趋严峻。吴良有表示,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冬季后,新冠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叠加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有所增加。王华庆认为,进入2021年以来,流感的活跃度在增加,部分国家已经出现流感流行。我国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3月以来,全国流感活跃度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尤其是9月以来,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跃水平明显上升,专家研判今冬明春可能出现新冠与流感叠加的风险。上述公共卫生专家表示,今年可能会出现流感报复性反弹的情况,此轮疫情恰好在冬季来临之时在多省市扩散,将有可能会倒逼各地防控升级。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免疫学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冬季带来的气温下降,冠状病毒传播能力有所增加,不排除今冬发生较大规模疫情传播的风险。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必要时要考虑减少大规模人员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