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什么都没兴趣,因为奖惩系统出问题了
我们常说晕车,晕船,但现代生活中还有一种晕,叫晕人生。
朋友灿灿发微信给我,约我出来聊一聊。
我们同时出国,她去了英国,我去了新加坡。
我们两个有很多共同点,我们都不喜欢化学,都不喜欢科研,都不喜欢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她曾经是学校合唱团的主唱,校文艺委员,但最终的最终,她在一家事业单位研究煤矿,朝九晚六,结婚生子,如今成了气急败坏的老母亲一枚。
她说自己状态差,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人生还有很长,但一眼却望得到头,“这个年纪了,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感觉白活了。”
像灿灿这样的人不少,工作不满意,要离职了吧,也不知道干什么,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能拿得出手的技能也想不出什么。
我们都知道,做事情要先设定一个大目标,再根据大目标拆分小目标,但第一步我们就被困住了,因为我们发现自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现在,我们来说一说兴趣。
兴趣来自于奖惩回路。
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你肚子饿了,生火做了一餐饭,你一尝,哇,真美味呀,满足了口舌之欲,这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你感觉愉悦。
这是大脑对你劳作的奖励,下次,你还会做饭,越做越好,它就有可能变成你的兴趣。
我们在深度的体育锻炼后,也会觉得“爽”,这也是因为多巴胺。
很多马拉松爱好者就是这么来的。
从古至今,奖赏回路激励我们不断进步,每当满足了一个需求,大脑都会促使多巴胺分泌来奖励我们。
我们由此发展出兴趣爱好。
但现在不一样了,多巴胺的分泌来得太容易了。
我们不需要付出艰辛的劳作就能获得奖励。
我们坐在家中,打个电话就可以品尝到美食;打开遥控,轻轻一按,就可以欣赏电视剧;躺在床上,拿着手机,就可以体验游戏的爽快。
这时,大脑就开始混乱了,要奖励什么呢?奖励打电话,安遥控和拿手机吗?
02,奖惩回路如何影响我们的的兴趣爱好
1,内援刺激和外源刺激
神经经济学家Prady认为,奖赏回路需要刺激,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内源刺激和外源刺激。
上面我们提到的做饭,就是内源刺激,你需要付出劳动,才能享受到愉快与满足。
这是正常的奖惩回路,付出努力→满足需求→得到奖励。
现在,换一个角度,你饿了,直接拿起手机,刷了个美团,饭菜直接送上门,大脑就无法选择奖励对象。
内源刺激不足的大脑会寻求外源刺激,抖音,电视机,游戏,都可以让你在没有任何付出的情况下得到满足。
从而剥夺了你发展兴趣的可能性。
2,错误的认知,觉得兴趣是天生的,没有培养奖惩回路。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兴趣是需要劳作来培养的。
《L先生说》的主理人说:“要创造,不要消费”,就是这个意思。
兴趣一方面被我们的价值观和优势所影响,一方面由我们的奖惩回路来决定。
前者决定了我们的倾向,后者决定了前者是否能发展成兴趣。
我们常常认为兴趣是天生的,但明显这是错觉。
我们可能是先擅长一件事,在环境(奖惩回路)作用下,慢慢对它产生兴趣。
03,如何利用奖惩回路找到自己的兴趣
1,创造而不是消费
《神经科学杂志》上有一篇论文,上面记录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25名被试者,被要求从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简单任务:用管用手的食指在7秒内按按钮30次;
复杂任务:用非管用手的拇指在7秒内按按钮100次。
明显第二个任务要有挑战得多。
选择完成后,研究员测试了被试者多巴胺的分泌情况。
选择第二个任务的被试者,他们大脑的纹状体中含有更高水平的多巴胺。
这说明即使没有任何奖励,我们在挑战难题后会感觉更好,更愉快。
大脑天生喜欢挑战。
而且,神经经济学家Frady发现,“懒人”会变得越来越“懒”。
什么意思呢?
低水平的多巴胺会使人缺乏动力。
如果你一直躺在床上耍抖音,你就会一直刷下去,因为看抖音分泌的低水平的多巴胺让你除了躺在床上外,再没有动力做其他的事情。
所以,打破越来越堕落的状态,我们可以从一些需要动手的小事做起,比如为自己做一顿饭开始。
我会在心情不好,对什么都厌烦的时候布置房间。
看着自己的房间越来越漂亮,内心会有一种满足感,也会更加自信。
动手对大脑是非常强大的刺激,会活化大脑的奖惩系统,有助于我们去探索真正的兴趣。
推荐大家尝试一些手工活,例如手帐,烘焙,绘画,拼装模型等,可以很快看出成果,快速打通奖惩回路。
其中的原理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挑战一个难题就像登山一样。如果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不够,我们就缺乏动力,最后就会不了了之。
如果我们把巨大的难题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当完成一个小目标时,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一个接一个的完成目标,生成的多巴胺是可以累积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牛人具有非常强的驱动力,就是这样被奖惩系统一步步推着向前跑的。
小微是个全职妈妈。有一次过生日,她和丈夫出去约会迟到了,丈夫足足训斥了她半个小时,说她的衣服和头发乱糟糟的,说家里也乱七八糟,生活简直没法过了。
看着光鲜亮丽的丈夫,小微自卑得无法开口,连一个辩驳的字也说不出来。
她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尝试了一些课程,也没动力学下去。心情越来越糟糕。
她带着儿子学画画,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不可以跟着儿子一起画呢?
她开始画些简笔画打发时间,慢慢的,她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画。她画儿子,画老公,画生活的酸甜苦辣,不知不觉间,她成了微博大V,现在自己开了课。
2,探索而不是封闭
在《职业训练营》中,营长跟我们分享过他的故事。
他毕业后,从事销售工作,做了一年多,没有进展。
他当时很痛苦,觉得自己很无能。面对巨大的挫折,他本能的想逃避,正好这时认识了一位灵修导师,他开始研习灵修。
他说,这是一段他无法评价的日子。灵修很好,适合已经功成名就的人寻找自己的灵魂所在,但对于刚刚毕业不到2年的菜鸟,他更加需要的是能力的提升。
在封闭的环境中待久了,他开始无法判断自己要做什么。
是我走错路了,还是我努力不够呢?
我应该继续坚持下去,还是重新寻找呢?
这就是长期陷入固定生活产生的后遗症——认知失调。
29岁的那一年,他开始恐慌:车子,房子,老婆孩子,他一样都没有,年近30,他是否还能继续逃避呢?
这个答案,他足足找了一年。
他加了《得到》的会员,听了古典的《超级个体》,他明白自己的问题在于生活太封闭了。此后,他加了不同的圈子,做职业访谈,选择了幼儿教育这个发展前景好的行业。
从底层销售到主管,后来放弃管理岗位转做咨询培训,他一点点的找到的人生的方向。
如今,他兼职在《职业发展训练营》中做营长。他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把自己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一定要多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朋友。人是依靠他人才能准确定位的。
古典在《拆掉思维的墙》中,告诫年轻人要走一点儿弯路,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
什么意思呢?
我们的认知是需要反馈的。如果长时间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我们会永远得到一模一样的反馈。
大家应该听说过“雪地效应”,就是在白茫茫的大雪中特别容易迷路,因为到处都是一样的风景,人就容易失去方向。
很多人嘲笑自己“行尸走肉”,就是因为太过于安稳的生活,慢慢将我们的视野禁锢住了,这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引入一点点不同。
大脑的奖惩系统需要新奇的事物去刺激,单一的环境,会使得多巴胺水平降低,越安稳,越没有动力改变。
下面有一些有用的方法:
可以拿出20%的时间,学习一门技能。不需要学得非常好,重在感受和交流。
比如,最近Python很火,可以学个9.9元的入门课程,感受一下编程思维是什么样的,也可以在群里多交流一下。
我在最迷茫的时期,参加了《职业发展训练营》,虽然只有7天,但就在那门课上,我认识了一个朋友,帮我理清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大脑喜欢新鲜的事物,每次遇到不知道的知识和技能,都会活化大脑的奖惩回路,让我们不断挑战自己,遇到新的机遇。
去不同领域的圈子,看看不同圈子的人在想什么,讨论什么。
可以去一些高质量的群,主动的加一些人,或者担任一些职务,公益做点儿分享,发掘聊得来的小伙伴。
就算建立一个小圈子,也可以帮助自己走出“两点一线”,防止认知失调。
3,搜索而不是等待
万维钢最近讲了一本新书,来自于丹尼尔的《搜索的喜悦》,他分析了调研的思路。
第一,一个好的调研要圆满的回答一个问题。形成你自己的认知闭环。
第二,要可信,你的资料必须具有权威性。最好是科学论文。
第三,你要表达好,把作品交付读者,要让他一眼就明白。
万维钢举了个例子,我们经常看小说,里面有写严刑逼供的事例,这是真的吗?犯人有没有可能会在严刑下撒谎呢?
我们抱着问题去搜索,我们知道格拉德威尔提到过这个问题,通过他,我们知道有一本书叫《为什么酷刑不好使》,这本书是权威科学著作,可信度很高,但会不会只是肖恩的一家之言呢?有没有数据证明呢?
万维钢搜索了专门的数据网站,有25个审讯管发表的联合声明,证明酷刑确实没用。
那么,如果情况极端,也没用吗?
查到的评论说,极端也没用。
到这里,我们还会接着问:如果酷刑没用,那怎么做才有用呢?
《科学美国人》中有一篇论文,说明要和犯人建立私人关系才有用。
至此,一次调研就完成了。
很多人看到这里,说,我又不当科学家,这么麻烦干什么?
问题就在这里。
很多人习惯性的等待别人给正确答案,而不是通过自己的调研去获取。
嫌麻烦大概是最坏的习惯之一了。
还记得我们提到正常的奖惩回路是如何运作的吗?
付出努力——得到结果——接受奖励——继续付出。
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但如果嫌麻烦,我们连第一个循环都建立不了。
我们的大脑喜欢麻烦,越是麻烦的事情,解决了之后,分泌的多巴胺就越多。
其秘诀就在于“付出”两个字。
奖惩系统会持续为你提供“成就感”,让你越来越自信,自己的思维能力也会增强。
《L先生说》是我平时最爱翻看的公众号之一。
L先生的文章很长,大约都在5000字左右,而且不管新媒体风向如何变,他死活不肯写少一点,让人看得轻松一点。
他是这样认为的:人要经常看一些让你“不那么舒服”的信息。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平时看书,喜欢看简单直白的,看起来很舒服,但无法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很多专业的著作,是没有那么舒服的。因为要把一件复杂的事情讲清楚,需要很多前置条件,一定需要你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而信息一旦简化,就失真了。
经常看简单直白的信息,就好像总是给大脑吃快餐一样,吃多了消化能力就越来越弱,能力就越来越差,生活越来越迷茫。
总结:
兴趣也好,目的也罢,最终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这篇文章没有办法给你一个具体的答案,事实上,兴趣是什么,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给你一些启发,在自己兴趣缺缺,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的时候,如何跳出这个局。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内源刺激,活化大脑的奖惩系统,用创造代替消费,用开放代替封闭,用搜索代替等待。
有时候破局的方法仅仅只是——多给自己找点儿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