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一路走来,有侨相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东大村蒜溪流域。蔡 昊摄

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总人口约7.5万,归侨侨眷6.2万,有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超过38万人,分布在65个国家和地区。全镇共有规模以上企业76家,其中海外侨胞投资36家。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江口华侨华人共捐赠4.8亿元人民币,为家乡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如今,江口在努力打好“侨”牌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发展之路。

大厝的诉说

中西结合的高墙红瓦,雕饰精美的房梁窗栏,主楼裙楼的80多个房间……位于江口镇海星村的这个红砖大厝令人印象深刻。“主楼是1952年建的,当时是当地最大的房子。”大厝的主人林振美介绍,祖上都在南洋经商,从事汽车零部件销售。上世纪50年代,家族事业发展顺利,祖辈父辈们就决定在老家海星村修建楼房。“主楼总共花费8万块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族又开始建设两侧的裙楼。如今这座大厝只住着我们夫妇两人。”

在海星村,这种大厝并不罕见。红砖大厝的“邻居”也是一座大厝。房主介绍:“这个房子是1962年用曾祖父从印尼寄回的侨汇建造的。当时,就连建房子用的洋灰、钢筋和工人吃的米面油都是从印尼运回来的。”

走出大厝,眼前是一个街心花园,穿过蜿蜒的小路,就到了海星公园,这是海星村人休闲、娱乐、健身的所在。“我们村常住居民2000多人,海外乡亲4000多人。村子里的公共设施基本都是海外乡亲慷慨解囊修建的。海星公园、村里的活动场馆,甚至路灯都来自侨捐。”身兼海星村侨联主席的海星村支书吴彬,也是华侨的后代。“我爷爷奶奶在印尼,父亲7岁的时候去印尼,后来回国在华侨大学读书。我们村外出打拼的人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下南洋讨生活,改革开放之后出去的人则大都在阿根廷开超市。现在,我们村有两个几百人的海外侨胞工作联谊群,有什么需要了,在群里招呼一声,大家都会积极响应。”

去年疫情期间,在海星村党支部筹划及倡导下,海星基金会应运而生,海内外乡亲踊跃捐款捐物,助力家乡防控疫情。去年2月末,海星慈善基金会通过微信等平台发出捐款倡议,仅用了10天左右时间,就筹集到95万元善款。

“国内的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很多海外乡亲想回来投资。海外乡亲一直都有回到家乡投资兴业的传统。我们村的第一家侨资企业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华美针织厂。后来,海外乡亲们还投资了轮胎厂和火电厂。现在,他们考虑的方向主要是工业园和生态农业。”吴彬说,“包括我们村在内的很多村都成立了涉侨工作站,希望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农场的故事

高铁抵达涵江火车站。出站不久就能看到宽阔的马路、整齐的侨居房、郁郁葱葱的竹园和时尚崭新的商业区。这里是赤港华侨农场。

1960年1月,莆田赤港华侨农场成立,陆续接纳了印尼、越南、缅甸等7个国家的2000多名归侨。之后,又有众多越南华侨拖家带口在赤港华侨农场落了脚。安置住房,分发粮食衣物,安排子女免费就学……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归侨们在这里得到了精心照顾。

“父母一代很辛苦,他们面对的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谢建华3岁随父母来到赤港华侨农场,种过10年地,当过计件工人,如今是农场颇有名气的企业主。

“我是1961年跟随父母从印尼坐船回来的。从晋江中学高中毕业后,我被安排在汽车修配厂做车床工。2000年,我自己承包了一个机械修理厂,后来转给了儿子经营。”闲不住的李雪仙如今经营“老娘粽子”铺,在当地很受欢迎。

他们的经历正是农场发展的缩影。

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农场归侨们种植防护林、加高加宽堤坝、砌石护坡、种植水稻,完成了从海外工人到农民的转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实行生产队承包制,农业职工成为赤港归侨的新称谓。1997年,赤港华侨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农场逐渐实现从农业向工业的跨越。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归侨开始尝试办工厂、做生意,当上了老板。

“农场增挂开发区的牌子,事实证明这个模式是成功的。”赤港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主任陈瑢说,“现在,农场又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2012年,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其中重要科技工业园的赤港经济开发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莆田正在大力推进‘强产业、兴城市’工作,涵江区已经开始升级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农场可以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多元的侨民特色,建设东南亚风情特色小镇等。”站在规划图前,陈瑢豪情满怀。

图为江口镇上后村侨居。蔡 昊摄

锦江的期待

江口,雅称“锦江”,是莆田东部门户。2019年,经福建省委统战部、省住建厅、省文旅厅、省侨联实地考察、综合评定,江口镇被认定为福建省侨乡文化名镇。

江口,被认为是个相当传奇的地方,一个制造首富的福地。新加坡首富黄志祥、黄志达兄弟,就是江口人,而且与多次问鼎印尼首富的陈江和是同一个村——石西村。印尼与东南亚华人几乎家喻户晓的“印尼钱王”李文正,祖籍也是江口。江口还出了一位马来西亚侨商——佳通轮胎的创办人林德祥,祖籍是江口的海星村。

“穷达身外事,升腾故乡情”。江口的海外乡亲对故乡的“反哺”,从最早的铺路搭桥开始,到引进资金和项目,兴办企业事业,形成了电子信息、五金机械、鞋革服装、食品加工、塑胶制造五大支柱产业格局。

如今的江口,正在充分挖掘自身的侨乡资源,走向一条鸟语花香的发展之路。

小桥流水、红砖古厝……近年来,江口镇的蒜溪南洋文创小镇雏形已现。小镇涉及蒜溪流域的官庄、东大、上后等村庄,自然景观独特,背靠万亩山林,面向千亩良田,蒜溪蜿蜒流过,构成了一幅“山体—村庄—农田—溪流”的美丽画卷。

据悉,江口镇将陆续投入36.6亿元,围绕“十里蒜溪景、百年南洋风、千载驿道情”的主题,打造蒜溪南洋文创小镇——利用东大村中南洋风情的古建筑群以及承载上千年光辉的福莆古驿道,全力打造莆田市乡村旅游品牌;利用上后村现有的华侨古民居、莆仙民居,进行建筑“修旧如旧”,并结合上后“民俗馆”,逐步发展为特色民宿的旅游路线。

“在江口,几乎家家都有在海外打拼的亲朋好友;在江口,几乎处处都能看到侨的印记。海外乡亲回到家乡,必定会吃上一碗江口卤面,和亲友一起共话家常。在江口,卤面被赋予了特殊含义,寓意长长久久、绵绵不断,成为人们祈望吉祥平安的象征。”江口侨联主席卢国珍说。

的确,江口卤面也像一根扯不断的丝线,把海内外乡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江口的发展一路走来,自始至终,都有侨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