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南方的时令水果让人总有着特别的期待,枇杷上市仿佛就在预示着福建的初夏也要来了。刚想着枇杷,好友就给我寄来了一箱白梨枇杷,只听闻白枇杷采摘时间短,更是枇杷中的贵族,一收到我便迫不及待想要一尝究竟。
与黄枇杷不同的是,白梨枇杷的表皮颜色是温柔的米白色。果汁丰盈,肉质晶莹剔透。咬下一口厚厚的果肉,一口一个汁,口腔里瞬间充满了清甜之味,让人回味无穷。
跟好友聊起才知这箱白梨枇杷是采购自「莆田」餐厅,便是那家把莆田菜做到极致的米其林一星餐厅—莆田PUTIEN。
提起这家餐厅,我与它的初遇还颇有渊源。几年前和好友去东南亚游玩,旅行前期我们对马来西亚的美食兴致高涨,乐此不疲地去尝试本土特色餐厅。
但当我们到新加坡时,已经完完全全吃不动异国风味,只想吃一顿地地道道的中国菜。落地当晚,我们就在大众上搜寻到了当地评分最高的福建菜,马不停蹄从机场直奔这家米其林一星的「莆田」。
可以说这是我们在异国他乡吃到最原味、最为地道的福建佳肴,以至于我回国至今一直念念不忘。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曾经这样评价莆田菜:“莆田菜和其他地方菜系一样,如果要走向大都市,急需提高烹饪水准、改变呈现方式”但他吃过新加坡的“莆田”后,他说,这就是“地方风味精致化”。这家店让莆田菜也能登上大雅之堂了。
我这般对「莆田」心心念念,正是因为他们家从不吝成本的好食材,空运的头水紫菜、哆头蛏、南日鲍等海鲜,海运的兴化米粉、妈祖面线、盐卤等大宗食材。我深谙一家餐厅食材用料的好坏,烹饪的用心程度,全体现在每道菜里。
去年底就听闻在新加坡连续几年摘星的「莆田」首次入驻福建了。
回到家乡开店,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勇气的,它要面对的挑战并不比米其林一星的新加坡餐厅低。毕竟在遍地都是福建菜的福州,「莆田」家的这些菜品更是大家从小吃到大的家常菜,本地食客肯定会更专业更挑剔。
一进门,高雅的黑金色调搭配暖黄素雅的原木的装潢,让人感觉温馨而有格调,餐厅随处可见的莆田经典蓝色水波纹,在细节处处体现着「莆田美食,味从山海」。
这次我们选择复刻几年前在新加坡点过的菜品,看看总店和分店的菜品是否有不同之处。
每年只有七天收割期,成熟之后收割的第一茬紫菜,就称为头水紫菜。
绵密爽滑的紫菜搭配小虾苗凉拌,入味是酸酸甜甜,非常开胃。这次和好友吃这道凉菜,也许是因为吃的心境改变了,不如在新加坡餐厅吃到那般惊艳,但还是好吃的。
不用看菜单,必点的第一道招牌菜就是这碗莆田红菇海鲜卤面。
比起早年在新加坡吃的卤面略有不同,这份改版后的海鲜卤面加入武夷山上好的野生红菇,红菇的菌香完完全全融入其中。
最妙的当属这加了十几种料熬煮而成的汤头,浓郁鲜香,汤越红,味越鲜!条条卤面充分吸收了浓稠的汤汁,根根入味,妙不可言。
难怪蔡澜老先生在吃过之后,都称赞不已并亲自为它题字。
之前在网上也有看到不少博主用这碗128的红菇海鲜卤面和街边小店十几元的卤面作对比,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比较。虽都是卤面,但从食材用料、烹饪技巧和用餐体验完全是没有可对比空间的。
「100秒蒸熟一条黄鱼」这道让不爱吃鱼的林青霞,在吃过之后写下「莆田好吃」,成为她在莆田的必点菜品,又怎么能错过呢。
「莆田」的黄花鱼捕捞自大黄花鱼之乡的宁德。当夜下海捕捞,挑选腹部金黄,体宽肉厚的上等黄花鱼,第一时间冰鲜,连夜直送各个餐厅。
懂吃的饕客都知道,吃这道菜必须分秒必争,热腾腾的鱼一上桌,就要立马夹起一块滑嫩的蒜瓣鱼肉,再舀上一碗鱼汤,趁热一同放入口中。
鱼肉鲜嫩,鱼汤鲜甜,一口入胃,人间至鲜美味也不过如此。
最为一个吃鱼爱好者,一份百秒黄鱼怎么又能满足得了。而莆田最擅长的就是一种食材多种做法。
这份黄花鱼溜汤,用莆田独有的炝溜做法,鱼肉尤为嫩滑,汤底鲜美。
我最爱莆田新鲜上岸、现捞现撬的海蛎,但凡遇到莆田朋友来榕,我总要让他们帮忙带一些当地海蛎。
「莆田」这道海蛎煎用的正是莆田本地的海蛎,当天捕捞,每只1-2cm大小最好,又鲜又嫩。做出来的海蛎煎更是外酥里嫩,浓鲜之下又泛着甘甜。
这次最惊艳到我的是九转小肠这道菜。
由处理干净的小肠来回反转套出九层,再用香醇的卤汁卤至入味。小肠劲道弹牙,层次分明,尤其是咬口韧接接的很有味道。
当我三下五除二地再想下筷子发现已然光盘。
整顿饭吃完,我和好友一致认为福州这家「莆田」的用餐体验和我们在新加坡米其林一星餐厅相差不大。而作为福建人,我也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像「莆田」这样的餐厅,走出福建甚至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知道好山好水的福建不仅仅有沙县小吃,我们还有各色的菜系和地方风味美食。
素材 | 悦食光,部分素材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