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位潮商从街头小贩到成为行业标杆,三年就将企业做上市

从街头的龙须糖,到南洋美食,再到面包延展开来的亚洲商业帝国,他在烘焙和餐饮行业成了一个奇迹。他就是面包新语(Bread Talk)的创始人郭明忠。



心系美术,留学追梦

郭明忠祖籍广东潮州,生于新加坡一个勤苦家庭。小时候,家境贫困,他被父母放在远房阿姨家寄养。

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盛多一碗饭都要忍受他们非议的目光,上顿吃完愁下顿,他的童年就是这么饿过来的。

那个年代,受英文教育比较容易找到工作,郭明忠找不到工作后来就去当兵。当兵很辛苦,在文莱的丛林里训练,28天随身带的只有一些罐头饼干,要学习怎样野外求生,怎样在陌生的环境生存。当兵的磨练,让郭明忠也成长为一个刚强的男人。

台湾国立艺专学费不菲,郭明忠父母用全部家当凑足了2000新币(约9544人民币),然而,这2000块除去机票的几百块,剩下的1000多块很快就用完了,他就没有去上课。

自尊心极强的郭明忠没有腆着脸皮回家要钱,而是选择留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打拼,不做到衣锦,绝不还乡!



颠沛流离,被迫创业

想想看,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学生,花光了家里的钱,又没有学到什么真本事,人在异乡漂,心是该有多孤独、绝望。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朋友的介绍下,郭明忠放下尊严,老老实实地开始摆地摊。

1982年郭明忠借了点钱,租了辆花车开始卖龙须,并从此与餐饮界结缘。

看人摆过地摊的都知道,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既要主动揽生意,又要防着城管来赶人,一天下来累得成狗。

他发挥自己的美术水准,在小花车上画了条活灵活现的长龙,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街头生意越做越好。

有了扩张的资本,他拿着钱到百货商场租店面,连续开了好几家糖铺子。

后面,年轻人吃腻了龙须糖,他又当机立断卖起冰淇淋和南洋美食。

1991年,郭明忠的“新加南洋小品”小吃店已经开到了21家!



情牵故土,二次创业

1993年事业日渐起色的时候,郭明忠突然想回家了,浓烈的乡愁驱使他做出一个“冲动”的决定:转手台湾生意,衣锦还乡!

郭明忠原本想着当画家,向齐白石、李可染、黄宾虹等大师看齐,可没想到的是,往后他将和“经商”命运相系。

那时,新加坡经济日益发展,商业气象欣欣向荣,在台湾闯出点名堂的他,见状又不淡定了,寻思着拿着赚下的钱踏入餐饮行业。

郭明忠回到新加坡后创立了“Food Junction”美食广场,其内囊括周边很多东南亚一带有名的小吃,好比现在的地铁站、美食街一样,性价比相对高、又富有创意,吸引了很多吃货的驻足。

那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能有这样的商业模式,也是足够创新了。

无疑,郭明忠在餐饮行业开了一个先锋,第一个吃螃蟹,赚个盆满钵满也不足为奇。

1997年,名为“大食代”(Food Republic)的美食广场在中国悄悄出现。

靠着几年的跌打滚爬,郭明忠在中国已经建立了50多家大食代,平均月流量多达百万人次。

玩完餐饮行业,他又不安分地开始想着搞自有品牌。

卖啥占地面积小、回头客多、又能快速增长?郭明忠想的答案是,面包。



历经三年,成功上市

刚开始提出这个想法时,大伙儿不理解,他们觉得面包行业是夕阳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被时代淘汰的。

郭明忠不以为意,他认为没有真正的夕阳行业,只有不入流的夕阳产业。

2000年7月,他和几个老友再次创业,第一家面包新语在新加坡诞生。

为啥叫面包新语(Bread Talk)?

此名称缘由于郭明忠骨子里的艺术细胞,他将从搅拌面粉、酵母发酵、进入烤炉的面包制作过程,看成一个新生命诞生的奇迹时刻。

既然有生命,自然就会呼吸和说话,于是这款“会说话的面包”出现了。毕竟也在食品行业闯荡了那么多年,郭明忠对自己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成立面包新语之初,他对外公布,2年内要开出10家新店。结果刚开始的那几个月,月营收勉强上100新币,租金都快付不起,更别提开新店了。





为了不让自己打脸,郭明忠又一次“文艺附体”,祭出三把斧:

1.精准定位,走特立独行的时尚范儿

传统的面包店以黄色的暖色调为主,装修材料多用砖头和木头,用户多是家庭主妇为主的人群,而他的面包新语不然。

它反其道而行之,主打年轻人,走性冷淡风格,使用玻璃、不锈钢和白色大理石,无形间和年轻人追求个性、特立独行的作风遥相呼应。



2.开诚布公,打开厨房透气

在很多餐饮店、小吃店甚至面包烘烤店,门面虽然装饰精美,但往往后厨“不堪入目”,最脏最乱的莫过于出产食品的厨房了。

人家是藏都来不及,郭明忠倒好,直接开诚布公,将后厨打开,让用户一览面包的出炉。

消费者关注食品无非有两点,一是性价比高,二是健康、绿色、安全。

能见证面包的诞生,人们自然都要上来围观一番了。

3.端得正,玩得起

人怕出名猪怕壮,面包新语火了,自然有很多跟风者入局。

碰到这种情况,郭明忠想的不是如何防止被抄袭,而是如何突破瓶颈、寻找新的创新之处。

2012年9月,他带来第四代叫“物享其中”的新概念门店,去除前面时尚、奢华的风格,返璞归真,实打实走自然的苹果风。

除了风格多变,面包新语还喜欢蹭热点,比如《卧虎藏龙》电影一出来,他就做了款“卧虎藏宝”的面包,还有什么接地气的“虾米袋子”(闽南语啥事的意思),“上海侬好”、“北京你好”等。



面包新语(BreadTalk)集团上市后,郭明忠积极展开多元化经营步伐。

如今,郭明忠的集团旗下已经有900多家门店(包括面包新语、大食代等),员工遍布全球17个国家,单拿面包新语来说,一年就卖出2亿个面包!

谁还能想得到这位上市公司老总,昔日还是位吃不饱的清贫少年郎呢?郭明忠认为自己成功三分靠幸运,七分靠打拼。用乔布斯的话来说,大多数年轻人不是没有成功的条件,而是没有成功的行动力,懒惰和拖延让他们和成功擦肩而过。

来源:餐人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