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点小事都能让自己烦躁不安、神经紧绷、愤怒近乎失控,怎么办?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闫明:TMCC国际认证高级管理教练导师、清华、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首席管理导师

好累呀!压力好大,一点小事都能触发自己的烦躁与愤怒,怎么办?

现实就是这样,如果你不能笑着主动的面对挑战,你就只有哭着被动的忍受磨难,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生活其实就是一面镜子,都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敬给你。

现代社会人的压力都很大,工作不顺时,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工作特别累到家里女朋友还无理取闹,搞得鸡犬不宁;年终奖没多少还面临被辞职,放假了刚想休息一下孩子又吵闹个不停……等等,甚至一点鸡毛蒜皮没小事,都有可能点燃自己那根本无法遏制的烦躁心情,它随时都有可能把自己推向崩溃的边缘,失去控制,因为这个社会人的崩溃,来得实在是太容易了。

那么当我们遭遇人生困境,当烦躁、焦虑、愤怒的情绪汹涌而来时,我们又该如何处理与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已经迫在眉睫。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一、乐观——笑着面对挑战

有一个故事,讲的很真实,说有一个年轻人问一位高僧:“道理我都懂,但就是放不下一些东西,怎么办?”

高僧说:“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他说:“我试过了,那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高僧不语,拿起一个茶杯,请年轻人喝茶,年轻人出于礼貌,就双手端起茶杯,高僧就不停往茶杯里倒热水,一直倒到滚烫的热水溢出来,他被烫到,年轻人马上松开手。

高僧这时说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放下了。”

现实就是这样,如果你不能笑着主动的面对挑战,你就只有哭着被动的忍受磨难,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生活其实就是一面镜子,都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敬给你。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在这里,我不得不多说几句,不然的话大家很容易产生误解,会误认为的反问到,‘放下’我就可以不承担责任了吗?‘放下’我就可以不顾孩子和父母了吗?‘放下’我就可以不吃不喝了吗?‘放下’我就可以不努力工作了吗?‘放下’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了吗?…..等等,大家之所以产生误解的根结,在于误解了‘放下’的真谛,其实‘放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担当’,而非真的让大家什么都不顾、什么都不管,换言之,你放不下,夜晚睡不着,天天忧心忡忡,把自己折磨的都快精神崩溃了,难道说这样问题就能解决了!责任就能更好的担当了!大错特错,这些抑郁消极的情绪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休息不好),更消耗了你大量的宝贵时间与精力,反而只会使你自己更加被动。

所以,‘放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担当’,就像红军进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一样,‘退’不叫退,叫做战略转移,退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进,如果为了退而退,就成了消极抵抗,就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的深渊。

其实我们遇到的难题,事情本身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是有限的,但是你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却往往远远大于事物本身对你造成的伤害。虽然事情本身造成的伤害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这种悲观情绪,这种伤害就会不断的延伸,并逐渐的蔓延到你的整个生活。

切记永远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让你的焦虑、悲观情绪到此为止。事情发生就发生了,不要让这件事情对你再次造成二次伤害。

当你确定、以及肯定自己的人生中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是不能放手时,你就牢牢抓住,那怕是遍体鳞伤,也绝不放手,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的情况下,抓住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没小事。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二、行动——让自己忙碌起来

如果说缓解压力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我一定告诉他:“让自己忙碌起来!”

社会心理学家调查发现,人最‘累’的时候,并不是在拼命工作的时候,而是在坚持与放弃之间、犹豫、徘徊与挣扎的时候,人是最累的。我去中国移动讲课的时候,一位人力资源总监跟我讲,他们单位的文化是:“有工作不会累,没有工作才会累;有工作干不会累,没有工作干,才会累!”所以,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是治疗焦虑和抑郁症最好的一剂良药。

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会影响他的某种感觉,如你表现得越愤怒时,你就会越感觉愤怒,而且这种感觉会持续得更长久一些。现代心理学大师威廉.詹姆斯博士曾说:“一个人无法以意志来控制你的情绪。”但是你可以用你的意志来控制你的举止。同时,当你的行为表现出某种样子时,你的感觉就是那个样子。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换句话说,如果你希望感到快乐时,你就必须表现出快乐的举止。希望感到有成就时,你的行为就必须看起来很有成就的样子。因为人生就像是举止与反应的实验室,你的情绪正是印证你行为的一种反应。

因此,如果你表现愤怒的态度时,你就会有愤怒的感觉。那种利用机会发泄愤怒的说法,并不能使愤怒的感觉离开你。让别人看到你发脾气,只会使你让别人看笑话而已,因为那样就像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你觉得发泄愤怒比你的友谊、爱情、信仰、信心以及对他人尊重的需求更重要的话,那么你就尽管发你的脾气好了。但是其后果通常是你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你已厌倦你的愤怒独处的话(因为通常会演变到这个地步),那么试试这个办法吧:当它萌芽时就把它除掉。当你觉得胃部收紧,心跳加快,脑筋一片空白时,就赶快使它冷却。如果必要的话,你可以离开现场,但不要自我折磨。

行动起来虽然能够缓解一个人的压力,但是行动本身需要一个人强大的胆量和勇气,其实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面对‘失败’时的态度,失败对与成功者来说只是一个开始,是一个向着希望起飞的跳板。一个人“想”和“做”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恐惧与胆怯,而战胜恐惧和胆怯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马上的去行动,因为人们恐惧的往往只是恐惧本身,也就是说胆怯与恐惧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在自己吓自己而已。

完事开头难,一旦开始,你基本上就很难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也只有不断的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成长自己,你才能使自己变的更加强大。当你强大了,困难就变小了,很多你原来畏惧的难题,现在看来可能你会觉得可笑,因为它们对你来说已经不再是问题。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三、静心——“静”则慧生

一个人的内心静不下来,智慧就生发不了。有的人身体是不自由的,但他的‘心’是自由的;有的人身体是自由的,但他的‘心’是不自由的;你的身体被困你会失去某种行为的能力,你的内心被环境所困、被情所困,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事物基本的判断能力。

人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是不要情绪化。人只要活着就会有情绪,如果你什么也不做那么情绪波动的会更厉害,情绪就像你的心跳一样上下起伏,但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什么是情绪:情绪就是人对环境的一种反应。当然这种环境也包括我们自己内心的变化,思维的习惯等也是一种环境。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外部的环境(外因);其二:对待事物的态度也是一种环境(内因),内因和外因是相互作用的。(比如我们心情的变动,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扩大范围,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内在的、外在的,任何的变动,都会使我们有一种反应,而这种反映就叫做情绪。反映无所谓好坏,情绪只是一种信息的反馈。情绪管理,就是让我们把这种情绪的反应控制在理性思考的范围之内,不要过度解读,过度反应,过度深陷其中而忽略了问题本身。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让自己静下来的五字要诀: “静”则慧生, “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抉择。

一、止:

“止”者五蕴皆空,止就是内观,停下来删除自我的一切主观臆断,让自己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一切。

二、定:

“定”者刚毅决断,定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重新定义之意,我们对待事情看法的影响远远事情本身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三、转:

“转”者安然自若,心随境转则不自在,心能转境无处不自在,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到合适的地方,转向正能量的一面。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四、行:

“行”者功成,知行合一方位真知,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就是对自己及他人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

五、查:

“查”者无患,随时随地的警惕潜在的危险,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患于未然。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循环罔替,要发展中看问题,时时处顺。

“止”、“定”、“转”、“行”、“查”也是一个循环,没有事物能够绝对的保持静止不动,包括人的内心,唯有保持不断的前进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静”才会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如果你累了,就‘放下’一些琐碎之事,专注于当下,全力以赴的去面对挑战!”(本文为闫明老师原创,请勿侵权。)

点击关注闫明老师头条号,更多企业管理智慧等着您。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精选推荐:职场晋升:如何向优秀的人一样,做出理性的‘判断’与‘决断’精选推荐:《闫明,有话说》锦集——不乱于心、不慌于行、不移于志 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