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12月8日倒计时:二战日本对美开战决策纪实·第十一章·英雄总能果断改变主意
前排提醒:这是一个系列文集,查阅往期请移步本人空间,点赞关注不迷路。
6月22日前,美方内部就做过判断,一旦苏德间开战,日本将更有可能向美方做出外交让步,而当6月21日,伴随着“巴巴罗萨”行动的讯息一同传到松冈这边的,还有赫尔也开始变强硬的表态——【关于承认满洲国的内容已经消失了】。华盛顿现在强调,维持太平洋地区的和平是其首要任务,美国和日本都不应觊觎该地区不属于他们的领土,美国拒绝日本在东南亚动武的权力。华盛顿在回应中还表示 :亚太地区应基于贸易自由和机会平等原则。
就赫尔本人来讲,作为律师出身的他,其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同罗斯福相近,即反对各式各样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垄断的金融集团,而偏偏这两条当年的日本帝国全都占了,赫尔的毫不退让,基本上断绝了松冈计划的可能性。
野村还记录了一条来自于赫尔的口头声明:一些位高权重的日本领导人,所坚持的路线竟然是去寻求对纳粹德国及其侵略政策的支持,而他们唯一愿与美国达成的谅解是,如果美国因为自卫政策而卷入进欧洲的战场,那么日本将会站在希特勒这一边……只要这种领导人坚持这种官方态度,并以此来影响日本民意,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只有通过当下讨论的这份协议才能奠定一种基础,我们才能沿着想要的路线取得实质性的结果。
这无疑是赫尔对松冈洋右自负言论的强烈谴责与反击。
赫尔随后又进一步向野村表示道:我国必须等待更加明确的信号,即日本整体上想要寻求和平路线,但是现在还没有收到这种信号。
这话就说得很明了——近卫公爵,请您替换掉您的外相。
时间倒退回1933年。
松冈在日内瓦发表日本退出国联的演讲后回国前,见过罗斯福与赫尔,据美方的记录,松冈的长篇大论让罗斯福感到厌烦。他根本无法体会其他人的感受,只是一味的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其行为常常难以预测,实际上松冈并不适合外交这种及其需要耐心、技巧和人情交际互相妥协的岗位。
1941年4月,他在梵蒂冈对教皇庇护十二世说 :在世界上所有政治家中,没有人对上帝的理解和热爱有我多,此前没有,此后也不会有。
而在莫斯科时,根据苏方的记录,松冈竟然教导斯大林,什么才是共产主义 ,这让斯大林震惊不已。(这要是一个苏联人,怕不是已经变成了西伯利亚的土豆了)
巴巴罗萨开始后,松冈尝试着挽回自己的影响力,然而在近卫内阁里,他并没有支持者,可毕竟松冈就是松冈,胆大是他的标签,他竟然打起了裕仁的念头。
松冈干脆直接面见了裕仁,请求天皇立即下令攻打苏联
裕仁表示无语。后来他回忆道:不久前外务大臣还在倡导进攻新加坡,现在他又鼓动要日本进攻北方的苏联。裕仁要他的外务大臣讲讲理由是什么。根据宫内厅的记载,松冈开始神论道:
英雄啊,总能果断改变主意。
我之前同意南进,但现在我想转向北方。
根据《三国同盟条约》,实际上日本根本没有义务加入德国的军事行动,但松冈认为这是绝对有必要的事。
随后松冈还自说自话的在与苏联驻日大使会见时宣布,《三国同盟条约》的优先级高于《苏日中立条约》,这番言论让斯大林脸色发白。
近卫很快得知了松冈新一轮的癫狂行为,他立刻进宫,第二次向天皇保证,松冈的言论不代表近卫政府的立场,所有松冈洋右的言论,都是松冈他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
这一系列神操作,让松冈在近卫内阁中更加边缘化。
也是在6月22日。
当天晚上,丘吉尔在伦敦发表了广播演讲:
“ 今晚,我要借此机会向大家发表演说,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战争的关键时刻 ”
“ 德国炸弹在俄国城市上空像雨点般地落下。 ”
无论丘吉尔之前对斯大林及其领导下的苏联有何种偏见,从这一天起,全世界都知道,联合王国和苏联站在同一个战壕里了,而除了发表同情苏联的演说,丘吉尔的另一个工作就是把美国拖入战争,故而,这场广播演讲,也在同一时刻,向美国播出。
然而,罗斯福要如何才能让国内的孤立主义者们买账呢 ?
如今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孤立主义者反对欧战,随着德国入侵苏联,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如果罗斯福执意要把美国大兵送往欧洲,是否代表着他治下的政府是在同情共产党 ?!要知道,美苏建交,是在罗斯福手上完成的事情。
1933年,罗斯福的夫人在参观国内一所学校时,发现在一间教室里的一幅世界地图,上面有一大片地区,全部都是空白,她就问学生们,这片空白是什么 ?
学生们告诉总统夫人 : 学校不允许他们提起那个地名 !
经过这件事,罗斯福写信给加里宁主席,请他派代表到华盛顿来讨论建交事宜。
现在,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上,罗斯福强推参战议题,那么美国国内的反共群体就会毫无保留的站在孤立主义者这边……
罗斯福明白,现在时机还没有到。
假使他现在就请求国会批准开战,就意味着他这一届政府的政策失败,所以目前他所能做的,仅仅就是鼓励和支持/支援苏联对纳粹德国的抵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