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酒楼高五层,曾是小坡的地标
小时候住在密驼路,皇后酒楼就在附近。常听年长的街坊说,战前的新加坡有八大酒茶楼,“皇后”便是其中之一。
那么其余的“七大”是哪些呢?一名老街坊说,最早的第一间是大东海记酒茶楼,他曾在那里打过工。他说这间酒茶楼是几个广东人合股办的,做得很成功,并在赚钱后大展拳脚,先开大东酒楼,接着开大东公记茶楼、皇后酒楼、天一景酒楼、新纪元酒楼、大新酒楼和钻石酒家。
老街坊说:“虽然有些招牌叫酒楼,但还是有做茶楼生意。像在桂兰街的大新酒楼,早上的茶楼生意最好,住在小坡的人,一大清早便来这里饮茶吃点心。”
然而岁月悠悠,当年风光一时小坡“皇后”,大世界“钻石”,桂兰街“大新”和柏城街“天一景”和其他开在牛车水的“大东”、“新纪元”等,都挡不住时代潮流,一间间消失了。
宴席太多,摆到五脚基
皇后酒楼建于1928年,战后也是生意火红。1985年,政府要发展二马路(维多利亚街),由于皇后酒楼就在二马路街头,不得不拆。拆除后搬到波东巴西,几年后走入历史。今天皇后酒楼的原址,变成了16层楼高的国家图书馆。
皇后酒楼的门牌81号到97号,占了密驼路八间店屋,由于地处海南人聚居的地方,因此海南人的婚宴,大都在皇后酒楼办。我的哥哥1950年代结婚,便是在皇后酒楼摆婚宴和茶会。
那年头密驼路的店屋,最高是三层楼,皇后酒楼却楼高五层,一支独秀,特别抢眼,是小坡的一个美丽景点和地标。五楼是酒楼,以下各层楼是旅店。当年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到英国考察,路经新加坡时便是住在皇后酒楼,当时华侨设宴招待,也是在皇后酒楼。
这间酒楼的特别之处,是它还有一个往空中突出的小阁楼,阁楼四面是窗,建筑别具特色。小时侯我在皇后酒楼出席婚宴时,曾上过阁楼。从阁楼往下看,能看到整条密驼路,斜对面不远处便是我的家。历历往事,如在眼前。
中秋节期间的皇后酒楼,夜晚灯火辉煌
记得每年中秋节,皇后酒楼的门口都会挂满一个个装在“猪笼”的小月饼,最受孩童欢迎。月到中秋分外明,最“明”的是皇后酒楼的灯火,在中秋节前的十多天,便一闪一闪地照亮二马路。一个大大的牌,挂在二楼的窗口,牌上画的是那时的亚洲影后林黛。
皇后酒楼的古老电梯,前后有两道铁门,要用手来拉开和关上;上楼这边进,到了楼上那边出,有专人负责。碰到在电梯里拉门的人不在时,就得靠自己拉门了。这样的电梯,现在找不到了。
当年访问皇后酒楼的负责人梁少文时,他告诉我,皇后酒楼的五楼可摆80多席,楼下的五脚基,也可摆十来桌,遇到几家人一起办喜事,同在皇后酒楼摆个百多席没问题。
他说,在皇后酒楼摆婚宴的多是海南人,海南人的婚宴通常分两轮,以方便宾客出席。一轮是下午四点钟,另一轮是晚上七点多。一轮有最多可摆100多席,两轮便有200多席,皇后酒楼曾办过两百多席婚宴,是那个年代的记录。
茶楼凌晨四五点开店
讲起这些在战前创业的酒茶楼,在战后把生意交给第二代。那年我当新闻记者时,曾在牛车水的大东酒楼访问过梁少逵先生,他是“八大酒茶楼”的接班人之一。当年访梁先生时,他55岁,讲起八大酒茶楼,滔滔不绝。如今梁先生已高龄84,还在碧山亭公所活动。往事如烟,只能回味。
梁先生说,新加坡最早的茶酒楼,是余东璇1927年创办的南天酒楼。那时他的父亲刚从唐山南来,在南天酒楼打工,认识了几个乡亲好友,都曾在家乡做过茶酒楼,想在这方面发展。大家一拍即合,便合股在广东人聚居的大坡,开了大东海记酒楼,名为酒楼,主要做的是茶楼生意。
大东海记酒楼
大东海记酒楼起先在硕莪街,后来搬到单边街,最后搬到摩士街,搬来搬去,都离不开牛车水,所以牛车水可说是他们的发祥地。大东海记赚了钱,便在新世界开大东酒楼,丁加奴街开大东公记茶楼,不久又在戏院街开了新纪元酒楼。开茶酒楼一帆风顺,几年时间便开了八间。
在摩士街时代的大东海记酒茶楼,门口还吊着自办广州腊味几个大字,招来顾客
那年头茶楼的生意特别好,茶楼的人早在凌晨两三点就起身,准备各种糕点。凌晨四点未到,竟然天没亮就已有人在大坡的茶楼门口等著喝茶。
凌晨四五点开店,茶楼内很快便高朋满座。人声、碗筷声,还有巡场伙计嘹亮的招呼声,很有风味。上茶楼除了可以吃广东点心,中午还有伶人唱戏给你听,难怪生意火红。那时的茶楼,一般都有一个小小的舞台,台上布置简单,只有两张椅子和一张茶几。茶几上摆着两杯茶,两个打扮漂亮的女伶,穿着旗袍坐在椅上献唱,有时独唱,有时对唱,有时唱男声的平喉,有时唱女声的子喉,非常精彩。一曲唱毕,台下掌声四起,女伶高兴,茶楼老板更高兴。
引入歌台,墙贴菜单
1995年,本地戏曲团体敦煌剧坊重新将已被遗忘的品茶吃点心听戏曲活动带进茶楼
到1970年代,献唱的女伶便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歌台走入了酒茶楼,如小坡的皇后酒楼,下午有午市歌台,十多个歌星献唱,王沙、野蜂、符舒云等,那时也吃过皇后午市歌台的饭。当年生意火红,我曾去过多次,最喜欢他们的凤爪山瑞,海参鲍鱼,每碟两块半 。
陈桂兰街的大新酒楼
天一景酒楼还在,但早已不做茶楼生意
除了茶市,每逢中秋节一到,八大酒茶楼就会推出月饼,天天赶货还是供不应求。梁先生说,他们的茶楼师父骆广辉做的月饼,保留了广州原有的传统风味。他做的点心也像广州茶楼的点心一样,非常地道,那时南来这里谋生的广东人,想到家乡味的餐点,就会经常上门来。由于骆师傅有这样的好手艺,后来受邀加入八大酒茶楼成为老板之一。
骆师傅在大东海记掌厨,虽然没有收过徒弟,也没开过烹饪班,但他的帮手不少,跟着他进进出出,看他如何做月饼和点心,也偷师了不少,学了一身功夫,到哪个酒茶楼打工都受欢迎。
最近到牛车水看大东酒楼的几个旧址,戏院街的旧址已换成肥仔荣酒家。烈日下又走到摩士街,30年前我就是在这条街的大东酒楼,访问李大傻、梁少逵与其兄梁成汝。
那次访问梁老板两兄弟,听了很多大东酒楼的故事。30年前的大东,墙壁上整整齐齐,挂满五颜六色的纸条,纸条上写着菜肴的名字与价钱,使得大东酒楼的墙壁色彩缤纷,抢眼夺目。路人经过,都被墙壁上的缤纷色彩吸引,有些还走进来饮茶吃点心。这道墙壁,给他们招了不少生意。
大东酒楼的墙上挂满五颜六色的菜单
墙壁上为什么挂满五颜六色的菜名?梁少逵说,这是他们茶酒楼的特色,这特色是从广州酒楼带来的。纸条上的毛笔字,写得工整有力,遒媚风雅。这些字,早期是酒楼擅写书法的长辈所写,后来是梁少逵的兄长梁成汝挥毫。
他说,他们这样做,一来是告诉顾客,酒楼有哪些拿手好菜,二来是让大家知道,每道菜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