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世界银行发布了新版“人力资本指数”(Human Capital Index)报告。
其中,在亚洲众多国家里,“人力资本指数”排名第一的是,人口数量只有560万的新加坡。
人力资本指数,不是一个新概念,从上世纪90年代,就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对于一家公司,人力资本指数的意义在于,如果人力资本管理的好,股东回报也会相应较高;而放眼世界各国,人力资本指数则是对教育投入、下一代竞争力和创造力、年轻人在未来世界话语权等等,多方面的横向比较。
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在有限人口和空间内,取得亚洲第一的成绩,新加坡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那我们来看看新加坡这20年来,在教育方面,到底坚持做了哪几件事?
1、教得更少,会得更多
从1997年开始,新加坡就把国家教育理念,定义为“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Thinking School,Learning Nation)”。
不过,这个学习和思考不是停留在书本上,而是发展能力导向。新加坡教育部和学校系统内,要求老师尽量少“教书”,而是把时间用来引导孩子主动学,引导孩子如何把应用知识方面。
2010年,新加坡再推出“21世纪技能”教育方针,要求用“知识应用和创造力”去面对未来的世界,这就要求学生放更多的精力,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与人沟通合作社交类的技能上。
2、教师不但有成绩,更要有业绩
新加坡的学校,三年一小评、六年一总评。这种评比并非走走过场,而是非常严格。
学生个人成绩,是评比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于教师也要进行“业绩”评比。
这里的“业绩”,指的就是教育方面的竞争力。
这个评比,不但普通教师要参加,校长、校董都要加入进来。
3、寓教于乐,乐趣先行
在推广教育新方针的同时,新加坡教育部也给老师们提供更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让老师授课时方向更明确。
而无论是目标是什么,教育部给出的基本要求就是“让学习变好玩”,要求老师把心思放在“怎么教更好玩”上。通过学习和生活的连接,点燃每个孩子的学习引擎。
4、学生要上课,老师更要上课
新加坡教育的特点,不但是要培养好学生,还要让老师随时处于学习状态。
比如学校经常会制订“应用学习计划”,让老师和学生来共同完成一些更具挑战性的课题。
老师不但要教授知识,还要从“应用学习计划”中,得出经验和教训,与学生一起分享。
这种方式的目的,就是促使老师成为比学生还用功的“学习者”。
5、比起“学知识”,更重视“如何学”
科学,不是拿来背诵或考试,而是培养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甚至问对问题的人。
——这是新加坡各个学校的共识。
在课堂上,老师要不断问学生“为什么”,通过“应用式”和“主动式”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