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人造肉”兴起的背后:比牛肉价格贵1倍!中国企业会跟进吗?

自5月开始,"人造肉"概念在国内资本市场兴起一轮投资热潮,至今仍然持续发酵。截至5月16日收盘,仍有多支概念股上涨,其中丰乐种业、东宝生物、农发种业纷纷涨停,莱茵生物、北大荒大涨超过5%。

对于市场表现,相信不少人心中都会有些疑问:人造肉是什么?人造肉会成为下一个行业风口吗?我国要开始大规模进军"人造肉"市场了吗?

1、比牛肉饼价格高出1倍,人造肉的区别在哪?

实际上,"人造肉"概念在国内兴起,并非源于国内市场,而是来自大洋彼岸的股市。当地时间5月2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当天该公司的股价大涨163%,涨至65.75美元,创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最佳IPO首日表现。截至5月15日, 其股价自IPO以来的累计涨幅已经达到247%。

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海外市场备受追捧,无疑引起了国内投资者对相关概念公司的关注。事实上,境外市场热点引发国内关注的情况并不稀奇,比如去年美股疯涨的工业大麻概念,今年以星火燎原之势燃爆A股;再比如,万宝路母公司斥巨资入股美国电子烟企业JUUL,也掀起了"电子烟"概念股的热潮。

那么,这回到底是暂时的市场热点,还是确实是一个行业风口呢?

首先,应该先弄清楚人造肉是什么。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人造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植物蛋白素肉,多以植物蛋白为原料,通过添加营养成分,使其口感和气味接近真实的动物肉类;另一种是细胞培植型素肉,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

目前,市场所说人造肉更多指代植物蛋白素肉。由于技术限制、成本高昂等问题,细胞培植型素肉的价格十分昂贵,不仅得到消费者认可,也未能实现商业化。据悉,2018年12月,以色列研究团队宣称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人造牛排,当时团队负责人声称"每块牛排的造价在50美元(约344元 人民币)左右",而这仅仅只是成本。

相比之下,植物蛋白素肉的价格相对便宜多了。据了解,在纽约的Whole Foods连锁店,两块Beyond Meat的人造肉饼标价5.99美元(约41人民币)。但不管怎么说,人造肉食品还是要比真正的肉贵一些,因为两块人造肉饼几乎是两块碎牛肉饼价格的2倍。

2、能否代替动物肉,"人造肉"可能会是一阵风?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人造肉的价格看上去似乎不太具有消费吸引力。而且,在传统肉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内市场,人造肉的成长空间极其有限。一方面,源于消费者长期以来食用动物肉类的习惯;另一方面,国内养殖企业较多,牲畜规模庞大,长期来看肉类成本在不断降低。

人造肉对于动物性肉类的营养替代性可能有限,这也将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为,自然界肉类的营养主要体现在蛋白质和脂肪上,蛋白质及其中丰富的氨基酸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22大类,其中,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营养成分无法通过人体合成,只能从动物肉类中获取。

(注:Beyond Meat官网的产品图片

更何况,国内尚未具有研发人造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也缺乏一定的研发成绩。像这次股价不断走出涨停板,很多公司都发布股票价格异常公告,有的澄清公司业务与人造肉不沾边,有的表示没有人造肉的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储备;有的还表示公司没有人造肉所需的豌豆种子业务,只有大豆种子业务。

所以,目前还很难看到人造肉可能会对中国肉类市场、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带来影响,所谓的"人造肉"概念可能只是短暂的一阵风。

3、利润亏损3000万,为何人造肉还是被看好?

不过,与中国相比,难道美国的人造肉发展就非常成熟了吗?消费者就愿意接受了吗?事实上,美国从事人造肉的专业研发和生产公司已经有两家,它们的人造肉产品不仅在美国本土售卖,还远销海外。

这次成功上市的Beyond Meat,自2009年开始便在从事人造肉的研究。根据提交上市的财务数据来看,2018年,该公司的营收为8790万美元,较2017年增长170%,但由于公司创新、营销投入较大,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为-2988.60万美元。

(注:Beyond Meat的产业价值链)

还有一家没上市的叫Impossible Foods的公司,创立于2011年,其主要产品为"肉制品"和"奶制品",销往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7000多家餐馆。

虽然没有上市,Impossible Foods却给Beyond Meat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与后者相比,它拥有着更大的融资规模、更广的销路,甚至还有更优越的菜单。比如,上市前的Beyond Meat融资规模为1.22亿美元,而Impossible Foods足足是它的三倍。

从两大公司的成立时间和发展情况来看,人造肉在美国乃至世界早就有一定的市场需求,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素食主义和环保主义的兴起。

随着人们逐步认识到食素对健康和环保的益处,近年来素食主义开始流行,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最为明显,与此同时很多国外企业纷纷推出素食的产品,例如素肉汉堡、素肠、素肉饼等产品。

由于使用植物作为原料,人造肉产品还可以避免畜牧业带来的环境破坏,同时满足一些动物保护主义的要求。

美国主要电视新闻部门之一的NBC News就曾发文说,素食主义者们拒绝吃牛肉,认为牛肉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为喂养这些牛需要种植农作物,这个过程会用到杀虫剂、饲料之类的东西。同时,奶牛打嗝会产生温室气体甲烷。

正是瞄准了部分人群的需求,Impossible Foods在其官网介绍称,其旗舰产品"Impossible Burger"相比普通汉堡可节约土地和水,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在公告中称,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35年之前,令食物链中不再包含食用动物这一环节"。

4、比尔•盖茨等商业大佬加持,中国企业会跟进吗?

部分市场研究机构也认为人造肉市场潜力非凡。著名研究公司Grizzle在上周的一份研报中表示,到2030年,人造肉产业的价值将超过340亿美元,未来十年美国人造肉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40%。另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全球肉类替代品市场2018年和2017年分别增长了22%和18%。

事实证明,研究机构的看好并非只是唱独角戏,连很多"明星"投资人和机构也都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押注人造肉的未来。

根据此前公布的招股书内容,Beyond Meat的投资人包括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可口可乐CFO凯茜·沃勒、麦当劳前任CEO Don Thompson和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等商界和好莱坞名人。

而Impossible Foods的投资阵营,气势更加庞大。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其投资者包括比尔盖茨、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三一资本、瑞银集团等个人及机构投资者。就在前几天,Impossible Foods还获得了李嘉诚旗下公司的投资。当地时间5月14日,该公司公布了最新一轮融资筹得3亿美元。此轮融资过后,Impossible Foods的融资规模超过7.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首富们投资人造肉,并非为了赚钱,主要还是为了环保。例如,比尔盖茨在接受访问时回答到,人造肉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动物虐待。

曾经有一个研究发现,牛打嗝和放屁排出的温室气体的甲烷,对环境的杀伤力是二氧化碳的30倍,而全世界的牛所排出的甲烷占全人类活动产生的四分之一,吃肉"有罪"便间接被坐实。

人造肉公司的新一轮融资,无疑已经把美国股市投资的情绪推向了下一个高潮,而这样的情绪显然也蔓延到了中国,但现实是中国企业可能并不会跟随美国的步伐——上演人造肉的投资和研发热潮

1、禹王蛋白公司总经理李顺秀表示,从世界范围内肉类供求格局看,传统肉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且目前植物性素肉技术还不能模拟多种肉类。素肉推广仍然任重道远,对传统肉类的替代性作用非常有限。

2、国金证券则分析,"从我国猪肉消费习惯来看,冷鲜肉还未普及,人造肉更需要时间;同时,细胞培植肉,成本昂贵,规模量产也无法实现。此外,还包括技术、法律道德、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

3、 天风证券指出,"人造肉"距离真肉仍有差距。"即便以好调味、好上色、可塑性极强的大豆蛋白为原料,混合肉也难免存在着口感不够好、卖相不够佳等问题。而且现在的"人造肉"形态主要是碎肉形态,尽管有些可以模拟出动物肌肉和脂肪的口感味道,但并不能模仿骨头、筋膜等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