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涨姿势:为什么新加坡的公务员选得这么好?他们干了这4件事!

为了从社会各个阶层中,找到精英人才,新加坡在选拔方面,力求做到“优中选优”。而新加坡公务员选拔制度则体现了这一点。

新在加坡,卓有成绩的企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著名律师等等杰出人物被动员到政界作政务官或作高级行政管理类公务员。

这个事实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只是事实的一个方面。

事实的另一方面是,新加坡公务员五个层次中,每个层次公务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尽管不一样,

但都要求是那个领域人群的佼佼者,政府并且通过强大的培训保持公务员人力资本的相当优势。

精英不是仅仅来自极少数富有的有身份的阶层,而是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

为了从社会各个阶层中,找到精英人才,新加坡在选拔方面,力求做到“优中选优”。

而新加坡公务员选拔制度则体现了这一点。

1.严格的选拔程序。

拥有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是新加坡精英治国的坚实基础。

为了达到这一点,新加坡在公务员选拔方面下足了功夫。

新加坡公务员的选拔管理是十分科学和严格的,以确保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

新加坡公务员的管理是由公共服务委员会、人事委员会和公共服务署共同完成的,公共服务委员会是独立的公务员最高管理机构,人事委员会是各部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公共服务署是隶属于总理公署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在新加坡选拔公务员的标准有五条

一是能效忠国家和政府;

二是廉洁奉公,严格遵守法律;

三是受过良好教育,有出众的才能,有相关专业知识,敢于承担责任;

四是融自己于民众,争取民众支持,为群众真诚服务,能够把群众发动起来为完成政府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五是不怕困难,能在困难条件下做出正确决定,坚定地完成各种任务。

近年来,新加坡公共服务委员会还将HAIR标准(壳牌石油公司的人事评估标准)作为选拔精英人才的标准和基本理念:

H:直升机视野(helicopter),像直升机一样,能高飞总揽全局,也走低,看局部细节。

A:公析能力(annlytical ability),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I:想象力(imagination), 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R:现实感(sense of reality),脚踏实地。

为确保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新加坡实行了两项有特点的公务员选拔制度:一是国家奖学金培养制度,二是全面的考核选拔制度。

新加坡的公共服务员委员设有国家级的公务员奖学金,从中学阶段开始,公共服务委员会每年都要在全国遴选一批优秀学生(每年大约100人左右)授予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奖学金(PSC),

全程资助他们到全球一流的高校深造,回国后锻炼成长为新加坡公共服务体系的未来领袖。

奖学金得主学业完成后至少要有5年的服务期。

除此之外,公共服务委员会还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转任等多种有效方式招聘公务员。

他们选拔公务员的过程非常复杂和严格,标准非常全面和细致。

他们主要实行的面试考核制度,基本不设笔试环节,但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成绩会成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从申请到标准审核再到面试、录用,新加坡公务员选拔的每一个环节都极为细致和严格。

新加坡公务员的选拔审核有这样几项内容:

学历,专业,个人性格与素质,如领导才能、动机、沟通技巧、兴趣、智力等。

需要提报的申请材料也是林林总总,包括了小学、中学成绩单、服役记录、奖励与奖学金以及性格证明人等方方面面,确保所选拔的人才一贯优秀一贯出众。

面试时间有时也会特别长,有的人需要长达一天的面试询问。

与此同时,新加坡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和升迁提拔以及薪酬待遇、福利等方面也紧紧围绕培养精英、留住精英和让精英人尽其才而设计运作,其基本取向是确保务实管用、高效廉洁。

2.在道德上严格把关。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入门”关上突出“政审”,二是品德考核。

政府认为,公务员的基本素质,一是良好的品质,二是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是可以通过训练及经验中培养出来的,良好的道德则必须在任职前就具备。

在公务员录用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有特点的程序是“政审”,查阅应聘者在学校期间的人际关系、社会服务方面获得的导师评语,以了解应聘者在与他人合作和为社会服务方面所持态度,“政审”不合格者不能被录用。

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个人的私生活和爱好如何是一个人的自由,政府不应作过多的干涉。

这种看法遭到新加坡社会大多数人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混淆了个人生活自由于对公务员严格要求两者之间的界限,是一种公私不分的错误观点,对公务员法律必须设定较之于一般公民更为严格的要求。

一个人如果要成为公务员,就必须以私生活和爱好、品德接受审查为代价,否则就不要去应聘公务员。而要想成为新加坡合格公务员,仅有较高文化程度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具有发展潜力和与人合作为社会服务的态度,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

公务员考核报告分为两种

一种是工作报告(公开的),主要检查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个人品质、态度等。

这个报告的重要内容是品德考核,即对公务员日常生活、社交活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审查。有两种方式,一是个人品德记录。

所有公务员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主管人员就发给每人一个公务员笔记本。

要求每人在首面按规定写上自己的廉政誓言。

此后,自己每天的工作事项都认真记载,主管秘书定期检查记录的内容。

发现问题,立即交公共服务委员会或贪污调查局查处,否则,一旦查出该公务员确有违法行为,主管官员也必须承担责任。

二是行为跟踪。

即贪污调查局有权对所有政府公务员,尤其是新进公务员进行行为跟踪,暗地调查他们的活动。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务员的私生活是否正常,有无嫖赌行为,有无经常出入酒吧酗酒的行为,有无与非法团体来往的行为等。

贪污调查局在进行行为跟踪时,特别注重证据的收集。如发现被跟踪者有可疑的行为,可以采取秘密拍摄等方式收集各种证据。

一旦发现某公务员有违纪行为,贪污调查局会将行为跟踪的结果写成调查报告送交该公务员的主管官员,核实该公务员的日记所载内容是否属实。

3.注重精英人才梯队的培养。

人民行动党对于政治精英的录用,除了特别强调先天因素,同时也充分注重对候选人的后天培养,可谓是一种“优中培优”机制。

他们从初等教育开始就着手发现优秀人才,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然后给予优秀人才各类奖学金海外留学深造,并且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要求他们学成后回国服务,最后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培养和选拔。

在挑选治理国家人才的条件上,人民行动党则是坚持“优中培优”的原则,因为要想从优秀人才中录用到更为优秀的精英人才,就必须严格限制录用条件,采取逐步优胜劣汰的办法。

政府从几万名同一批接受教育成长的优秀人才当中,吸收几十名顶尖人才,调派至各政府部门服务,为了使这几十人真正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必须在此基础上将网撒得更大一些,即相应多挑些后备人选,然后从中取舍,再淘汰一小部分人,以便保证剩下的就是最优秀的了。

再次,对于政治精英的录用,则必须经设定更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和选拔程序。大致阶段可分为资格推荐、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心理测评等。

首先进行候选人资格推荐,公共事务委员会对推荐上来的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并组织笔试,在此环节,被认定为有潜力的政治精英则是专门由人民行动党竞选委员会进行推荐选拔,尤其是那些在笔试后被认为最有潜能担任部长或者更高级别领导的候选人,还将接受进一步的心理测评,以便对其个人背景、人格魅力、智力品德和价值观等进行深入评估。

据了解,新加坡选拔政治精英还曾借鉴过某些跨国公司对于人才选拔的做法,目的在于从不同层面考察候选人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4.“求贤若渴”,吸收全球人才。

新加坡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政府开明,政策透明,正视人才全球化趋势,不断创新制度和拓宽全球化人才竞争策略,

通过制订合理的居留政策、在世界知名大学建立奖学金、利用人才市场和猎头公司等办法面向世界挖掘各类高级人才,招揽了许多世界精英为本国服务。

9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制定政策,每年不惜以高薪引进大量外国高级科技、管理人才,为在欧美取得博士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到新加坡工作提供优厚待遇,中国大陆具有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受到欢迎。

(本文为由就势论世原创,欢迎关注,帮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