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我母亲不仅整理了叶牧师后代叶志铭的口述,还描写了教堂的五位街坊长老执事,其中四位是女性,当时她们在教堂侍奉还年轻,被人称为某某嫂。嫂锁在厦门语言中谐音,故附近人称她们为“竹树脚四片锁”。
母亲叙述的百年前厦门竹树教堂的邻居们
不久前在《鹭客社》看到登载的某个外国人写的有关旧厦门的片段,也看到多位文友写的有关旧厦门的片段。那个外国人写的是厦门的某个吵杂的小巷,我没去过,文友写的诸多山头我没有去完全,文友写的旧七中我工作过,但不知道历史,文友写的美仁宫我也经常去,但没有在那里附近讨过小海, 我比较熟悉的百年前的厦门是我母亲讲述和描写过的竹树脚。
我母亲徐如华,1925年出生在竹树堂对面,如果她还活着就有93周岁了。她叙述和描写她的家庭和邻里,那就是百年前后的厦门。她出生时竹树堂已经建堂75年了(1850建成现在有168年历史),目前除翻修和加建,整个教堂的格局还在。
我母亲不仅整理了叶牧师后代叶志铭的口述,还描写了教堂的五位街坊长老执事,其中四位是女性,当时她们在教堂侍奉还年轻,被人称为某某嫂。嫂锁在厦门语言中谐音,故附近人称她们为“竹树脚四片锁”。
徐如华生前
竹树堂的第一任华人牧师名叫叶汉章(1832–1907 ),福建平和小溪人。在青少年时期,叶汉章为一对商人夫妻收养。邻居是西人宣教士J.vntalmge(打马字)。1850年小刀会厦门起义,叶汉章养父母的商店被捣毁, J.vntaimge收留他。由此他进入基督之门。28岁那年,叶汉章身患重病,病痊愈后,他决定奉献为主做工,因此刻苦读书,进入神学院就读三年。1863年,漳泉长老会成立,同时按立叶汉章为第一任华人牧师。而后叶牧师又攻读一年的神学课程。从此,竹树堂已经是完整独立的华人教会。叶牧师在竹树教会任职18年。1883年返回小溪,乐意到贫苦农村创办教会,传教,先后共创办了12间教会。叶牧师两位女儿叶有益,叶亮彩,独身行医一生,高风亮节,抚养照顾母亡的两位侄儿。并任教会长老。叶有益建国初期任人民代表。侄儿叶再春专攻无线电,对抗战有贡献。叶毓灿留洋学音乐。叶牧师子孙多数迁居香港,瑞典,瑞士。
叶汉章
而竹树堂的执事长老很多,我母亲只叙述其中和她接近的五位。
第一位为施来东长老(1839-1919)。施长老的事为我母亲所熟悉,不仅是街坊邻居,故事为邻里传颂,还因为我母亲和他的孙女施甘雪是好友。
施来东长老,来自惠安。年轻时凭身强力壮闯荡厦门。到厦门时身上铜钱已经不多。当时正是柑橘上市季节。他加入卖柑橘的小贩之列,凭着机智,刻苦,生意渐红。后来他去教堂听道,认识了西人牧师,并为他们打工。略有积蓄后,他改行经营“德和大米行”。由于他拥有碾米新机器,米新碾,很受欢迎。施东来有五男二女,其五男先为教员后为牧师。皆有音乐天赋。大儿子施仁德12岁时就在鼓福音堂独奏风琴,也擅长独唱,后组织铜管乐队任指挥,被誉为“天才音乐倡导者”。
施长老第三代,有十八位孙女,为纪念他早期卖柑橘生涯,名字都以甘为首。她们后来大部分奔赴海外,大都以教师校长为职业。并辅助夫婿创业,他们中的好几家都创有海外知名企业。很多人都陆续为竹树教会捐款。其中施甘雪女士为黄福华夫人,他们在新加坡创有知名印刷厂。他们积极为家乡教育贡献,投资帮助家乡企业。施长老第四代曾孙女施碧玉,也是幼儿园园长,鼓三一堂唱诗班的主力。
施长老在世的时候,曾给洋人教会捐款。他穿着粗布的大襟布扣的汉装,一条长辫,朴素的样子令外国人惊奇,于是常有洋人来访。有记载1863 年他为中华基督总会纪念闽南自治七十一周年大会赞助经费。
而施长老在处理事物上也是很博大仁慈的。他的第四子吃了卖家误放老鼠药的蛋糕身亡,知道店家想连夜逃忙,施长老强忍悲痛,及时表示不予追究。后他卖出教会隔壁的房子,一半捐给了教会,其余给了儿子其中有三人病逝的寡妇持家,然后他离开了厦门去另地发展。
我母亲说的第二位长老是建水嫂。“四片锁”的第一位。
建水嫂
建水嫂,她名孙乌缎,丈夫駱建水来自惠安,英年早逝,她带着四男一女,继承经营瓷仔店,卖缸和鍋盘碗盏和些杂货。她勤俭持家含辛茹苦,硬撑起了一片家业。家乡的舅舅要去印尼,建水嫂将三儿子駱嘉赉托付给他,让他去做伙计,駱嘉赉才十五六岁。駱嘉赉勤奋好学,后自己做起水果商。他说水果一定要翻捡才不会坏的互相传染。后来他回国娶了邻家女孩我的姨妈徐如碧。我的姨妈继承我外婆的本领和优秀品质。非常能干什么都会,到印尼后,駱嘉赉如虎添翼,不仅开店还开了多家工厂。后建水嫂旅行回国,儿子为建水嫂买了头等舱的船票。有位乡人,渴望回乡但没有路费,建水嫂就将自己的船票改成三等舱,余钱帮助这位乡人回乡。回乡之前,令工厂赶制大大小小衣物,带回乡惠安,只要谁能穿,就可以取走。她还让儿子出资帮修教堂,投资医院。后在厦门,鼓浪屿置业,部分给了亲人,文革时期还给了亲家人几十年无偿居住。她的第三位十五六岁就到印尼跑街儿子駱嘉赉,事业有成,在八十四岁那年,听说山区传道人生活困难,毅然创立了惠安基督教仁爱基金。
我母亲描绘的第三位执事,名叫水胜嫂。“四片锁”的第二位。
胜水嫂姓张,家在旧路头。他们经营南北货物,楼下当仓库,楼上住人。水胜嫂颇有威严,因此孩子教育得很好。几个孩子都留学,儿子张福安留学美国,是个音乐家,毕业后在漳州有名的“寻源”中学教书,另一位后来去新加坡时,任某局官员。水胜嫂对教育很重视,出资帮助学生攻读神学,女婿徐达道是个翻译官,当他想从收入颇丰的亚细亚石油公司辞职出来读神学院,大家颇有争议,她和亲家婆却很支持。水胜嫂对两外孙的读书也抓得很紧,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她没有想到,外孙考音乐学院附中不成,却两个都考进南京工学院。老大徐忆劬因为在学校乐团合唱作曲, 找到了司琴的姑娘杨秀吟,为他一生的伴侣。这姑娘和团队赢得了北京火车站的装修设计方案,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后来他们历经險阻,浪迹天涯音乐和绘画给他们带来了精神的抚慰和经济上的生机。这不能不说是祖母有智嫂(文中第四片锁)外婆水胜嫂的功劳。
程金嫂
我母亲描绘的第四位长老是程金嫂。“四片锁”的第三位。
程金嫂,名陈悦治和丈夫吴程金经营土特产。后来他们开了家灯具店。两个儿子在教堂同时结婚,就在教堂摆了个可以旋转的灯。程金嫂,生意有方,后来盖了房子,在教堂后面,一家人都受音乐教育。全家经常经常吹拉弹唱,还组成四部合唱队,由小女儿弹钢琴伴奏,开家庭音乐会。她们家大门敞开着,谁都可以进来听唱。程金嫂家的子侄多人移居菲律宾,家族也出了多位音乐家。
有智嫂
我母亲讲的第五位长老是有智嫂。“四片锁”的第四位。
她就是我的外婆。她的女儿徐如碧嫁给建水嫂的儿子駱嘉赉。儿子徐达道牧师娶了水胜嫂的女儿张佩瑜。四位嫂三位联姻。
有智嫂,名陈钱。丈夫徐有智来自刘五店,原来是一位造船工人。有智没读书全靠自学。他刻苦耐劳,孜孜不倦苦读,而且很会接受新思想。他把太太陈钱送到鼓浪屿毓德上学。陈钱学的是罗马拼音,三年学成后不仅会读圣经,唱圣诗,还学会整套的机器针织活。于是有智辞职去上海买机器,成立了厦门第一家针织作坊叫“徐和记”。以前厦门都穿布袜,徐和记的建立给大家带来便利。所以也叫针织袜为便利袜。后来,作坊又增加了花边,背心,面巾,纱衫等品种。智嫂生养孩子众多,但她在生产是一把手,漂染,机器维修,操作什么都会做,不象个老板娘。每天不到半夜不睡,边打盹也要把白天的乱纱理出来。她说她一生只读一本圣经书,有事就在书上找答案。星期天生意再好,也停工让工人休息。在星期六就把星期天的食物准备出来。大孩子熨衣物,小的擦皮鞋,礼拜天一家整整齐齐上教堂。她还说,音乐看似简单,但创造也最难,所以都培养子孙有音乐素养。五七年她的女儿带她周游中国,她回来很高兴说,吃饱还不用洗碗。
有智嫂的“徐和记”后来公私合营,为厦门针织厂的部分。儿子,媳妇,孙媳妇都在那里上班。她的三子和侄儿都读神学院当牧师,孙辈有两人当孩子传道。有智嫂任竹树堂长老直到一九六四年过世,享年八十岁。子孙移居泰国,印尼,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地,都学有所成。在国内的孙女徐丽娜(北京石油学院毕业 )是涤纶等人造羊毛发明者之一。其他内外孙男女,不是医生就是护士,护士长有好几个。孙子有银行长,工程师,其中的一个孙子徐忆经还是鼓自来水工程,厦门码头隧道的设计师。另一个前面讲过的徐忆劬,毕业南京工学院,后来到了香港做生意。他们的音乐素养都很好。
这是百年前后,厦门竹树堂周围人的剪影。他们受洋人的影响,做买卖,上教堂,学音乐,互联婚烟,教育孩子。许多子女奔赴海外创业。 创业后在国内置业,经常帮助亲人,朋友,牧师,传道人。他们本想叶落归根,后因局势变化,大多留在海外。
我母亲说当年她们街坊这些孩子都去胡里山那里游泳。家长给的是一趟的车钱,可以选择走路去,回来坐出租小车或坐出租小车去,回来走路。有一天他们把带去的小狗忘了,全部坐车回来,又走路去找,累得抬不起腿。
百年前后(我母亲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这四位: 建水嫂,水胜嫂, 程金嫂,有智嫂,是这样教育孩子的,难怪人家称他们四片锁。当然后期她们都升级为姆了(伯母)。
初稿发于2018年4月
作者简介:练美嘉,笔名阮霞,原厦门人,现旅澳华人,澳洲华文报刊自由撰稿人,曾任澳洲昆州华文作协会长。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