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博士也有鄙视链:博士水不水,谁说了算?

(IC photo / 图)

近来,国内一些地方院线为了提高学校的博士比例,花费高价把学校的教师送到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国家读博,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公众除了批评这种功利主义的“速成博士”外,也有人关注到一个重点: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博士更容易获得,是因为博士学位很“水”?“水博士”引起了一连串关于博士鄙视链的讨论,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里,欧美博士的分量要高于亚洲博士。

然而,欧美博士本身也有鄙视链。譬如最近一位学者因为学术论争,指出“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物虽然水平很低,但肯定不是野鸡大学”“(哥本哈根大学)不上课就获‘博士’,恐怕就不能说不水”,这些言论激起不少纷争。丹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与中国在丹留学人员为此发出一封公开信,对该学者的论点进行反驳,随即学者又复信……相当热闹。

由此可见,博士鄙视链还是广泛存在的:博士学位水不水,到底谁说了算?

排名是重要参照

博士学位水不水,世界大学排名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单一排名没有说服力,那么几个排行榜相互印证,还是可以大概看出一所大学在国际中的声誉。

譬如哥本哈根大学学生反驳时拿出的核心论据,就是该校在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中的具体排名:2022 QS世界大学排名第79位,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96位,2022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37位,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30位。

来自英国的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又称THE世界大学排名),来自美国的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来自中国上海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是受到世界广泛认可、被广泛采用的四大高校排行榜。

各大排行榜的指标虽然有所差异,但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很重视学校在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论文的引用数量、学校的国际化程度、教学素质等。

大学排行榜的确有很多的局限性,不过,它有一个很关键的意义是,能够克服信息的不对称,帮助公众相对全面地了解高校信息。尤其是在留学越来越普遍的情形下,留学本身也是一项耗费不菲的投资,大学排行榜有助于学生做出更妥洽的留学决策。

譬如有一些高校虽然是在欧美,但其实很水,在几个大学排行榜都入不了榜;但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有一些高校的教学质量其实很不错,能够进入榜单。所以,博士学位水不水,不能因为学校所在地区一概而论,还是要具体学校具体评判。

(IC photo / 图)

欧美博士更厉害?

在博士学位鄙视链里,欧美的博士学位处于鄙视链顶端,亚非拉的博士学位的总体质量似乎要稍逊一筹。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感情上不好接受,但事实就是:欧美高校在世界四大高校排行榜呈现出屠榜之势,包括咱中国的软科。

以相当权威的QS排行榜为例(国内一些大城市的毕业生落户甚至以QS排行榜为参照),这些年来,排名前200位的高校中,美国一般可以占到25%-30%;英国一般占到15%。

而在占比前15名的国家,只有中国(包括港澳台)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港澳台是发达地区);其余的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瑞士、韩国、瑞典、法国、比利时、新加坡、芬兰等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它们大部分也是在欧美地区。

这当然不是说,亚非拉的学生天赋比欧美差。而是说,跟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高校的投入资金相对少很多,国际交流少很多,国际学生也少很多。

而一所国际一流大学,必然包括资金多元化、全球招聘、全球合作等层面。譬如哈佛这样的名校,有着来自全球的资金,有着最顶尖的教授,来自全球的优质学子资源,它的博士学位的成分自然就更足。

另一方面,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指标本身,也是“欧美为中心”的,它们的指标对于欧美国家更有利。比如国际学生这个指标,在大学排名的比重很大,欧美一些大学对全球人才有着虹吸效应,所以欧美大学这个指标的评分很高。

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可能明明很优秀,但因为国际学生比较少,分数就落后了。

再比如师生比,成为各大排行榜衡量教学素质的指标。发达国家的学校不愁资金,师生比很高,很多大学的师生比高达20%,这在发展中国家的高校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哪怕是中国最顶尖的北大、清华,师生比都不足10%。这样一来,师生比分数就拖后腿了。

所以排行榜这个事情,本身也有点“马太效应”,强者愈强。亚非拉的高校本身就相对困难,不要“拜高踩低”,跟风、宣泄情绪式地“贬低”它们。

(IC photo / 图)

珍惜羽毛很重要

从大方向看,欧美的名校是最多的,但并不意味着欧美的博士学位都不“水”;亚非拉的世界一流名校较少,并不意味着获取博士学位很容易,博士学位就很“水”。我们却也不得不承认,由于生源、资金等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有出现利用学位来圈钱的现象。

比如亚洲一些高校某些专业的博士班,许多学生来自中国大陆;它们相中的就是中国大陆不少人对于博士学位有需求,每年的中国留学生都可以为学校带来大量收入。

要吸引中国留学生,如果博士学位的门槛很高,甚至跟欧美的世界一流高校一样高,那么大家肯定会选择更好的大学。所以,这些瞄准中国学生的高校的博士学位的门槛要低得多。

比如韩国某大学,在职读博是2.5年学制,共5个学期,中国的留学生只要每学期寒暑假学习2个月。而2019年韩国媒体还报道了,某大学招收中国博士留学生,12天即可完成一学期课程。

疫情之前,中国留学生还得到国外的学校学习一段时间。疫情期间,连出国学习都省了,直接在线上课,低要求的论文发表一下,博士学位就可以到手。对一些只为混学历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多快好省”。所以疫情期间,到东南亚等地读博的人反而更多了——虽然他们连出国都没有。

混学历就能一劳永逸吗?当然不是如此。

一方面,业内其实存在一定的自净功能,一些学校博士学位好不好拿、质量怎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到其他高校求职,一些水博士并没有竞争力。也只有那些要提高教职工博士比例的学校,才愿意当“冤大头”。

另一方面,教育部也会通过学历认证、暂停认证等手段,对一些水博士进行遏制。也即,如果你是一些学位以“水”出名的国外高校毕业的,那么教育部会从前置学历、语言能力、学制要求、知识储备、授课模式、毕业要求等几个方面对你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审查通过了才会给予你学历认证。

说到底,博士是读给自己的,只有珍惜羽毛、真才实学,才能堂堂正正。如果博士学位是水的,骗得了自己,大概率骗不了别人——毕竟肚子里有没有货,总归会通过学术能力、科研水平等体现出来的。

不想让别人鄙视,就得自己先问心无愧。

斯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