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5年实际利用外资255.6亿美元!广东自贸试验区引资开放不停步

“作为汇丰重要的战略市场,中国经济发展蕴含的巨大潜力以及在金融科技上的领先发展令全球瞩目。”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汇丰集团开建其在全球规模最大的培训基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冬胜希望,该培训中心能成为大湾区金融业的知识枢纽,为粤港澳三地金融人才日趋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带来助力。

“我们的合作将充分展示,携手之力必定远胜于任何一方的独自奋战。”在前海蛇口片区,北京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深圳合作的首个项目落地,中英两国最高学府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洛赫如是说。

在横琴新区片区,首张港澳建筑企业进入内地经营许可证发放,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正式获得珠海市横琴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这意味着该企业可在横琴合法合规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尽管面对全球疫情蔓延,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开放引资不停步。广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5年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55.6亿美元,超过全省1/4,年均增长34%;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设立388家企业,吸引145家企业总部;每平方公里引进外资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30倍。

集聚全球创新资源

科技战“疫”先锋崛起

仅用8天,彭育才率领的团队便成功研制出mRNA新冠病毒疫苗标准样品,并通过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澳门科技大学等深入合作,快速推进项目研发,于2月1日交付国家相关单位进行动物试验和药效验证,疫苗研发“进度表”再一次被刷新。

彭育才是新发传染病疫苗研发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丽凡达公司董事长。这家注册于横琴新区片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公司,在疫苗研发领域积淀了深厚的基础。早在公司成立前,彭育才便通过多种渠道快速组建了9人的专业项目团队,其中包括美国、德国、新加坡的博士。

“我们联盟将积极整合国内外资源和力量,合力推进疫苗科研攻关,加大研发力度,推动疫苗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希望为人类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贡献。”彭育才说。

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5年来,加快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支持关键技术突破。而当新冠病毒肆虐,以珠海丽凡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战“疫”先锋崛起,持续助力全球战疫。

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负责地面清扫的除了清洁人员,还有来自千里之外的广东宝乐机器人有限公司生产研发的扫地机器人。其还附带消毒功能,帮助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广州、重庆、台州等城市的企业办公区、小区出入口等人员密集场所,都能看到广州中科凯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人体测温仪。透过固定的红外线热成像网络摄像机,人体温数据实时显示在屏幕上。一旦体温超过正常区间,系统将立即锁定超温目标,发出警报。

疫情期间,广东自贸试验区的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也显露出强劲的产业发展动力。2月26日,中国总部位于广州南沙的小马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4.62亿美元,估值高于30亿美元。这是目前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高的一笔融资。

作为最早落户广州的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在2月17日全面恢复自动驾驶车队的路测。“目前我们在南沙的车队约有50辆车,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事通勤基本使用公司的自动驾驶共享打车服务。”小马智行战略发展部总监施雨说。

对外开放不止步

外资大项目相继落地

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此时正是英国凌晨1时30分。在3月底举行的深圳前海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洛赫出现在现场大屏幕中,他是来“参与”北大和剑桥在深圳合作的首个项目“云签约”的。

“虽然疫情让我们无法一同亲临现场,诸位也都戴着口罩,我也只能足不出户待在英国家中,但是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我们的合作也将充分展示携手之力必定远胜于任何一方的独自奋战。”克里斯托弗•洛赫认为,项目将令剑桥嘉治变得更加开放,也将成为未来北大、剑桥、深圳之间进一步合作的先导与基石。

“今后两校还将在前海探索金融管理、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等方面的教育和科研合作,为前海高端人才提供国际化优质教育和科研服务。”北京大学校务委员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说。

尽管面对疫情冲击,广东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引进中外合作项目、外资大项目的步伐从未停止,在外资项目服务和招商引资方面仍持续发力。

3月9日,总投资1600多亿元的59个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活动在南沙片区举行,涉及多个外资大项目。

当天,汇丰全球培训中心正式启动建设,这是外资银行中率先在内地设立的面向全球的培训中心,总投资额将超过1.5亿美元,初步规划在2024年投入使用,每年能为大约1.4万名汇丰亚太区员工及全球高级管理层提供培训。

汇丰全球培训中心将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金融人才,支持金融人才储备,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南沙片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位置,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节点,可为我们更好地利用粤港澳三地的资源支持集团人才发展战略提供便利。”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冬胜说。

而在横琴新区片区,推动金融扩大对港澳地区开放等方面也取得明显突破。目前,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已为14家符合条件的澳门金融企业提供发展载体。总规模200亿元的粤澳合作发展基金完成15个项目投资,已投放资金141.89亿元。

广州港

新航线接踵而至

推动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4月10日,载箱能力为4250TEU的“中远阿什杜德”轮顺利挂靠南沙港务海港公司,标志着南非线ZAX2登场,广州港南沙港区再添“海丝”新航线。至此,在南沙港区提供南非航线服务的船公司增加至11家。

ZAX2航线除提供南沙至德班、开普敦的基本港海运服务外,还将提供经德班中转到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赞比亚等国家的内陆延伸服务,有效增进珠三角客户与更多“一带一路”非洲国家的互联互通。

广州港多年来深耕非洲市场,目前已实现东非、西非、南非及北非港口的全覆盖。随着广州与非洲经贸、人文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南沙港已成为非洲航线最密集、输非产品最丰富、辐射面最广的华南地区非洲航线枢纽港。

“广东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国际航运枢纽加速成型,正在吸引更多新航线挂靠。”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业务拓展部经理焦文森说。

不仅如此,广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南沙,“陆铁联运”对接“中欧班列”项目打通了保税物流出口欧洲的新通道,物流时间缩减67%,成本节省50%以上。海运“安智贸”项目进一步拓展,与英国最大口岸费利克斯托港以及荷兰鹿特丹港开展定期合作,共同建立安全便利的国际贸易物流新通道。

而在前海蛇口片区,深圳港正由“单一装卸港”向“复合增值港”转型,传统港口运输型业务正加快向高附加值、拆拼中转业务转变。

“全球中心仓”正是转型缩影,其可以让企业一站式完成多种形态的贸易及物流业务,货物无需分散存储在多个地区、多个仓库,可同时供应国内海外两个市场,同时满足多种贸易方式的需求。

截至目前,前海“全球中心仓”模式已吸引华为、联合利华、高露洁等15家全球500强企业在此设立亚太货运中心,产业规模效应逐步形成。

此外,前海还在西部港区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试点业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同船货运快捷航线”,突破珠江水道驳船运载货物种类单一的限制,减少中转时间及停靠泊次数。据测算,船舶运营效率预计将提高20%以上,有效提升粤港澳港口群竞争力。

【记者】昌道励

【摄影】郑一见

【作者】 昌道励;郑一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