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都不是国货了。。。。
一、双汇
2006年被卖给美国高盛集团。看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双汇放心肉专卖店,看着双汇不断攀高的市场占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担心。垄断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资打着中国企业的名号,不断着蚕食着市场。
我只想陈述一个事实,双汇是美国的,就这么简单,以及Costco好市多
二、娃哈哈
法国达能收购娃哈哈,控股51%以上。健力宝现在属于统一(台资企业)。当年法国达能收购娃哈哈时,宗庆后还一度扛着民族主义的大旗勾起了广大国民的无限爱国情怀,结果呢,宗庆后在收购争论的数年前早就拿到美国绿卡了,一个美国居民跟咱谈中国的民族情怀,真**扯淡。
三、金龙鱼
金龙鱼,这个牌子几乎出现在每个中国家庭的厨房里,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是第2名福临门的8倍,但它彻头彻尾是一家外资企业,属于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跟中国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目前,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和路易·达孚所控制。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即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安全门”已不在国人手中,已现实弱化了我们的市场调控能力,这不仅对食用油乃至对国家安全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直接威胁
四、大宝
“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多么熟悉的广告语啊,大宝几乎是大多数工薪阶级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国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把它和美国联想起来呢?可惜事实是,早在2007年4月美国强生就已经收购了大宝。别以为中低端这块市场老美不要,对于外来资本来说,虾米也是肉。何况中低端市场真的是虾米吗?中国13亿人,有多少有钱人
五、苏泊尔
2006 年8月法国著名小家电企业SEB收购国内烹饪炊具第一品牌苏泊尔,当然新闻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这则新闻呢?
六、汇源
可口可乐179亿元收购汇源,一场轰轰烈烈的收购案,那么多保卫民族企业的呼声,换来的却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个事实。
七、南孚
南孚是电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还是首选南孚电池。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贪婪是魔鬼,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2003年8月,南孚电池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集团收购。当年的手下败将,现在成了老板。
八、白加黑
2006年10月,德国拜耳医药与我国东盛科技之启东盖天力制药公司签署协议,以10.72亿元收购后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业务和相关资产,收购金额 10.72亿元(1.08亿欧元),东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药OTC业务。
这其实只是医药行业的冰山一角,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中国的华药集团,早在 2004年已经卖给了荷兰的DSM(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
西安杨森虽然名字里有个西安,其实早就百分之百属于比利时了,中国最常用的紧急避孕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现在是瑞士诺华100%控股。
九、日常生活中无非就是衣食住行,主要的美国品牌有:耐克、美国骆驼、花花公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七喜、麦斯威尔、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必胜客、LEE、哈根达斯、万宝路、安利、雅培、派克、zippo、钙尔奇、史丹利、芭比娃娃、乔丹、科比、九珍果汁、阿诗丹顿、美汁源、汤臣倍健、美年达、趣多多、鬼脸嘟嘟、乐事、纽崔莱、奥利奥、加菲猫、史努比、小熊维尼、箭牌、强生(旗下拥有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娇爽、邦迪、达克宁、泰诺等众多知名品牌)、联邦快递、林肯、雪佛兰、别克、吉普、凯迪拉克、通用电气、波音、普华永道、高盛、花旗、摩根大通、美林证券、迪士尼、博士伦、德芙、万事达、百威、蓝带、七喜、高露洁、金士顿、惠普、摩托罗拉、戴尔、因特尔、甲骨文等等,简直不胜枚举。
十、低端酒店的速8酒店也是美国的,而高端的酒店温德姆酒店、希尔顿酒店、万豪国际酒店、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旗下包括瑞吉、豪华精选、W 酒店、威斯汀、艾美、喜来登、福朋酒店)。
十一、宝洁旗下:吉利,威娜,伊卡露,Tampax丹碧丝,潘婷,杜邦,飘柔,Always、Whisper护舒宝,帮宝适,佳洁士,汰渍Tide,海飞丝,舒肤佳,Olay玉兰油,Illume(伊奈美),Zest,碧浪,洗好,欧喜朵,波特,世纪,ANNA SUI(安娜苏),Escada(艾斯卡达)、Dunhill(登喜路)、Valentino、Lanvin(朗万)、Paul Smith(保罗史密斯),当妮Downy
十二、联合利华旗下:伞”牌,力士,旁氏,夏士莲,奥妙,中华,立顿黄牌,和路雪,老蔡酱油,京华茶叶,蔓登琳,家乐,多芬,舒耐,comfort金纺,Vanseline凡士林。
好像生活中已经被外资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