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员工在工作中
据《福布斯亚洲》杂志发布的2019年新加坡富豪50强排行榜,出生四川简阳的海底捞董事长张勇以138亿美元(约合987亿元)身家,击败位居榜首10年的远东机构黄志祥和黄志达兄弟,成为新加坡首富。
此消息在网上引发广泛议论。有网友表示不满:张勇成了新加坡人,我们以后还吃海底捞吗?
虽然这些网友的本意也许是想表现爱国,但不得不说,这样的不满中充斥着“衣食父母”的心态。
他们应该是忘记了,海底捞是怎样靠着张勇的艰苦打拼,一步步从四川简阳一个只有四张桌子的麻辣烫小摊走到现在的。
地球人无法阻止的海底捞
被人津津乐道的关于海底捞的“传奇”故事太多了。
在海底捞刚出名的那几年,人们总爱不厌其烦地向身边还没去过的亲朋好友讲述海底捞细致入微的“变态”服务。网友们戏称:“地球人都无法阻止海底捞了!”
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海底捞的发展速度势不可挡,但更重要的是海底捞的服务深入人心,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这也是海底捞能够在众多餐饮企业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
海底捞锅底和菜品
家文化赢得员工,员工赢得消费者
海底捞的很多员工都被其他餐饮店“图谋”挖过。但挖人容易,真正学会一家企业的经营理念难。
谁都知道海底捞员工体贴周到的服务是海底捞声名鹊起的原因,但为什么只有海底捞的员工能做到?张勇的秘诀是:信任、让利和授权。
海底捞的企业文化是“家文化”,企业家对待员工,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整个企业是一个大家庭。
这个概念虽然很多企业也在提,但难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让员工充分感受到“家”的氛围、并把这种体验带给消费者的,其中佼佼者,恐怕还要数海底捞。
这种“家文化”,建立在对员工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是一种相对灵活且人性化的文化。在经济上体现为高薪酬高福利(让利),在权力上体现为授权。
高薪酬高福利让员工有归属感,充分授权让员工有自主意识。海底捞上至大区经理、店长,下至基层服务员,都有相当大程度的经济自主权。
尤其是在服务员层面,他们有权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为客人加一个菜或者免单一个菜,甚至在特殊情况下能免一餐。
餐饮业是个性化很强的行业,每桌的需求都不一样。而基层服务员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群体,只有在他们获得充分授权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到有针对性地满足客人不同的需求。
换句话说,海底捞的文化,是张勇通过信任赢得了员工;而员工以店为家,真诚对待每一个来店里的客人,从而赢得了消费者。
海底捞的“家文化”,是真正成功的家文化。
海底捞员工在分发毛巾
不做广告、拒绝投资的自主发展之路
海底捞需要做广告吗?
在三伏天的北京,其他火锅店都进入了淡季,海底捞一天还要翻三次台。有时候用餐高峰需要等位两小时。
即使这样,去海底捞的消费者还是络绎不绝。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在海底捞门口趴活儿是没错的。
2006年,餐饮界的国际巨头百胜公司,组织了200名区域经理到海底捞聚餐学习。这些区域经理每人至少管理着不低于36家门店,而那时候海底捞在全国的店总数还不到20家。
正是超越优秀的口碑为海底捞带来了充足的客源,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和认可。
在2018年海底捞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之前,海底捞一直是一家将投资人拒之门外的餐饮公司。无数的风投基金找到张勇想投资海底捞,都被张勇婉言谢绝了。
对于张勇来说,在企业还没走稳的时候,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而不被资本“绑架”,才是最适合海底捞的方式。
现在看来,可以说当初的决定非常明智。如果张勇早在2006年左右就接受了风投的资金,很可能被迫加快扩张的步伐,导致管理跟不上,影响服务质量。
而一旦失去自身独特的服务口碑优势,海底捞显然难以走到今天。
正是因为张勇保持了开火锅店的初心,没有受利益的驱使,才有了稳扎稳打、成熟到可以走进资本市场的海底捞。
海底捞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海底捞的海外布局
1994年3月25日,位于四川简阳的海底捞火锅城正式开业。五年以后,海底捞在西安市雁塔区开了省外第一家分店。
从这时起,张勇扩张的“野心”就已经开始显露出来:海底捞绝不会只是一家安于现状的火锅店。
它的目标注定比自己目所能及之处更高远。但凡有餐饮业且有相应消费能力的城市,都是海底捞的潜在市场。
布局海外
十八年后的2012年12月13日,海底捞在新加坡开了海外的第一家分店。这也是海底捞在整个海外布局中踏出的第一步。
随后,海底捞又陆续在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越南等国家开店。
据海底捞公司报告显示: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在中国大陆地区拥有门店550家,非中国大陆地区已开店累计43家(含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
而这个数字,还在以相当惊人的速度刷新。
海底捞火锅门店
香港上市
2018年9月,从来不接受投资的海底捞获得3.75亿美元基石投资,投资机构分别是高瓴资本、景林、摩根士丹利、雪湖和Ward Ferry。
其中,高瓴资本和景林分别认购9000万美元,摩根士丹利和雪湖分别认购8000万美元,Ward Ferry认购3500万美元。
9月26日,海底捞在香港交易所正式上市,股票代码为6862.HK,发行价17.8港元。
公开市场的助力,也是海底捞加快发展步伐的资本保障。
此时的海底捞已非十多年前可比:管理体系充分完善,实施阿米巴经营模式,门店信息化系统投入使用,全面梳理了业务流程,统一了集团数据规范,并实现了门店和物流全业务的集成。
可以说,海底捞在夯实了自身基础以后,现在有把握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了。进一步通往海外市场之路已经水到渠成。
截至2019年9月4日,在海底捞上市接近一年的时候,海底捞的股价已翻了一倍。市值由发行时的943亿港元暴增至1879亿港元(约合1714亿元人民币)。
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海底捞有望成为推动四川火锅全球化的先驱。
海底捞及其关联业务
为什么不吃海底捞?
海底捞在张勇的带领下,在25年中完成了化茧成蝶的蜕变。张勇也从一个技校毕业的电焊工,一跃成为一家近20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不得不说,单凭这一点,海底捞就配得上人们的尊敬。但这些暂且不提,我们先来审视一下这个世界与我们自己。
生活中的全球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吃着美国的炸鸡和薯条,喷着法国的香水,拿着意大利的包包……甚至小到一瓶洗发水一块饼干,都随处可见外资企业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外资商品,且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要撇开它们甚至比一周不出门更难办到。我们的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到国外投资建厂、销售商品。
在这种商品全球化的情境下,因为一家企业由中资变成了外资就抵制它,显得毫无意义。
民族自尊还是民族自卑?
目前海底捞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已达到550家,且扩张的趋势仍在继续。也就是说,海底捞仍在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一流的美食和服务、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向中国政府纳税。
但加快全球扩张是早晚的事。张勇夫妇移民新加坡以及海底捞香港上市,从企业角度来说更有利于海外市场的拓展。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自发地在各诸侯国之间自由流动,我们很难得出“留下的人比离开的人更爱国”的结论。
对于离开的人来说,仅仅是他国更适宜生存发展,而离开的天时地利人和俱齐备而已。
给离开的人扣上“不爱国”的帽子,往往并非出于我们“爱国”的骄傲。恰恰相反,它折射出我们脆弱而卑微的自尊:“你那169亿营业收入里还有我给你贡献的两顿火锅,而你居然就这么跑了?”
我们似乎并没有反思过:为什么我们留不住人?需要做些什么,那些离开的人才会回来?
全世界商品、服务和人员的流动已经相当普遍。即使是在中国大陆,变更国籍的明星和企业家比比皆是,张勇只是一不小心当了首富而已。不愿正视这些现象,除了给自己增添失望之外别无用处。
归根到底,我很难想出一个要拒绝一顿美食和贴心服务的理由。何况,这些来自一家值得我们尊敬和骄傲的企业。
那么,海底捞甚好,我们为什么不吃呢?
资料来源:
《海底捞你学不会》 黄铁鹰
《海底捞2018年年度报告》
《海底捞2019年半年报》
《海底捞获3.75亿美元基石投资 高瓴资本等5家投资机构参与》 (雷帝网) 雷建平
《四川人当上新加坡首富!海底捞张勇火了,身家千亿》 (中国基金报)
《海底捞发展历史》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