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磁灶窑产品独具特色,不仅国内藏家青睐,且深受海外欢迎;明代陶瓷工匠把制造龙瓮的技术传播到菲律宾,在当地广泛应用
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晋江磁灶窑陶瓷器,因其生产工艺博釆众长,独具特色,不仅受到国内藏家的青睐,而且深受海外欢迎。泉州收藏爱好者郭福荣致力弘扬本土文化,收集磁灶窑陶瓷器乐此不疲,收获颇丰,收藏了不少经典的磁灶窑陶瓷器。
酱釉剔花双耳瓶
云龙纹剔花瓶
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窑瓷器
郭福荣收藏的各种磁灶窑陶瓷器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令人赏心悦目。郭福荣说,这些主要是宋元明清时期的,他本人是在七八年前开始收集磁灶窑陶瓷器,大部分是从藏友手中购得或者交换。“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越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郭福荣表示,作为泉州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更有利于收集本土的藏品,加上他平时就喜欢研究各类瓷器,因此磁灶窑陶瓷器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收藏对象。此外,他认为晋江磁灶窑承载着许多乡愁记忆,作为本地人有弘扬和宣传本土文化的责任。
晋江市磁灶镇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境内主要溪流梅溪,汇于晋江后注入泉州湾,是古代磁灶的主要水上通道。古窑址多沿溪分布,数量众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等就对磁灶窑进行过调查。其后,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晋江县博物馆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均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进行过局部试掘,采集到大量标本,发现了南朝至清代的26处窑址。其中南朝窑址1处,唐、五代窑址6处,宋元时期窑址12处,明、清窑址7处,大多分布在梅溪两岸的小山坡上。因磁灶镇境内分布的古代窑址遗存有共同或相似的历史与考古学文化内涵,故将这些遗存命名为“磁灶窑”。
磁灶窑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民窑,生产始于南朝晚期,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及近现代。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刊本《泉州府志》卷三有“磁(瓷)器岀晋江磁灶地方;又有白色次于饶磁(瓷)”的记载。清乾隆版《泉州府志》卷十九《货之属·瓷器》记:瓷器“出安溪高坪,但不甚佳。其瓷砽则出晋江磁灶”。宋元时期,磁灶窑产品外销到日本和东南亚诸国,为福建古代外销陶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2006年磁灶窑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釉褐彩葵花盆
四系龙纹罐
器型丰富工艺博采众长
郭福荣收藏的磁灶窑陶瓷器包括各种单色釉和彩绘陶瓷,种类繁多、器型丰富,以生活日用器皿为主,包括陈设器。生活日用器皿中有碗、盘、盏、碟、盆、钵、洗、罐、缸、瓮、壶、瓶、灯、盂、盏托、执壶、水注、军持、急须、瓷枕等;陈设器则有炉、香熏、花瓶、花盆、动物形砚滴、动植物模型(如狮、虎、龟、蟾蜍、寿桃、力士像等),以及其他如腰鼓、扑满、鸟食罐等器物。其中,龙瓮是最具地方特色的。
磁灶窑瓷器的胎质一般呈灰色,颗粒较粗,胎质不够致密。正因为此,瓷器胎土施釉处多上一层黄白色化妆土。但一般仅施半釉,器内无釉。釉色丰富多彩,大体上分为青釉、酱黑釉、黄釉、绿釉与黄绿釉五大类。若加细分,则青釉有青灰、青绿、青黄;黄釉有橙黄、浅黄、鲜黄;绿釉有草绿、翠绿、墨绿,且多有“返银现象”,锈入釉。青釉多见于碗、碟、盏、钵、盆、小罐、壶、执壶、军持、灯、炉、香熏等器物,有的还在青釉下添加褐彩;酱黑釉多施于碗、盏、盏托、罐、壶、执壶、水注、炉、腰鼓等器物,有的如碗、盏里侧或口沿施青釉,外施酱黑釉;黄绿釉则见于瓶、壶、罐、军持、水注、盆、盘、炉、枕、鸟食罐及动植物模型等,有的为单色的黄釉、绿釉,有的则黄、绿釉同施一器。
其装饰手法常见的有刻划、剔花、贴塑、模印、釉彩和彩绘,个别也使用镂雕。装饰工艺上博采众长,是其他民窑不能比拟的。剔花、黄绿釉的装饰技法吸取北方磁州窑的风格;刻划、贴塑则传承自龙泉窑、景德镇窑;釉下褐彩的装饰师承唐代长沙铜官窑。装饰纹样五花八门,纷繁迭出。有花卉(莲、菊、牡丹、缠枝花、折枝花等)、草叶(卷草)、瓜棱、瓜、凤以及篦划、云雷、弦纹、卷云、水波及点彩等,还有用褐色材料书写诗文或刻划、模印文字的铭文装饰,其中尤以龙纹最具特色。
磁灶窑宋代产品有一件带有“明教会”款的黑釉碗,为一级文物,晋江博物馆藏,1979年于草庵龙泉书院遗址出土。碗内外施酱釉,圈足露胎,内壁刻划阴文“明教会”三字,口径18.3厘米、足径5.9厘米、高6.5厘米,系宋代磁灶大树威窑烧制,据考证为当地宋代摩尼教徒统一烧制的食具,是当时泉州摩尼教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发现为研究宋代泉州地区摩尼教的活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军持
宋元时期磁灶窑产品
大量外销深受多国欢迎
“这件是外销往菲律宾的葵花盆,一位朋友从拍卖行拍得,后来转卖给我。”郭福荣手持青釉褐彩葵花盆介绍,磁灶窑产品生产工艺博釆众长,独具特色,深受海外欢迎。
郭福荣说,磁灶窑陶瓷器的外销,可以通过水下考古和沉船的发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的遗址和海外古遗址的出土遗物等几方面的资料得到证实。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渤海(辽宁绥中三道岗)到南海(西沙群岛)的广袤海域,我国持续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陆续发现了一批宋至清各时代的沉船遗址,取得了多项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在西沙群岛的水下考古调查与“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的试掘以及“南海一号”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中,都发现一批磁灶窑的陶瓷器。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所经之处,有些并非城市港口,仅是作为航行船舶的临时补给、停靠、避风之地。20世纪90年代,台湾学者多次考古调查与发掘,已获得上万件古代陶瓷器标本,台湾陈信雄教授认为:“其中青釉细陶壶三百多件,产自泉州斗温山窑,颇有代表性。其他青釉陶盆、黄绿釉陶盖和瓮、罐、盂、壶、缸之类,多为粗重之器。”
日本、东南亚的考古也不断发现磁灶窑陶瓷器,包括黄釉铁绘大盘、军持、龙瓮等专门为迎合国外消费者需求而组织生产的外销产品。这些陶瓷器的发现,为宋元时期泉州地区外销陶瓷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也为海外发现的部分中国陶瓷找到了产地,为磁灶窑生产外销瓷提供了确凿佐证。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宋元时期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海外交通发达,贸易空前繁荣,陶瓷与丝绸、茶叶成为大宗外销商品。宋人写的《萍洲可读》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宋代赵汝适《诸蕃志》记载,从泉州输出的瓷器远销24个地方。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瓷器外销多达44个地方,分属而今的亚洲、非洲各地。
宋元时期,磁灶窑陶瓷器大量销往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东非等地,明清时期也依然远销海外。其产品在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埃及、肯尼亚等东亚、东南亚、南非及非洲国家中多有出土,常见藏于这些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代,磁灶吴姓的陶瓷工匠把制造龙瓮的技术传播到菲律宾,成为当地著名的工艺,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甚至视之为圣物。磁灶窑生产的军持,被伊斯兰教用来盛装“圣水”。(记者 曾广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