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35岁“高龄”杂技演员坚守舞台:热爱就有兴趣 有兴趣就不会累

35岁的福建省杂技团演员林梦吟与搭档、丈夫孙犟配合默契,杂技表演引得观众阵阵惊呼。 叶秋云 摄

35岁的福建省杂技团演员林梦吟与搭档、丈夫孙犟配合默契,杂技表演引得观众阵阵惊呼。 叶秋云 摄

中新网福州5月22日电 (叶秋云)21日晚20时左右,随着音乐声响起,“春回福地 ‘艺’起出发”福建省杂技团“杂技集萃”文化惠民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大戏院拉开帷幕。35岁的福建省杂技团演员林梦吟与搭档、丈夫孙犟配合默契,杂技表演引得观众阵阵惊呼。

“我的年龄,在杂技这个行当里算大的了,可我依然热爱这个行当,想要继续演下去。”1993年,年仅5岁的林梦吟进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杂技班,近30年来,杂技成为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懵懂入行 幼时练得“童子功”

1988年12月出生于福州市仓山区湖边村的林梦吟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5岁那年,正在村口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的小梦吟被福建省杂技团的老师选中,进入了福建省杂技团学员班。

谈及那时候的情景,林梦吟表示,当时正值福建省杂技团有个杂技节目需要改版、提升,要补充新鲜血液,团里有个师哥也是湖边村的,便带着招生老师来到了村里,“可能我比较皮,就被老师看中练杂技了”。

在她的印象中,刚进入福建省杂技团学员班时的日子就是“练功”。早晨5:30起床,洗漱后跑步去练功房;6点开始训练;8:30吃早餐;9点继续练;11:30下课……“来得比别人早,回的比别人晚,老师也会留我加班加点练习。”

2006年,18岁的林梦吟以优异的成绩从福建省杂技团学员班毕业,正式加入福建省杂技团。

渐入佳境 逐梦杂技艺术

1995年,7岁的林梦吟主演了第一个杂技节目。而后的20多年里,她一直突破自我,不断挑战极限,在杂技表演艺术里徜徉。

2006年,为了配合《舞者——绳技》节目造型要求,她狠心剪掉了一头乌黑秀丽的长发,剃光头长达三年之久。林梦吟说,女生都爱美,她曾因路人异样眼光而不敢出门;也是因为这个发型,着凉落下了头疼毛病,但她无怨无悔。

因为她的精益求精和孜孜不倦地探索,1995年至2014年间,由林梦吟主演的《头顶杆》《四人滚杯》《独轮车技》《柔术转毯》《小吊子》《软功造型》《肩上芭蕾》《绳技》《双人绸吊》《双人技巧》等杂技节目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脱颖而出,受到业内一致好评。

图为:演员林梦吟(女)和搭档、丈夫孙犟在表演节目。(资料图) 林梦吟供图

可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林梦吟多次随团出访世界各地进行文化交流及比赛演出,足迹踏遍了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法国、德国、瑞士、荷兰、科威特、土耳其、阿联酋、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等地,收获了3枚国际金奖、3枚国际银奖、4枚全国金奖、6枚全国银奖、1枚全国铜奖、3枚福建省个人金奖等殊荣。

夫妻同心 一路互相扶持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丈夫孙犟也是她舞台上的搭档。基于多年在国内外参加比赛和演出的所见所闻,夫妻二人便开始思考如何把传统的双人技巧杂技节目以全新的表演形式呈现给观众。2012年左右,夫妻二人开始排练节目《双人技巧——心路》。

“从技巧设计到表演衔接等,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尝试和挑战。”这是林梦吟与丈夫创作的第一个节目,也是她第一次做教练,他们打破了原有的杂技表演方式,将技巧动作与音乐和舞蹈高度融合。

林梦吟透露,这对演员要求很高,演员在表演技巧动作的同时还要求高度稳定性、控制力、延展性和情绪的传递,以及对音乐节点的把控。“每个动作衔接都得经过千锤百炼,每个技巧都是全新的磨合,我们经常会为了训练而吵架,争执成为一种常态。”

2014年参加福建省青年演员比赛,节目《双人技巧——心路》获得金奖。精益求精,这是夫妻二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生活中,他们一路相互扶持,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但职业引起的伤病一直困扰着他们。

“因为杂技行业的高强度训练导致我们两个时不时就会闪到腰,一个咳嗽、喷嚏或是下蹲,生活中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都可能引起腰闪。”林梦吟说,腰闪了只能躺着休息,另一个则得守在一旁照顾伤者和孩子。

追求艺术 传递杂技人精神

如今,她已35岁,很多女性杂技演员在这个年龄选择了退居二线,但林梦吟还坚守在一线。“很多人说我傻,都一把年纪了还在演。可我发自内心热爱它,还有很多杂技的梦想没实现。”

谈及“退居二线后做什么”的话题时,林梦吟说,希望能去学习编导之类的专业,想要把杂技表演融入现代的各种艺术门类中,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杂技艺术。“从头开始学,肯定会比较辛苦,但热爱就有兴趣,有兴趣就不会觉得累。”

在杂技的天地里逐梦的同时,林梦吟也想着推广和传播杂技艺术,主动参加各类进社区、进校园的惠民演出等,年演出量百场以上。

针对近年来福建省杂技团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林梦吟表示,进校园的目的不是为了“招新”,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能了解杂技这门古老的艺术,认识到杂技不仅仅是“胸口碎大石”“耍猴”“喷火”“吞剑”这样的表演。

“当我们把杂技带进校园,师生们看过表演以后,彻底颠覆了他们对现代杂技艺术的认知。”林梦吟表示,杂技的传承需要“传帮带”的形式来延续,传承的不仅是“技”与“艺”,更是一种敢于创新、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再创辉煌的杂技人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