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军医教育体系创立者(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8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林可胜祖籍福建,1897年出生于新加坡,第四代华裔。他的父亲林文庆被陈嘉庚称为“马来亚树胶之父”。

林可胜8岁时被父亲送到英国学习,长大后便继承父业潜心学医。林可胜在医科大学学习中,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分配到战场上的军医院工作。这段经历使林可胜积累了宝贵的战地医护经验。

一战结束后,林可胜以优异成绩从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获医学和化学双学士学位。之后他又先后获哲学博士学位、生理学博士学位和科学博士学位,192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爱丁堡分会会员,在欧美生理学界声名鹊起。但林可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血统。1924年他毅然回国投身建设中国的医疗事业,成为北平协和医学院里最年轻的生理学教授。

林可胜真正从生理学家和医学教育者转变为军医领导者,并走上医学救国之路,是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1938年,林可胜临危受命,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队长。彼时的中国严重缺乏战地医疗服务人员,医生人手不足,大部分护理人员只会换药,连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了解。

林可胜决心改变这种情况,他与同事加紧培训医护人员,并奔往各个战区考察医疗设施,制定出“水与污物管制计划”,预防士兵患上传染病、肠胃病。为适应日趋紧张的战局变化,林可胜还主张放弃在大城市设置伤兵医院的做法,将救护总队分为若干个流动医疗队,分散到前线医院展开救护工作,极大地缓解了前线士兵“不怕死只怕伤”的局面。

因为林可胜出身华侨之家,又是海内外知名学者,在海外侨胞以及英美国家中有很高的名望和信誉,为解决战争中药品、器械、资金不足等问题,林可胜呼吁国际援助,得到了国际社会及华侨华人的踊跃呼应。

抗战中,林可胜和他带领的救护队,在各个战场抢救了无数伤病员。不仅如此,林可胜还培养了一批生理专业人才,为之后的中国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林可胜经常了解八路军、新四军伤病员救护情况,适时增加救护力量,运送药品、器材,有效地改善了八路军、新四军救护条件。他甚至冲破阻力,亲自带队到延安、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指导救护工作,受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称赞。抗战胜利后,林可胜组建了国防医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创立了中国的军医教育体系。

如今,一栋名为“可胜大楼”的建筑静静坐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内,提醒着世人以林可胜为代表的几代生理学系人为中国医学科学事业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