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因为疫情少了一半观众,作为飞友新加坡航展值不值得去看?

大家好,我是窝头,一名飞行爱好者,也算是跟航空沾边的创业者。今天从飞行爱好者的角度跟大家讲一讲新加坡航展值不值得中国的爱好者去看。

2019年因为波音MAX的事故,对全球的民航业发展,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飞机交付数量大幅下滑。而谁也没想到2020年初始,一场疫情给航空业带来了更大的打击。估计2020年的民航业数据将会直接回到“十年前”。而在防疫严峻的情形下,全球排名前三的新加坡航展在2020年2月11日如期开幕。这场因为疫情少了中国展商和观众参与的新加坡航展比往届暗淡了不少,截止到2月17日闭幕官方报道的数据来看,参展商少了8%,静态展示飞机数量减少了10-15架,公众日出席人数大约是往届一半。


拍摄于2018年新加坡航展


拍摄于2018年新加坡航展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加坡航展,中国的八一飞行表演队惊艳亮相新加坡航展,可能是因为上届韩国表演队的事故原因,韩国未出席本届新加坡航展。对于主办方来说,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出席,让航展更加精彩,而随着中国自身航空实力的增强,我们未来会在越来越多的地方看到八一队的身影。

回到正题,我第一次参加航展是2014年的珠海航展,那是第一次现场感受航展的氛围。2016年我以参展商的身份来到珠海,并且将一台球型幕的737“模拟舱”搭建在航展现场。这也算是全球所有航展中第一次出现“大型”飞机模拟舱,因为之前没有企业可以在短短几天的布展时间,将模拟舱安装并调试完毕。2018年珠海,2018年新加坡航展。均有了我们的身影。也是我第一次到国外参加航展。除了这种大型航展,国内的各种小型航展,我也参加了很多次。感受到了国内民众对航空的热烈氛围,也看到了新加坡航展的氛围,包括我同事在欧洲、美国参加各种航展,今天从我个人的角度跟大家讲讲国内国外航展的区别。

拍摄于2018年新加坡航展

首先最大的区别是开放性

因为国内航空产业发展的较晚,对于很多人来说,接触飞机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而航展是大家可以近距离接触航空的机会。我不知道是因为去看航展的关注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中国无论大小航展,仅仅是让你看,而且是远远的看。无论是飞机还是其他展品,都用栏杆远远的围在那。不像国外的航展,可以让你“参与”进来。这些图片都是我2018年新加坡航展时拍的照片,绝大多数飞机,你都可以近距离接触参观。如果你的英文沟通能力强,他们都很乐意去给你介绍。所以跟国内的航展相比,国外航展开放性更高。

拍摄于2018年新加坡航展

第二个区别是氛围

对于航空氛围我不清楚我的感受是不是对的,随着大家条件越来越好,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因为中国人口实在太多。现在还处在大浪淘沙的阶段,去看航展的人很多都不是真正的爱好者。就是去看个“热闹”,而缺少像国外航展的那种交流与参与的“氛围”。

拍摄于2018年新加坡航展

第三个区别是“小”

之前总听说新加坡航展是世界排名前三的大型航展,去了之后才发现,从场地规模、基础设施甚至安检门票连我们一个地方性的小型航展都比新加坡要强。如果不看飞机数量,我都怀疑这个前三是怎么排上去的。当然我没过去那么多地方,也许因为我们珠海航展的“财大气粗”把我们“惯坏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新加坡航展的参展证件,就是一张纸带个照片,进门验票也非常简单,不像国内又是芯片又是人脸识别。对于这些基础设施来说,国外比国内差的远了。我觉得不用不了多久,珠海航展在全球的航展中的地位将会被重新排名。


拍摄于2018年新加坡航展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我不是崇洋媚外,觉得老外的就是好。去过的飞友欢迎继续补充。最后在说一下除了我们国家的航空产业要增强外,我们还需要加强的是航空基础与“素质”的提高。每次我们带设备参加航展,我都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每次模拟机也都会免费对所有人开放。现场用于排队的一米线,在国内如果没有人维持,几分钟就从一队变成“一团”,而在新加坡航展上摆一天还是一条线,我认为一个行业的发展,最重要的不是数据与表面,而是看不到的软实力增强,才会让一个行业变得更强。


2018年珠海航展,同事们收集的勋章


作为一名中国的飞行爱好者,新加坡是离我们比较近的大型航展,展出飞机及开放性也优于国内的珠海航展,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到新加坡去看看。其实在费用上,并不会比去珠海看航展贵多少。时间是每年的2月份,也是春节假期前后。关键是像我这种英语特别差的人,到新加坡没有语言压力。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