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一次我们收到了胖虎投稿的香港美食,反响十分热烈~
在小编耐(拼)心(命)鼓(催)励(稿)下,胖虎终于提起80斤的巨肘,艰难完成了九阴真经...啊呸,香港美食的下集。
分享者,沈一点粉丝:英俊的胖虎
说起印象的美食节目,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近年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虽然最近的一期口碑跳水,但仍不妨碍它成为一代经典。
作为舌尖系列的总顾问之一,同样也是华人圈最负盛名的老饕,蔡澜先生有一档节目:《蔡澜叹名菜》,私藏许久,今日同外人道。
生记
一锅良心粥底
对生记的认识,也是来自这档节目,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店主每天早上3点多起来熬粥底的举动,二十年来风雨无阻,日日皆然。
一锅好的粥底,原料少不了猪骨、干贝、粉肠,先熬成汤,再放进米,每隔5至10分钟就要搅动一下,避免粘住锅底,让粥绵柔,化在汤中,一直到清晨六点半,粥底终于大功告成。
我时常感慨,都说香港是一个快节奏的国际化大都市,但这里也有保留了最古法的烹饪,坚持食物的本味,极少毁坏食客的味蕾,却不以此为宣传,因为在店家心里,这是最基本的良心。这种良心,我同样在东京、在新加坡、在台北见过。
言归正传,对一碗粥的最高礼遇,便是在天没亮的时候,趁猪肝还是热的,油条还是刚出锅的,綄鱼还是刚打捞的,牛肉丸还是刚剁的...
生记粥品专家,藏身上环的巷子里,附近还有一家著名的食肆:九记牛腩。
粥品选择很多,配料自由搭配,我的选择是鱼腩猪润粥和鱼片粥,猪润,即为猪肝。众所周知,广府人以水为财,每迎新铺开张,亲戚朋友往往会送上猪笼入水的祝福,即财源滚进的意思。
向往美好生活的广府人怎忍心财源枯竭?而肝却刚好与干同音,无水无财犯了大忌。于是乎,带有湿润义的润字便取代肝字,猪润一词就此在广府流传开来。
鉴定一碗粥的标准,是熬出油质与否,万幸时间这味调料,造不得假。
先喝粥,鲜入骨髓,猪润嫩滑爽口,丝毫不沾腥气,鱼腩硕大饱满,肉质紧实,仍有丝丝甜味,再尝一口粥底,绵到心底。
重口味患者可以加入适当特调酱油,再埋进一块油条,待滚烫的粥攻破油条脆弱的防线,金黄的外衣裹上一层米浆,油条渐渐软化,一口不够,再来一口。
麦奀记
瘦弱却有力的云吞面
早餐食毕,出发太平山。一路豪宅林立,风光甚好,3个小时的脚程却也磨人,粥水不持久,肚子也开始咕咕叫,幸好山顶有家店,可以抚慰疲惫的五脏庙。
麦奀记,奀读音同『恩』,形容人瘦弱,正如同他家的面一般,瘦弱却有力。
这要说说云吞面的历史。话说广州的云吞面的起源地。由于战乱或无人继承等原因,正宗的云吞面的传统制法和叫法没有在广州留存,反而在香港保留至今。据说以前的云吞面按份量不同称为“大用”和“细(小)用”,因为云吞煮熟后像一朵芙蓉花,也把“细用”改成了“细蓉”并在香港沿用。
也因此,倒推回去,“用”就是云吞面的简称。
一碗标准的"细蓉"云吞面的卖相,应该是面上云吞下。详细说来就是汤匙在碗底,四粒云吞在中间,上面放一层面,而面要浮在汤上。
面,必然是竹升面。加有鸭蛋,而且是必须加有碱水才能保证爽口。也因此如果碱水比例份量控制不好,一碗面入口就是碱水味,什么兴致都没有了。
一碗好的云吞面从汤,面,皮,馅的等每个环节都非常讲究。汤是要由猪骨,大地鱼,虾籽等材料慢火熬成,讲究『汤清味浓』。
云吞皮要擀的非常薄,而且包完馅后外皮要有金鱼尾才是正宗;馅的材料也是越来越精,大部分面店都会用虾肉来提升云吞的整体质感和鲜味。
麦奀记符合上述所有标准,好面之称当之无愧。
这次来麦奀记还有一个小彩蛋——肉桂味的红醋,和云吞的搭配有奇妙的口感,这种口感,恕我水平有限,是在不可描述,欲知详情,亲临便可。
太平山下即是中环,经过长江集团,没想到过了几天,李嘉诚便在此宣布退休,每个人的人生,总是在不经意间参与了历史。
再兴烧腊
平、靓、正、第一叉烧
超人也罢,魔鬼也罢,都与我无关,此时的我,只想寻找一块叉烧。
再兴的叉烧在香港属于平、靓、正的第一名,肉质松嫩皮又香脆。要是经过湾仔,一定要试试这家的叉烧。
虽然店铺很小位置很少,但大家都是属于吃了就走的,轮候时间不会很长,加上服务速度非常快,不想坐下吃也可以外带。
尝过镛记的飞天烧鹅,新崛起的一乐烧鹅,米其林常客甘牌烧鹅,来了再兴,怎能不试试这里的烧鹅?
100蚊一只的鹅腿,外形犹如苗条少女赤裸在你眼前,等不得一秒就要兽性大发,咬下她若影若现的脆皮,仿佛亲手解下少女最后一层羞涩,胆固醇赤裸裸展现在你面前。
油脂带给人的高潮,绝不逊于妙龄女子,古人云:食色性也。诚不欺我。
同行的女子受不了肉眼可见的脂肪,却对路边雪糕车的糖分视而不见,难以捉摸。
名声在外的富豪雪糕车,和麦当劳KFC无异,不值一提。
金海阁火锅店
惊喜不断的涮菜
从小受TVB的熏陶,对家人好友在一起吃火锅的场景有深深的执念,这次下定决心试试港人的火锅,亦称边炉。
时逢《使徒行者》大火,想起卓sir和钉姐接头的金海阁火锅店,正好以食材新鲜,汤底丰富闻名,正中下怀。
进店落座,店员会拿来调料,自由搭配,我嗜酸辣,因此多放了几颗金桔。
点了招牌醉鸡锅底,怕底料不够另点醉鸡一份,上菜时才知多虑,锅里料足,除了鸡还有两大块带肉猪骨,最后也没吃完。
锅底有药材味道,用的是我不喜爱的黄酒,尝了一口汤,竟然有些清爽,用来涮菜应该不错。
雪花肥牛,看这纹理就知道不是一般的肉,与和牛类似,但是不是和牛,是产自美国的安格斯,因此价格没有那么夺人,268蚊的价格有这样的分量,知足。
炸响铃,是广东打边炉的特色菜品,原料是豆腐皮和肉末,最特别的是方式在火锅里涮过有奶香味,是我个人比较钟爱的一道菜。
招牌四宝丸:牛丸,猪肉丸,虾丸,墨鱼丸,全部新鲜手打。
墨鱼丸最佳,弹性十足,咬在嘴里,一口爆汁。
但最让人惊喜的不是这些,而是唐生菜。
唐,同糖,意为含糖量高的生菜。香港的蔬菜都是内地的上品,入口甜味十足,爽脆饱满。本来为了安慰自己吃点绿色蔬菜的附属品,反倒成了这顿火锅最惊喜的地方。
这一顿吃的有多饱,拿出消食胃药才知道。
义顺牛奶公司
地道双皮奶
从早上六点开始,到晚上10点,吃了一天,想着散步回酒店消化一下,没想到路上经过了义顺牛奶公司,有什么办法?继续吃呗。
地道的双皮奶端上来,可以明显看到它的表面像老奶奶的脸一样,有着皱皱的奶皮。第一勺入口以后,奶皮醇厚,香甜浓郁之余,还带点奶膻。
味道中规中矩,不如顺德的水牛奶做的双皮奶,奶滴粘附杯壁不流走,原料还是很重要呀。
姜汁撞奶
每每看到香港密密麻麻的城市空间布局,一种紧张和压力便会莫名袭来。这几日,奔走在高楼林立的水泥丛林间,夜里十二点坐着夜班巴士从元朗返回铜锣湾,挤过早高峰中环的地铁,在太平山感慨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是香港的压力,是香港的动力,也是香港的魅力。